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找的學習方法

第1步,記錄階段,儘可能記錄下當天你認爲你學到了、弄懂了的東西,這些是你的潛在進步。學習

第2步,複習階段,及時的週期性的複習記錄在進步本上的內容,經過不斷的重作、復現、標註,直到記住,直到不忘,直到理解,你會感覺到踏實的進步。效率

第3步,應用和檢驗階段,在自測、考試、討論、教別人,或者在實際工做中運用記錄本上所學內容,你的進步有了客觀的檢驗和標誌。原理

 



1.以題目爲核心,經過題目來完全掌握知識。由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光是明白了某些定理是不行的,必須經過題目來提升熟練度。何況你們都是智商差很少的正常人,都有能力考上清華或北大,畢竟高中不考智商,考熟練度。方法


2.以掌握原理爲目的。當你學了某個知識或者作了一道題,感受不是太懂或者作錯了,就必須弄清楚其原理,並且是經過相關題目的形式。只要是作錯的或者是有地方不懂的,就必須整理,若是隻是某個選擇題裏的某個選項不懂,能夠不用抄整個題,只需當作某個不會的知識點抄上便可。我發現學習與許多因素有關,重要的是元認知能力,這個往後再探討。總結


3.總結。總結題目中核心知識,爲何錯,這裏該怎麼作,把難點用本身的語言寫出來。語言


4.複習。天天都複習,並且是重作裏面的題目。不是看,是重作。至於複習時間本身肯定。di


關於個人實行步驟:(感受挺不錯)時間


就拿生物課原本說,我首先看完了整本課本,創建了對知識點的總體概念(這點很重要,盲人摸象的道理都懂吧)。而後開始刷五三。思考


我的感受五三比王后雄和全解好的多,知識點補充和講解都很好並且還有真題(這是我比較推薦的一點,難度適宜)。五三上「教材點播」和「方法探究」兩個板塊裏的有不少是極其富有價值的,我是作完一節就整理的進步本,在作題以前,能夠把這兩個板塊的知識抄寫在進步本上(感受很好的就抄,視狀況而定),而後作題。工作


作完一節就開始整理題目,把題抄上(能夠的話裁剪,然而個人五三已經只剩一個空殼了),而後寫下解析,再總結核心難點和要點,都寫上,就完成了。就這麼簡單,不須要什麼複雜的理論。


核聚老師雖然在文章裏沒說應用進步本的具體步驟,實際上他已經表達的很清楚了。


剩下的就是複習了。注意整理的效率。


從那時起,我再也不聽課,只是不斷整理進步本,一天下來能學完半本課本,複習幾天就掌握了,並且要勤加思考。


結果100分的題目就沒有掉下90分的。

 

大概就是這樣了,高中知識,不須要多麼厲害的邏輯和智商,就看熟練度和勤奮了。

諸君共勉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