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DS8870開放系統災備技術簡介

你們週四好。
數據庫


昨天介紹了XIV的災備特色,有網友反饋:服務器

我有仔細查了一些XIV的文檔,針對這個需求,還真的沒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案。微信

XIV的原理是這樣的,根據用戶設置的RPO的值,自動選擇一個複製間隔,這個間隔是RPO的1/3取整。異步

固然,若是用戶對自動推薦的值不滿意,能夠修改複製間隔。性能

但這個間隔的設置有一些限制,最小間隔定義是20s,最長是12小時。從這裏也能夠看出,XIV支持的RPO應該是分鐘級別的,由於是3倍的關係嘛。優化

昨天我說錯了,那個20s不是RPO的值,而是複製的間隔,這個值通常是RPO的1/3。所以能夠推斷XIV作不到秒級的RPO。spa

並且這個間隔是指首次同步完成後的間隔,沒法實現凌晨纔開始複製這樣的需求。若是是指定時間複製的需求,估計這個間隔須要修改成NEVER,而後經過命令行採用腳本的方式去實現定時的複製了。.net


今天咱們來說講IBM DS8870的Copy Services。DS8000的複製功能比XIV複雜多了,光手冊就800多頁,把我都看暈了。命令行


咱們先來看看DS8000的災備License有哪些:3d

咱們看到,FlashCopy就是DS8000的快照功能(包括克隆),而FlashCopy SE,就是作快照的時候不分配空間,後面再按需分配空間。但注意這個和THIN不太同樣,用的是不一樣的資源池。

Metro Mirror就是同步複製功能,Global Copy是遠程非同步複製,但主要用於數據遷移,而Global Mirror就是異步複製,是咱們今天重點講的,而多站點容災,IBM也是要License的。


DS8000的容災管理,如今引入了XIV的管理界面,易用多了,贊一個。西瓜哥認爲這個應該也算DS8000的災備的一個亮點吧。

關於Global Copy,從下面的流程能夠看出,和異步複製差很少。但IBM沒有說是異步,而說是非同步。由於這種方式不保證數據的一致性,所以用在遠距離的數據遷移的場合比較多,而不是用在實時的數據保護。

從距離來看,IBM DS8000宣傳支持300KM內的同步複製。300KM的距離,來回就是600KM,光須要跑2ms,加上設備的延時,應該差很少3ms了吧。所以,對於性能影響仍是比較大的,通常不建議部署這麼遠。我看其餘的廠商也有宣傳同步距離是300KM的,但建議加WAN優化控制器,針對數據傳輸進行優化,好比HP 3PAR。

在IBM的紅皮書中,IBM明確寫成DS8000的異步複製的典型RPO能夠作到3-5S。這個是很是厲害的,高端存儲裏面能實現這麼短的RPO的很少。聽說華爲HVS爲了實現這個,費了老勁了,把I/O在Cache裏生成日誌,而後不落盤直接快速複製給遠端,才搞定這個3-5S。而IBM竟然採用普通的快照方式就能實現,應該得益於其小型機的強大能力。咱們看到,每3-5S,DS8000就會暫停寫操做3ms,作一個一致性的快照,而後再複製到遠端。不過3ms的停頓也是蠻長的,對一些高性能的應用估計仍是有一些影響。


關於擴展性,IBM說,同步複製對存儲的數量沒有限制,而異步複製,對存儲的總數量有限制,但沒有說是多少。

但仔細看文檔,DS8000最多支持32個異步複製的進程,假設每一個進程對應一套遠端的DS8000,也就是DS8000理論上最大支持1:32的複製。若是真是這樣,和華爲的1:32同樣多了。但沒有查到相關資料,但確定少於或等於1:32。

至於多數據中心的災備方案,IBM支持得很是完善。

這個是典型的3中心的方案,也就是同城用同步,遠程用異步。

DS8000甚至支持下面的複雜組網,即中間站點的存儲相互之間還有複製的鏈路,裏面有一個主存儲,其餘都是從屬存儲。主存儲用來控制造成一致性組。也就是遠端的多套存儲之間的數據是一致的。這種跨設備的一致性組在某些複雜場景是有用的,好比數據庫服務器,和兩個前置處理服務器都是屬於某一個應用,但他們沒有用同一個存儲,那麼但願這些存儲也保持數據的一致性。這種組網就比較合適。


至於4數據中心,DS8000支持得比較完善。本地用同步複製,遠程用異步複製,但遠程的兩個站點平時用Global Copy非同步複製,當本地站點出現故障後,非同步複製切換爲同步複製。這種4中心方案,屬於兩地4中心的方案。HDS有一種組網支持3地4中心組網,我在IBM的文檔裏沒有看到。


不過,IBM的兩地4中心方案支持主機的複製和存儲的複製混合使用,好比同城的複製採用主機的邏輯捲來作複製,而遠程仍是採用存儲的異步複製。這種方式的好處就是同城是雙機雙陣列的HA方案,可靠性高。但採用主機作複製,對主機的性能有影響。

IBM DS8000還有一個特點技術,就是採用Open HyperSwap支持單機雙陣列HA方案。但Open HyperSwap不支持雙機軟件,並且只支持AIX。

若是要支持集羣,IBM採用AIX的PowerHA和DS8000配合,以下圖的組網就能夠構造一個同城的4節點的集羣方案:

固然,這兩個數據中心也能夠不一樣城,存儲本身採用異步複製技術。但這些方案的侷限性就是隻能支持AIX平臺。


只有對VMWARE的支持,DS8000支持和SRM集成,構建雲的主備數據中心。這種方式是傳統的方式,而3PAR的Peer Persistence要高級一些,把存儲直接聯合了,能夠構造雙活的雲數據中心。

對於異構平臺,IBM提供Geographically Dispersed Open Clusters(GDOC)服務,採用Symantec的Veritas Cluster Server配合,提供跨平臺的跨地域的集羣服務。


你們能夠看到,DS8000的災備功能很強大,並且西瓜哥這裏主要講了開放系統的,對於大機,DS8000有更多的高級災備方案。總的來講,DS8000的災備技術比XIV強大不少,IBM原來打算慢慢用XIV來代替DS8000的,如今應該放棄這個想法了吧。


好,今天咱們就聊到這裏,咱們明天晚上再會。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衆號 - 高端存儲知識(High-end_Storage)。
若有侵權,請聯繫 support@oschina.cn 刪除。
本文參與「OSC源創計劃」,歡迎正在閱讀的你也加入,一塊兒分享。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