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Mitaka 高可用之 概述
Openstack-Mitaka 高可用之 環境初始化
Openstack-Mitaka 高可用之 Mariadb-Galera集羣部署
Openstack-Mitaka 高可用之 Rabbitmq-server 集羣部署
Openstack-Mitaka 高可用之 memcache
Openstack-Mitaka 高可用之 Pacemaker+corosync+pcs高可用集羣
Openstack-Mitaka 高可用之 認證服務(keystone)
OpenStack-Mitaka 高可用之 鏡像服務(glance)
Openstack-Mitaka 高可用之 計算服務(Nova)
Openstack-Mitaka 高可用之 網絡服務(Neutron)
Openstack-Mitaka 高可用之 Dashboard
Openstack-Mitaka 高可用之 啓動一個實例
Openstack-Mitaka 高可用之 測試html
(1)綠色部分爲容易出錯或容易忽略的部分。
(2) '#' 開頭的命令行表明能夠在任意controller節點執行
(3)非 '#' 開頭的命令行表明在特定的節點執行數據庫
Openstack:
Open: open source意味着開源軟件
Stack:堆棧的意思
合在一塊兒就是,經過開源軟件堆砌而成的集合。事實如此,openstack中集成了大量的開源項目,須要大量的基礎知識作爲鋪墊。服務器
下面是opnstack 詳細架構圖:網絡
從宏觀上來看,Openstack共分爲四大部分(上圖省略了存儲節點):
控制節點: 負責控制其餘節點,包含對網絡的調配,虛擬機生命週期的管理。
網絡節點:負責整個openstack內部虛機和外網之間的通訊,網絡的配置
計算節點:負責運行虛擬機
存儲節點:負責對虛擬機鏡像文件及系統的存儲架構
在本次高可用架構以下:測試
圖畫的很醜哈,但願能說明問題:
(1)三臺控制節點,每臺控制節點配置兩張網卡:一張用於管理網絡,一張用於外部網絡
(2)將控制節點和網絡節點集成在一臺物理機上,這樣作也是爲了節約成本
(3)由於是作HA,三臺主機的配置基本一致,經過VIP提供接口和服務的調用
(4)計算節點只需管理網絡接入
spa
本次高可用網絡架構圖:命令行
網絡結構很簡單,管理使用Manage網絡,由於控制節點和網絡節點整合在一塊兒,因此三臺控制服務器都須要接入網絡,這樣才能實現網絡的HA3d
控制節點:
管理支持服務:
(1)MySQL:數據庫存儲各服務的端點、基礎信息
(2)Rabbitmq:消息代理,爲各服務之間數據傳遞提供了統一的消息通訊服務
基礎管理服務:
(1)keystone:認證管理服務
(2)glance:鏡像管理服務
(3)nova:計算管理服務
(4)neutron:網絡管理服務
(5)Dashboard:控制檯服務代理
計算節點:
基礎服務:
(1)nova:計算管理服務
(2)neutron:網絡管理服務
openstack大概每半年更新一次,同時間有三個版本能夠選擇。如今官方是:N、O、P版本
以前測試使用Newton版本進行搭建高可用環境,作到 router高可用的時候,發現沒法故障切換,查看源碼才發現這個是BUG,所以在選擇版本的時候也須要注意。本次搭建使用的是Mitaka版本。
聲明:本次搭建80%內容來自 openstack.org 官網。
下載地址:
Openstack-Mitaka yum源下載: 連接:https://pan.baidu.com/s/1nvzfaiP 密碼:lu21
Mariadb yum源下載: 連接:https://pan.baidu.com/s/1c2q9TYC 密碼:33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