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星|《硅谷增加黑客實戰筆記》:只有一條實戰經驗,全書是比較新的相關資料的整理彙編

硅谷增加黑客實戰筆記程序員

讀後比較失望。覺得真能有許多實戰經驗,結果做者只提到一條,經過簡單的改動大幅提升了轉化率。架構

其餘內容是相關領域的資料整理彙編。資料來自做者的同行同事的經驗、英文相關領域的書與網站等,在中文圖書中算比較新了。基本的增加技巧是產品改進與網站分析技巧,沒有銀彈。測試

整體評價3星,有必定參考價值。網站

如下是書中一些內容的摘抄:ui

1:在「增加黑客網」的不少經歷都是全新的,然而理科生出身的我,卻欣喜地發現,其實增加的整套方法論都是基於我所熟悉的:實驗。P5設計

2:增加黑客網曾經作過一次調查,用三個詞定義「增加黑客」,其中得票最多的一個答案是「Experiment Driven Growth(實驗驅動增加)」。這裏的實驗就是指A/B測試。P73d

3:從這個實驗中咱們得到了兩個洞察:把小的結果聚沙成塔呈現出來,或者強調有不少其餘人在使用這個功能,對用戶的心理有着強大的影響。P18rest

4:增加成功的祕訣不在於同時作不少事,而在於找到目前影響增加率的最關鍵的那一兩件事。換句話說,找到「作什麼」和「怎麼作」,比「作」自己要重要得多。P26視頻

5:資深網站數據專家、Google Analytics(谷歌分析)的推廣人之一Avinash Kaushik(艾韋納什·卡希克)有一句名言:」全部的總和數據都是垃圾要麼分組來看,要麼不如去死」。( All data in aggregate is "crap", Segment or die. ) P38blog

6:這個道理放在新用戶獲取上就是用戶在整個生命週期裏給企業創造的價值 ,(Life Time Value LTV)須要大於獲取這個新用戶所須要的成本(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 , CAC),不然拉來的用戶越多,公司賠的錢越多。LTV > CAC 上面這個公式看上去簡單 , 倒是新用戶獲取的永恆公式。P58

7:提到增加黑客最愛的用戶獲取渠道,因爲產品特性和我的擅長不一樣,每一個人的選擇可能不盡相同。可是根據Y Combinator(簡稱YC)孵化器作的一項針對30多個創業公司增加專家的調研顯示,超過70%的增加專家表示"用戶推薦"是產品早期增加最爲重要的渠道之一。P67

8:我在增加黑客網工做的時候,老闆也常常說在大多數公司裏,新用戶激活(Activation)每每是增加團隊最容易找到機會的地方。P83

9:讓新用戶經過採起某個特定行爲迅速瞭解到產品的價值所在,到達Aha時刻,這個行爲就叫做「關鍵行爲」。P86

10:早在2009年有分析師就指出Twitter每個月的新用戶只有40%下個月會再發推文(tweet),而同期Facebook的月留存率在70%左右。Twitter以後經歷了各類改版有了很大的改善,可是直到如今,它的留存率仍是各大社交網站裏最差的。114

11:爲何說「得留存者得天下」?有數據顯示,應用商店排名前10的應用和排名、靠後的應用的最大區別就在於用戶留存率前10名應用的50天留存率在50%以上,而全部應用的平均值低於5%。P116

12:衡量裏留存率,咱們推薦使用計算同一用戶羣不一樣時間的留存率(Retention rate)來繪製留存曲線(Retention curve),有時候也叫做進行同期羣分析(Cohort Analysis)。簡而言之,就是把同一時期加入的用戶放在一塊兒,橫向追蹤他們在接下來幾個月、一年的時間裏,是否是還持續使用這個產品,有多大比例流失了,在什麼時間流失了,從而瞭解用戶隨時間變化的留存狀況。P117

13:在硅谷,留存曲線是精明的風險投資人最愛看的一張圖,P123

14:若是產品擁有多個客戶端,如桌面版、移動應用、網頁版等,據數據顯示,同時使用多個客戶端的用戶,長期留存會更好。尤爲在主流客戶端發生變化時,如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的遷移中,這一點能夠說是生死攸關。P130

15:有黏性的產品=用戶用得越多積累的好處越多+用戶用得越多離開後損失越大 P132

16:Pinterest前任增加團隊負責人Casey Winters曾經總結過提升用戶留存的8種武器:1)產品改進;2)新用戶引導和教育;3)郵件;4)通知;5)客戶服務;6)促銷;7)忠誠客戶計劃;8)新產品。P139

17:2016年8月,Snapchat的「故事」功能上線3年,Facebook在幾回開發新產品和直接收購均以失敗了結以後,乾脆把硅谷公司一直奉行的不作仿製品的信條拋在腦後,讓旗下的Instagram加入了一個和Snapchat幾乎如出一轍的功能,讓用戶能夠錄製定時消失的短視頻,並且名字也叫做「故事」。P147

18:我以爲運營在中國流行而增加起源於美國,是有緣由的。中國的人多,投資的錢多,因此產生了運營這個職位,經過多種多樣的手段達到目的。……而硅谷強調工程師文化,美國人也少,講究精細運營,因而產生了增加的方法論,P153

19:Sean Ellis在他的新書Hacking Growth: How Today's Fastest-Growing Companies Drive Breakout Success中提到,增加團隊的三個核心要素是:1)跨功能的團隊:打破產品口口和市場之間的隔閡;2)利用定性和定量的數據分析深刻了解用戶行爲;3)快速地作產品迭代和測試新的想法,並使用深刻的分析來指導行動。P154

20:增加團隊最基本的配置是一個增加產品經理、2~3個程序員、一個數據分析師和一個設計師。P156

21:增加團隊屬於新鮮事物,其組織架構在不一樣的公司內可能千差萬別,在同一公司內部,也可能處於不斷的成長進化中。根據個人觀察、交流和總結,大體上能夠分爲如下三大類·獨立特區模式·功能主導模式·內部諮詢師模式P160

22:在Pinterest,咱們有5個團隊:1)流量團隊負責增長頭部流量;2)轉化團隊負責將流量轉化爲註冊用戶;3)激活團隊負責將註冊用戶轉化爲留存的周活躍用戶;4)留存團隊讓激活後的用戶常常回來,每週都是活躍用戶;5)推薦團隊讓活躍用戶告訴他們朋友,把朋友也變成周活躍用戶。P201

23:不少增加團隊忙着打廣告、拉流量、發郵件,經過各類方式把用戶引到產品中來,可是沒有花時間把產品作好,用戶不能找到價值。對不少公司司來講,這是最大的機會所在。P205

24:在AARRR海盜模型裏,你最喜歡的增加槓桿是什麼? 個人想法一直在進化,若是10年前,你問我,我會說是用戶推薦;5年前,我會說是用戶留存;如今,我會說是用戶獲取,由於沒有比用戶獲取更統一適用的槓桿。P211

25:現在市場上增加黑客的背景,主要分爲三個派系:1)「市場系」;2)「產品系」;3)「工程系」 P249

 

 

 

 

 

 

 

 

 


 

 

更多良心書評參見個人公衆號:左其盛經管新書點評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