Android開發完整流程: ios
用戶需求分析佔據整個APP開發流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一款APP開發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都決定於此。
這裏所說的用戶需求分析指的是基於用戶的要求所進行的APP功能的梳理。
針對的主體都是用戶,"以用戶爲中心",不是瞎喊口號。
由於不少公司所開發的APP都是給需求用戶所使用的,
因此,在整理APP開發需求的同時,不只要根據企業所要求的開發需求,
也要了解這個企業所針對的廣大用戶的需求。
最終將這些需求梳理、分類,整理出大體的APP功能框架。
在這個過程當中,切莫斷了與所對用戶的聯繫,盡力作到無疑問,以避免所開發的功能累贅也不適用。程序員
關於如何具體的對用戶需求進行分析,老曹後續會有針對的解說。算法
產品原型設計也就相似於一個APP產品的草圖,在通過深度的用戶分析以後,將整理出的需求分類、排序爲功能節後模塊,利用這些功能模塊就能搭建出簡單的產品原型。
產品原型將基本的功能結構展示,藉助產品原型設計軟件模擬出類似的APP產品與客戶進行確認,最終確認結果完畢,進入下一環節。數據庫
按照需求分析整理出來的功能數據處理狀況,創建合理的數據庫表結構,
優化數據算法,提高數據的處理效率,保證在使用APP的過程當中數據的安全性、準確性、穩定性和及時性。安全
一款APP應用的核心處理都是由服務端的程序完成的,客戶端的APP知識須要收發數據,
因爲用戶的移動端設備硬件配置和存儲容量有限,所以核心數據處理過程均是由服務器端進行運算處理的,
這種方式也被稱爲雲計算,服務器處理完成以後反饋給客戶端APP。所以服務器端的程序開發極爲重要,
全部的功能均須要嚴格按照需求分析階段整理的功能來進行開發。服務器
程序員按照APP效果圖進行客戶端開發,對設計效果圖的代碼實現,寫入功能調用的接口,
鏈接服務器端,方使服務器端的數據進行交互,開發出與效果圖一致的APP的客戶端。
一、應用規劃:
※ 肯定功能。
※ 必須的界面及界面跳轉的流程。
※ 須要的數據及數據的來源及格式。
※ 是否須要服務端支持。
※ 是否須要本地數據庫支持。
※ 是否須要特殊權限。
※ 是否須要後臺服務。網絡
二、架構設計:
※ 分層。
※ 網絡鏈接。
※ 數據處理-xml、domain。
※ 封裝Activity。架構
三、界面設計:
※ 主界面肯定。
※ 模塊界面、列表、查看、編輯界面。
※ 菜單、按鈕、對話框、提示信息。
※ 界面整體顏色。app
四、數據操做和存儲:
※ 數據來源。
※ 數據類型。
※ 存儲方式。框架
五、業務實現:
※ 客戶端業務解析。
六、頁面跳轉:
※ 每一個頁面間的跳轉。
※ 菜單、按鈕、事件等。
7、APP程序測試
APP的全面測試,此測試是模擬用戶在正常使用的狀況下以及非正常使用的狀況下有可能出現的問題,
固然,須要導入必要的數據進行測試,出現錯誤繼續開發修復,經過則證實總體APP已經完成,
而後再將成品交由用戶試用。
8、上傳到應用商店
完成簽名驗證以後,開發好的客戶端APP程序就能夠提交發布到各應用商店。
iOS版本的APP提交到蘋果的AppStore,安卓的提交到國內各大安卓應用商店。
9、APP的維護以及更新
對上線以後的APP進行維護,收集用戶反饋信息,及時修復APP應用中出現的錯誤(Bug)。 那麼,後期的維護都包括哪些具體操做?
1. 各大應用市場的開發者帳號維護,ios系統的如蘋果商店 , Android系統的如豌豆莢、安卓市場 、木螞蟻 、360市場等開發者帳號的更新維護。
2. 根據首版app上線後的用戶反饋以及產品的數據分析,進行下一版本的更新,功能升級,版塊添加等。
到這,一個完整的APP就被開發出來了,從最初的需求分析溝通到最終的APP測試修改上線, 整個APP的生命週期脫離不了用戶需求,
由於一款連用戶不承認、不實用的APP,只會走向末路。 只有疏通整個APP開發的流程,才能在跟進開發的過程當中不至於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