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石杉碼農課程整理而來java
一、面試題redis集羣模式的工做原理能說一下麼?在集羣模式下,redis的key是如何尋址的?分佈式尋址都有哪些算法?瞭解一致性hash算法嗎?node
二、面試官心理分析面試
在之前,若是前幾年的時候,通常來講,redis若是要搞幾個節點,每一個節點存儲一部分的數據,得藉助一些中間件來實現,好比說有codis,或者twemproxy,都有。有一些redis中間件,你讀寫redis中間件,redis中間件負責將你的數據分佈式存儲在多臺機器上的redis實例中。這兩年,redis不斷在發展,redis也不斷的有新的版本,redis cluster,redis集羣模式,你能夠作到在多臺機器上,部署多個redis實例,每一個實例存儲一部分的數據,同時每一個redis實例能夠掛redis從實例,自動確保說,若是redis主實例掛了,會自動切換到redis從實例頂上來。如今redis的新版本,你們都是用redis cluster的,也就是redis原生支持的redis集羣模式,那麼面試官確定會就redis cluster對你來個幾連炮。要是你沒用過redis cluster,正常,之前不少人用codis之類的客戶端來支持集羣,可是起碼你得研究一下redis cluster吧。redis
redis cluster算法
支撐N個redis master node,每一個master node均可以掛載多個slave node數據庫
讀寫分離的架構,對於每一個master來講,寫就寫到master,而後讀就從mater對應的slave去讀api
高可用,由於每一個master都有salve節點,那麼若是mater掛掉,redis cluster這套機制,就會自動將某個slave切換成master緩存
redis cluster(多master + 讀寫分離 + 高可用)網絡
咱們只要基於redis cluster去搭建redis集羣便可,不須要手工去搭建replication複製+主從架構+讀寫分離+哨兵集羣+高可用架構
若是你的數據量不多,主要是承載高併發高性能的場景,好比你的緩存通常就幾個G,單機足夠了
replication,一個mater,多個slave,要幾個slave跟你的要求的讀吞吐量有關係,而後本身搭建一個sentinal集羣,去保證redis主從架構的高可用性,就能夠了
redis cluster,主要是針對海量數據+高併發+高可用的場景,海量數據,若是你的數據量很大,那麼建議就用redis cluster
講解分佈式數據存儲的核心算法,數據分佈的算法
hash算法 -> 一致性hash算法(memcached) -> redis cluster,hash slot算法
用不一樣的算法,就決定了在多個master節點的時候,數據如何分佈到這些節點上去,解決這個問題
redis cluster
(1)自動將數據進行分片,每一個master上放一部分數據 (2)提供內置的高可用支持,部分master不可用時,仍是能夠繼續工做的
在redis cluster架構下,每一個redis要放開兩個端口號,好比一個是6379,另一個就是加10000的端口號,好比16379
16379端口號是用來進行節點間通訊的,也就是cluster bus的東西,集羣總線。cluster bus的通訊,用來進行故障檢測,配置更新,故障轉移受權
cluster bus用了另一種二進制的協議,主要用於節點間進行高效的數據交換,佔用更少的網絡帶寬和處理時間
好比cluster中有三臺master機器,某一個master宕機了,就要從新對剩下2臺master取模,再分佈到其餘的節點上去。
對於高併發的系統來講,是不可接受的,這會致使請求直接打到數據庫上,從而將數據庫壓垮。
一臺機器宕機後,所有請求過來會發現,要基於最新的master個數取模而後獲取數據,這將致使幾乎大部分的請求,沒法拿到有效的緩存,大量的流量就會涌入數據庫中。
一致性hash算法,能夠保證任何一個master宕機,只有以前在那個master上的數據會受到影響,由於照着順時針走,所有在以前的master上的數據找不到了,會順時針去下一個master找,也會找不到。這樣只有1/3的流量會涌入到數據庫中從新查詢。
緩存熱點的問題,可能集中在某個hash區間內的值特別多,那麼會致使大量的數據庫都涌入同一個master內,形成master的熱點問題,性能出現瓶頸。
虛擬結點
redis cluster有固定的16384個hash slot,對每一個key計算CRC16值,而後對16384取模,能夠獲取key對應的hash slot
redis cluster中每一個master都會持有部分slot,好比有3個master,那麼可能每一個master持有5000多個hash slot
hash slot讓node的增長和移除很簡單,增長一個master,就將其餘master的hash slot移動部分過去,減小一個master,就將它的hash slot移動到其餘master上去
移動hash slot的成本是很是低的
客戶端的api,能夠對指定的數據,讓他們走同一個hash slot,經過hash tag來實現
(1)redis cluster節點間採起gossip協議進行通訊
跟集中式不一樣,不是將集羣元數據(節點信息,故障,等等)集中存儲在某個節點上,而是互相之間不斷通訊,保持整個集羣全部節點的數據是完整的
維護集羣的元數據用得,集中式,一種叫作gossip
集中式:好處在於,元數據的更新和讀取,時效性很是好,一旦元數據出現了變動,當即就更新到集中式的存儲中,其餘節點讀取的時候當即就能夠感知到; 很差在於,全部的元數據的跟新壓力所有集中在一個地方,可能會致使元數據的存儲有壓力
gossip:好處在於,元數據的更新比較分散,不是集中在一個地方,更新請求會陸陸續續,打到全部節點上去更新,有必定的延時,下降了壓力; 缺點,元數據更新有延時,可能致使集羣的一些操做會有一些滯後
咱們剛纔作reshard,去作另一個操做,會發現說,configuration error,達成一致
(2)10000端口
每一個節點都有一個專門用於節點間通訊的端口,就是本身提供服務的端口號+10000,好比7001,那麼用於節點間通訊的就是17001端口
每隔節點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往另外幾個節點發送ping消息,同時其餘幾點接收到ping以後返回pong
(3)交換的信息
故障信息,節點的增長和移除,hash slot信息,等等
gossip協議包含多種消息,包括ping,pong,meet,fail,等等
meet: 某個節點發送meet給新加入的節點,讓新節點加入集羣中,而後新節點就會開始與其餘節點進行通訊
redis-trib.rb add-node
其實內部就是發送了一個gossip meet消息,給新加入的節點,通知那個節點去加入咱們的集羣
ping: 每一個節點都會頻繁給其餘節點發送ping,其中包含本身的狀態還有本身維護的集羣元數據,互相經過ping交換元數據
每一個節點每秒都會頻繁發送ping給其餘的集羣,ping,頻繁的互相之間交換數據,互相進行元數據的更新
pong: 返回ping和meet,包含本身的狀態和其餘信息,也能夠用於信息廣播和更新
fail: 某個節點判斷另外一個節點fail以後,就發送fail給其餘節點,通知其餘節點,指定的節點宕機了
ping很頻繁,並且要攜帶一些元數據,因此可能會加劇網絡負擔
每一個節點每秒會執行10次ping,每次會選擇5個最久沒有通訊的其餘節點
固然若是發現某個節點通訊延時達到了cluster_node_timeout / 2,那麼當即發送ping,避免數據交換延時過長,落後的時間太長了
好比說,兩個節點之間都10分鐘沒有交換數據了,那麼整個集羣處於嚴重的元數據不一致的狀況,就會有問題
因此cluster_node_timeout能夠調節,若是調節比較大,那麼會下降發送的頻率
每次ping,一個是帶上本身節點的信息,還有就是帶上1/10其餘節點的信息,發送出去,進行數據交換
至少包含3個其餘節點的信息,最多包含總節點-2個其餘節點的信息
開發,jedis,redis的java client客戶端,redis cluster,jedis cluster api
jedis cluster api與redis cluster集羣交互的一些基本原理
redis-cli -c,自動重定向
(1)請求重定向
客戶端可能會挑選任意一個redis實例去發送命令,每一個redis實例接收到命令,都會計算key對應的hash slot
若是在本地就在本地處理,不然返回moved給客戶端,讓客戶端進行重定向
cluster keyslot mykey,能夠查看一個key對應的hash slot是什麼
用redis-cli的時候,能夠加入-c參數,支持自動的請求重定向,redis-cli接收到moved以後,會自動重定向到對應的節點執行命令
(2)計算hash slot
計算hash slot的算法,就是根據key計算CRC16值,而後對16384取模,拿到對應的hash slot
用hash tag能夠手動指定key對應的slot,同一個hash tag下的key,都會在一個hash slot中,好比set mykey1:{100}和set mykey2:{100}
(3)hash slot查找
節點間經過gossip協議進行數據交換,就知道每一個hash slot在哪一個節點上
(1)什麼是smart jedis
基於重定向的客戶端,很消耗網絡IO,由於大部分狀況下,可能都會出現一次請求重定向,才能找到正確的節點
因此大部分的客戶端,好比java redis客戶端,就是jedis,都是smart的
本地維護一份hashslot -> node的映射表,緩存,大部分狀況下,直接走本地緩存就能夠找到hashslot -> node,不須要經過節點進行moved重定向
(2)JedisCluster的工做原理
在JedisCluster初始化的時候,就會隨機選擇一個node,初始化hashslot -> node映射表,同時爲每一個節點建立一個JedisPool鏈接池
每次基於JedisCluster執行操做,首先JedisCluster都會在本地計算key的hashslot,而後在本地映射表找到對應的節點
若是那個node正好仍是持有那個hashslot,那麼就ok; 若是說進行了reshard這樣的操做,可能hashslot已經不在那個node上了,就會返回moved
若是JedisCluter API發現對應的節點返回moved,那麼利用該節點的元數據,更新本地的hashslot -> node映射表緩存
重複上面幾個步驟,直到找到對應的節點,若是重試超過5次,那麼就報錯,JedisClusterMaxRedirectionException
jedis老版本,可能會出如今集羣某個節點故障還沒完成自動切換恢復時,頻繁更新hash slot,頻繁ping節點檢查活躍,致使大量網絡IO開銷
jedis最新版本,對於這些過分的hash slot更新和ping,都進行了優化,避免了相似問題
(3)hashslot遷移和ask重定向
若是hash slot正在遷移,那麼會返回ask重定向給jedis
jedis接收到ask重定向以後,會從新定位到目標節點去執行,可是由於ask發生在hash slot遷移過程當中,因此JedisCluster API收到ask是不會更新hashslot本地緩存
已經能夠肯定說,hashslot已經遷移完了,moved是會更新本地hashslot->node映射表緩存的
redis cluster的高可用的原理,幾乎跟哨兵是相似的
若是一個節點認爲另一個節點宕機,那麼就是pfail,主觀宕機
若是多個節點都認爲另一個節點宕機了,那麼就是fail,客觀宕機,跟哨兵的原理幾乎同樣,sdown,odown
在cluster-node-timeout內,某個節點一直沒有返回pong,那麼就被認爲pfail
若是一個節點認爲某個節點pfail了,那麼會在gossip ping消息中,ping給其餘節點,若是超過半數的節點都認爲pfail了,那麼就會變成fail
對宕機的master node,從其全部的slave node中,選擇一個切換成master node
檢查每一個slave node與master node斷開鏈接的時間,若是超過了cluster-node-timeout * cluster-slave-validity-factor,那麼就沒有資格切換成master
這個也是跟哨兵是同樣的,從節點超時過濾的步驟
哨兵:對全部從節點進行排序,slave priority,offset,run id
每一個從節點,都根據本身對master複製數據的offset,來設置一個選舉時間,offset越大(複製數據越多)的從節點,選舉時間越靠前,優先進行選舉
全部的master node開始slave選舉投票,給要進行選舉的slave進行投票,若是大部分master node(N/2 + 1)都投票給了某個從節點,那麼選舉經過,那個從節點能夠切換成master
從節點執行主備切換,從節點切換爲主節點
整個流程跟哨兵相比,很是相似,因此說,redis cluster功能強大,直接集成了replication和sentinal的功能
沒有辦法去給你們深刻講解redis底層的設計的細節,核心原理和設計的細節,那個除非單獨開一門課,redis底層原理深度剖析,redis源碼
對於我們這個架構課來講,主要關注的是架構,不是底層的細節,對於架構來講,核心的原理的基本思路,是要梳理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