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時候選擇其餘用戶爲root則默認密碼和系統默認用戶一致php
例如設置用戶爲centos1,密碼爲centos1,則root用戶的密碼同centos1 node
在終端中切換用戶mysql
[centos1@localhost ~]$ su root Password: [root@localhost centos1]#
eth0:NAT網卡;lo本機測試環回網卡linux
[root@localhost centos1]# ifconfig eth0 down [root@localhost centos1]# ifconfig
使用ifconfig查看網卡,只剩下lo網卡sql
[root@localhost centos1]# ifconfig eth0 up [root@localhost centos1]# ifconfig
這時候eth0沒有網絡地址shell
[root@localhost centos1]# dhclient eth0 //重複啓用dhclient報錯,直接kill -9 進程號(進程好在錯誤提示信息中) [root@localhost centos1]# ifconfig
能夠從windows操做系統ping虛擬機linux系統。注意:虛擬操做系統安裝完成後在網絡適配器中會生成網卡,若是禁用則沒法ping通。windows
默認IP自動獲取,咱們經過修改網卡配置讓IP固定下來。centos
查看IP地址配置的另外一條指令:tomcat
[root@localhost centos1]# ip a
把自動獲取的IP地址拷貝出來:bash
inet 192.168.153.128/24 brd 192.168.153.255 scope global eth0
查看網關指令:
[root@localhost centos1]# netstat –rn
全球通用DNS:8.8.8.8
經過可視化修改後,須要重啓網絡服務,命令:
[root@localhost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修改主機名:
[root@localhost ~]# gedit /etc/hosts
查看主機名:
[root@localhost ~]# hostname localhost.localdomain
讓主機配置文件生效:
[root@localhost ~]# reboot
虛擬機和windows7系統之間能夠直接拷貝文件。
若是實在生產環境中,須要使用工具鏈接Linux系統。
經常使用:
工具和虛擬機中的Linux正常鏈接須要注意三個問題:
一、啓用如下兩個適配器
二、如下4個服務必須已啓動狀態
三、確保SSH服務開啓(工具通常採用SSH鏈接服務器)
查看某個進程命令:
ps –ef|grep 查詢條件
e:顯示全部進程
f:全格式顯示
grep:匹配正則搜索條件
例如:ps –ef|grep mysql
[root@node1 ~]# ps -ef|grep sshd
root 1850 1 0 05:04 ? 00:00:00 /usr/sbin/sshd
root 2574 2504 1 05:18 pts/0 00:00:00 grep sshd
SSH進程已啓用。(殺死進程:kill -9 PID進程號,9表示殺死所有,外號「絕殺」)
殺死和啓動線程:
[root@node1 ~]# kill -9 1850 [root@node1 ~]# service sshd start
另外一種中止進程方式:
service 進程名 stop,例如service sshd stop
經過虛擬機設置添加一塊橋接模式的網卡。
禁用網卡:
[root@node1 ~]# ifconfig eth1 down
目錄 |
說明 |
bin |
包含基本命令,如ls ,cp, mkdir等這個目錄中的文件都是可執行的 |
boot |
系統內核及其引導系統所需文件,如vmlinuz、initrd.img文件都在這裏 |
dev |
設備文件存儲目錄,應用程序經過對這些文件的讀寫和控制來訪問實際設備 |
etc |
系統配置文件目錄,一些服務器的配置文件也在這裏,如帳戶及密碼等配置文件 |
home |
普通用戶的主目錄 |
lib |
庫文件存放目錄 |
lost+found |
在EXT2或者EXT3文件系統中,當系統意外崩潰或者及其意外關機時產生的文件碎片會放在這裏 |
mnt |
這個目錄通常用於存放掛在存儲設備的掛載目錄,好比CDROM等目錄,能夠參見、etc/fstab的定義。有時咱們可讓系統開機自動掛載文件系統。只需把掛載點放在這裏就能夠了 |
opt |
opt是可選的意思,有些軟件包會被安裝在這裏,用戶本身編譯的軟件包也能夠安裝在這個目錄 |
proc |
操做系統運行時,進程及內核信息(CPU、硬盤分區,內存等)存放位置,proc目錄爲僞文件系統proc的掛載目錄,proc並非真正的文件系統,它存在於內存中 |
root |
Linux超級權限用戶root的主目錄 |
sbin |
存放可執行文件,大可能是設計系統管理的命令,是超級用戶root的可執行命令存放地。普通用戶沒有權限執行這個目錄下的命令 |
tmp |
有時用戶運行程序時會產生臨時文件存放在這個目錄下 |
usr |
是系統存放程序的目錄,好比命令、幫助文件等,它包含不少的文件和目錄,linux發行版提供的軟件包大多數被安裝在這裏 |
var |
var表示變化的意思,這個目錄的內容常常變更,好比var/log目錄被用來存放系統日誌 |
sys |
Linux內核所支持的sysfs文件系統被映射在此目錄。Linux設備驅動模型中的總線、驅動和設備均可以在sysfs中找到對應的節點。當內核檢測到在系統中出現了新的設備後,內核會在sysfs文件系統中爲該新設備生成一項新目錄 |
1.查看當前目錄下的文件和目錄
[root@node1 ~]# ls [root@node1 ~]# ls –a 查看包括隱藏文件 [root@node1 ~]# ls –l 查看文件詳細 [root@node1 ~]# ls –la 列表形式查看文件 [root@node1 ~]# ll ls –l 的簡寫
2.進入根目錄
[root@node1 ~]# cd / 不管在哪裏,直接返回根目錄 [root@node1 /]# ls [root@node1 ~]# cd root 相對當前目錄進入root目錄 [root@node1 ~]# cd /user/local 進入絕對路徑(沒有反斜槓則爲相對路徑)
3.返回上一級目錄
[root@node1 etc]# cd .. [root@node1 ~]# pwd 查看當前目錄路徑(Print work Directory)
4.幫助命令
[root@node1 ~]# man pwd
閱讀幫助文件:enter—向上滾動一行 space—翻頁 Q—退出
5.建立和刪除目錄
[root@node1 ~]# mkdir test123 [root@node1 usb]# mkdir -p soft/tomcat -p表示建立多層目錄 [root@node1 /]# rmdir test123 刪除空目錄 [root@node1 /]# rm -r test123 有提示刪除非空目錄 [root@node1 /]# rm -rf test123 強制刪除非空目錄,無提示
6.查看目錄位置
[root@node1 /]# whereis pwd
7.查看文件
[root@node1 /]# cd etc //系統參數目錄 [root@node1 etc]# cd sysconfig [root@node1 sysconfig]# cat network //查看小文件
8.修改SSH配置
[root@node1 sysconfig]# cd .. [root@node1 etc]# cd ssh [root@node1 ssh]# ls
[root@node1 ssh]# cat sshd_config
windows系統插入FAT格式U盤,在虛擬機以下菜單中選擇【鏈接主機(斷開鏈接)】,則Centos中就能夠讀取到U盤的信息。
centos不支持NTFS格式文件系統(須要安裝ntfs-3g,參考網絡教程)。
U盤掛載成功後,運行命令:[root@node1 /]# fdisk –l
能夠看到U盤的信息:/dev/sdb1
掛載U盤到mnt/usb下:
[root@node1 usb]# mount /dev/sdb1 /mnt/usb
進入/mnt/usb:文件已經掛載到usb目錄下
[root@node1 /]# cd mnt/usb [root@node1 usb]# ls
[root@node1 usb]# umount /mnt/usb
umount: /mnt/usb: device is busy.
(In some cases useful info about processes that use
the device is found by lsof(8) or fuser(1))
以上提示U盤進程在運行,須要殺死U盤進程
[root@node1 /]# lsof |grep /mnt usb
[root@node1 /]# kill -9 2984 [root@node1 /]# umount /mnt/usb [root@node1 /]# cd /mnt/usb [root@node1 usb]# ls [root@node1 usb]#
查看U盤佔用須要在Linux終端上執行。Xshell中進入mnt/usb目錄會佔用資源。
[root@node1 /]# touch /test/abc.txt [root@node1 test]# ls
1.在linux的Terminal中可使用gedit來編輯文件
[root@node1 test]# gedit abc.txt
2.在遠程終端(Terminal也支持)中可使用vi來編輯文件
vi三種工做模式:命令工做模式、編輯工做模式、底行模式
[root@node1 test]# vi abc.txt //命令工做模式
進入編輯模式:i、o、a
刪除:backspace
退出編輯模式:鍵盤ESC
底行模式:輸入」:」號
退出保存:「:wq!」
退出不保存:「:q!」
替換內容:「:%s/ll/88/g」 %s/被替換的/替換後的/全局標識
顯示行號:」:set nu」
全局配置顯示行號:
[root@node1 etc]# vi virc 打開etc目錄下的vi全局配置文件virc
添加一行:set nu
:wq //退出保存,再用vi打開文,便可顯示文件內容行號
[root@node1 test]# cat abc.txt //查看小文件,大文件tail [root@node1 test]# tail -5 abc.txt //查看文件後5行 [root@node1 test]#head -5 abc.txt //查看文件前5行 [root@node1 test]#more abc.txt //分頁查看文件 [root@node1 test]# tail -f abc.txt //查看文件底部更新部分,通常用於查看系統日誌文件
[root@node1 test]# mv abc.txt my.txt //把abc.txt重命名爲my.txt
[root@node1 /]# cp -fr /test/my.txt /usr 把文件test下的my.txt文件拷貝到usr目錄下
f:刪除已存在的目標文件
r:遞歸拷貝源目錄下的全部目錄和文件
[root@node1 test]# rm my.txt //刪除普通文件my.txt [root@node1 test]# rm -r abc //刪除目錄abc [root@node1 test]# rm -rf abc //強制刪除目錄abc 參數-f表示強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