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 AI 中國中心成立,人工智能勢不可擋?

昨日,谷歌在上海舉辦了一年一度的Google中國開發者大會。在本屆大會上,谷歌雲首席科學家李飛飛宣佈了一個重磅消息,即在北京將成立谷歌AI中國中心。對於這個即將成立的AI中心谷歌寄予厚望,但願與中國本土AI研發力量合做共同致力於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該中心由李飛飛和 Google Cloud 研發負責人李佳博士共同領導。李飛飛將會負責中心的研究工做,也會統籌 Google Cloud AI, Google Brain 以及中國本土團隊的工做。編程


這是谷歌在亞洲的第一個AI中心。網絡


根據李飛飛教授的介紹,Google AI 中國中心的團隊由目前全世界最優秀的 AI 研究員組成。除了發表本身的研究成果,Google AI 中國中心的重心也將向培養本土 AI 科研人才傾斜,開放與本土企業的合做,而且爲更廣大的學生及研究人員提供高質量 AI 及機器學習的教育支持。機器學習


李飛飛表示:「咱們很珍惜此次 Google 與中國頂尖 AI 人才合做的機會,這些人才,勢必也是全球頂尖的 AI 人才。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咱們由衷但願,這將成爲谷歌 AI 中國中心長期發展的第一步。在AI的世界裏,中國早已覺醒,成爲世界的領導者之一。我目擊了中國在AI基礎研究、創業、發展等方面走到世界前列。在ImageNet圖像識別大賽、Kaggle的AI編程競技平臺上以及基礎科研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今天,我和團隊回到中國,但願開始一段長久、真誠的工做,創造將來。這個中心將與咱們在世界各地,包括紐約、多倫多、倫敦和蘇黎世在內的AI研究小組一塊兒,共同讓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務於全人類。‘’佈局


近年來中國投資資本紛紛涌向人工智能領域。截止目前,中國共擁有592家人工智能企業,在智能語音、自動駕駛、計算機視覺和圖像處理領域有不錯的發展。能夠預見,將來AI行業將會爲人類社會發展帶來顛覆性的影響。將來在人工智能普及以後,將會有服務機器人、醫療機器人、農用揹包機器人、無人農用機等自動化生產力。AI也將大量應用在翻譯、助理、客服、會計、司機、家政、諮詢等崗位。學習



如今的中國市場,的確是人工智能的一片熱土。自從將人工智能做爲下一步的核心戰略以後,百度又走起了技術流;阿里巴巴和騰訊雖然各有更加具備潛力的現金奶牛業務,但仍不肯減小對人工智能領域的投入;科大訊飛等本土初創企業的興起,也僅僅是中國繁榮的人工智能市場的一個小小縮影。並且中國政府已經把發展人工智能做爲國家的首要任務。人工智能發展形勢一片大好,巨頭們紛紛佈局只爲搶先機,而在AI這個領域中,中國互聯網公司一點都不遜色美國,甚至要走的更超前一些。人工智能



據中國網絡招聘企業的最新報告,隨着中國人工智能快速發展,AI創業潮涌現,今年第三季中國AI相關人才需求量是去年第一季的近三倍。翻譯


人工智能的技術門檻很高,且難以經過短期的學習掌握,具有學術知識以及實際操做經驗的技術大牛是企業爭搶的目標。知識型、技術型人才可複製性差,可替代性差,所以企業在追逐人才時一般處於被動狀態,更出現高薪難求的情況。開發


目前,全世界約有30萬人掌握從無人駕駛汽車到家用機器人所須要的先進計算機科學技術,騰訊研究院在一份報告中說,全球市場對AI專家的需求在百萬量級。AI的興起被稱爲第四次工業革命,強大的超級計算機經過大量數據來辨識模式並自主學習,這讓人們產生了失業的擔心。麥肯錫諮詢公司預測,到2030年,全球可能有8億個工做崗位隨自動化的實現而消失。過去三百年轟轟烈烈的工業運動,體力勞動基本已經被取消;而近年來火爆的人工智能,則把白領的工做也要取代。人工智能在圍棋方面超過人類,甚至能夠寫新聞,連記者這個行當也被取消。部署




雖然人工智能已經存在不少年了,但咱們今天所知道的人工智能仍處於起步階段。圍繞人工智能及其各類應用,從自動駕駛汽車到虛擬我的助理,以及其餘許多須要人工智能的任務,都須要很長時間的部署與改進。人工智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get



人工智能一門極富挑戰性的科學,從事這項工做的人必須懂得計算機知識,心理學和哲學。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普遍的科學,它由不一樣的領域組成,如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等等,總的說來,人工智能研究的一個主要目標是使機器可以勝任一些一般須要人類智能才能完成的複雜工做。但不一樣的時代、不一樣的人對這種「複雜工做」的理解是不一樣的。2017年12月,人工智能入選「2017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


人工智能具備巨大意義,同時也有着巨大的商機,人類面對龐大的利益誘惑不可能中止人工智能的研究,因此,人工智能真正會走到哪步,就讓時間來證明。


原文連接: 谷歌 AI 中國中心成立,人工智能勢不可擋?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