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ango——RESTful架構

1、REST簡述

來自維基百科的解釋:javascript

表現層狀態轉換(REST,英文: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是Roy Thomas Fielding博士於2000年在他的博士論文[1] 中提出來的一種萬維網軟件架構風格,目的是便於不一樣軟件/程序在網絡(例如互聯網)中互相傳遞信息。表現層狀態轉換是根基於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之上而肯定的一組約束和屬性,是一種設計提供萬維網絡服務的軟件構建風格。匹配或兼容於這種架構風格(簡稱爲 REST 或 RESTful)的網絡服務,容許客戶端發出以統一資源標識符訪問和操做網絡資源的請求,而與預先定義好的無狀態操做集一致化。所以表現層狀態轉換提供了在互聯網絡的計算系統之間,彼此資源可交互使用的協做性質(interoperability)。相對於其它種類的網絡服務,例如 SOAP服務則是以自己所定義的操做集,來訪問網絡上的資源。php

Web 應用程序最重要的 REST 原則是,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的交互在請求之間是無狀態的。從客戶端到服務器的每一個請求都必須包含理解請求所必需的信息。若是服務器在請求之間的任什麼時候間點重啓,客戶端不會獲得通知。此外,無狀態請求能夠由任何可用服務器回答,這十分適合 雲計算之類的環境。客戶端能夠緩存數據以改進性能。
在服務器端,應用程序狀態和功能能夠分爲各類資源。資源是一個有趣的概念實體,它向客戶端公開。資源的例子有:應用程序對象、數據庫記錄、算法等等。每一個資源都使用 URI (Universal Resource Identifier) 獲得一個惟一的地址。全部資源都共享統一的接口,以便在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傳輸狀態。使用的是標準的 HTTP 方法,好比 GET、PUT、 POST 和  DELETEHypermedia 是應用程序狀態的 引擎,資源表示經過 超連接互聯。

 

 

 

2、REST的解析

Fielding將他對互聯網軟件的架構原則,定名爲REST,即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的縮寫。我對這個詞組的翻譯是"表現層狀態轉化"。html

若是一個架構符合REST原則,就稱它爲RESTful架構。java

要理解RESTful架構,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理解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這個詞組究竟是什麼意思,它的每個詞表明瞭什麼涵義。若是你把這個名稱搞懂了,也就不難體會REST是一種什麼樣的設計。git

  • REST從資源的角度類審視整個網絡,它將分佈在網絡中某個節點的資源經過URL進行標識,客戶端應用經過URL來獲取資源的表徵,得到這些表徵導致這些應用轉變狀態
  • REST與技術無關,表明的是一種軟件架構風格,REST是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的簡稱,中文翻譯爲「表徵狀態轉移」
  • 全部的數據,不過是經過網絡獲取的仍是操做(增刪改查)的數據,都是資源,將一切數據視爲資源是REST區別與其餘架構風格的最本質屬性
  • 對於REST這種面向資源的架構風格,有人提出一種全新的結構理念,即:面向資源架構(ROA:Resour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3、資源(Resources)

REST的名稱"表現層狀態轉化"中,省略了主語。"表現層"其實指的是"資源"(Resources)的"表現層"。github

所謂"資源",就是網絡上的一個實體,或者說是網絡上的一個具體信息。它能夠是一段文本、一張圖片、一首歌曲、一種服務,總之就是一個具體的實在。你能夠用一個URI(統一資源定位符)指向它,每種資源對應一個特定的URI。要獲取這個資源,訪問它的URI就能夠,所以URI就成了每個資源的地址或獨一無二的識別符。算法

所謂"上網",就是與互聯網上一系列的"資源"互動,調用它的URI。數據庫

4、表現層(Representation)

"資源"是一種信息實體,它能夠有多種外在表現形式。咱們把"資源"具體呈現出來的形式,叫作它的"表現層"(Representation)。json

好比,文本能夠用txt格式表現,也能夠用HTML格式、XML格式、JSON格式表現,甚至能夠採用二進制格式;圖片能夠用JPG格式表現,也能夠用PNG格式表現。api

URI只表明資源的實體,不表明它的形式。嚴格地說,有些網址最後的".html"後綴名是沒必要要的,由於這個後綴名錶示格式,屬於"表現層"範疇,而URI應該只表明"資源"的位置。它的具體表現形式,應該在HTTP請求的頭信息中用Accept和Content-Type字段指定,這兩個字段纔是對"表現層"的描述。

5、狀態轉化(State Transfer)

訪問一個網站,就表明了客戶端和服務器的一個互動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勢必涉及到數據和狀態的變化。

互聯網通訊協議HTTP協議,是一個無狀態協議。這意味着,全部的狀態都保存在服務器端。所以,若是客戶端想要操做服務器,必須經過某種手段,讓服務器端發生"狀態轉化"(State Transfer)。而這種轉化是創建在表現層之上的,因此就是"表現層狀態轉化"。

客戶端用到的手段,只能是HTTP協議。具體來講,就是HTTP協議裏面,四個表示操做方式的動詞:GET、POST、PUT、DELETE。它們分別對應四種基本操做:GET用來獲取資源,POST用來新建資源(也能夠用於更新資源),PUT用來更新資源,DELETE用來刪除資源。

6、綜述

綜合上面的解釋,咱們總結一下什麼是RESTful架構:

  (1)每個URI表明一種資源;

  (2)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傳遞這種資源的某種表現層;

  (3)客戶端經過四個HTTP動詞,對服務器端資源進行操做,實現"表現層狀態轉化"。

7、誤區

RESTful架構有一些典型的設計誤區。

最多見的一種設計錯誤,就是URI包含動詞。由於"資源"表示一種實體,因此應該是名詞,URI不該該有動詞,動詞應該放在HTTP協議中。

舉例來講,某個URI是 /posts/show/1 ,其中 show 是動詞,這個URI就設計錯了,正確的寫法應該是 /posts/1 ,而後用 GET 方法表示 show 。

若是某些動做是HTTP動詞表示不了的,你就應該把動做作成一種資源。好比網上匯款,從帳戶1向帳戶2匯款500元,錯誤的URI是:

POST /accounts/1/transfer/500/to/2

 

正確的寫法是把動詞transfer改爲名詞transaction,資源不能是動詞,可是能夠是一種服務:

POST /transaction HTTP/1.1
Host: 127.0.0.1
  
from=1&to=2&amount=500.00

 

 

另外一個設計誤區,就是在URI中加入版本號:

http://www.example.com/app/1.0/foo

http://www.example.com/app/1.1/foo

http://www.example.com/app/2.0/foo

 

 

由於不一樣的版本,能夠理解成同一種資源的不一樣表現形式,因此應該採用同一個URI。版本號能夠在HTTP請求頭信息的Accept字段中進行區分(參見Versioning REST Services):

Accept: vnd.example-com.foo+json; version=1.0

Accept: vnd.example-com.foo+json; version=1.1

Accept: vnd.example-com.foo+json; version=2.0

8、RESTful API設計

8.1 協議

API與用戶的通訊協議,老是使用HTTPs協議

8.2 域名

應該儘可能將API部署在專用域名之下。

https://api.example.com 

若是肯定API很簡單,不會有進一步擴展,能夠考慮放在主域名下。

https://example.org/api/ 

8.3 版本(Versioning)

應該將API的版本號放入URL。

https://api.example.com/v1/ 

另外一種作法是,將版本號放在HTTP頭信息中,但不如放入URL方便和直觀。Github採用這種作法。

8.4 路徑(Endpoint)

路徑又稱"終點"(endpoint),表示API的具體網址。

在RESTful架構中,每一個網址表明一種資源(resource),因此網址中不能有動詞,只能有名詞,並且所用的名詞每每與數據庫的表格名對應。通常來講,數據庫中的表都是同種記錄的"集合"(collection),因此API中的名詞也應該使用複數。

舉例來講,有一個API提供動物園(zoo)的信息,還包括各類動物和僱員的信息,則它的路徑應該設計成下面這樣。

  • https://api.example.com/v1/zoos
  • https://api.example.com/v1/animals
  • https://api.example.com/v1/employees

8.5 HTTP動詞

對於資源的具體操做類型,由HTTP動詞表示。

經常使用的HTTP動詞有下面五個(括號裏是對應的SQL命令)。

  • GET(SELECT):從服務器取出資源(一項或多項)。
  • POST(CREATE):在服務器新建一個資源。
  • PUT(UPDATE):在服務器更新資源(客戶端提供改變後的完整資源)。
  • PATCH(UPDATE):在服務器更新資源(客戶端提供改變的屬性)。
  • DELETE(DELETE):從服務器刪除資源。

還有兩個不經常使用的HTTP動詞。

  • HEAD:獲取資源的元數據。
  • OPTIONS:獲取信息,關於資源的哪些屬性是客戶端能夠改變的。

下面是一些例子。

  • GET /zoos:列出全部動物園
  • POST /zoos:新建一個動物園
  • GET /zoos/ID:獲取某個指定動物園的信息
  • PUT /zoos/ID:更新某個指定動物園的信息(提供該動物園的所有信息)
  • PATCH /zoos/ID:更新某個指定動物園的信息(提供該動物園的部分信息)
  • DELETE /zoos/ID:刪除某個動物園
  • GET /zoos/ID/animals:列出某個指定動物園的全部動物
  • DELETE /zoos/ID/animals/ID:刪除某個指定動物園的指定動物

8.6 過濾信息(Filtering)

若是記錄數量不少,服務器不可能都將它們返回給用戶。API應該提供參數,過濾返回結果。

下面是一些常見的參數。

  • ?limit=10:指定返回記錄的數量
  • ?offset=10:指定返回記錄的開始位置。
  • ?page=2&per_page=100:指定第幾頁,以及每頁的記錄數。
  • ?sortby=name&order=asc:指定返回結果按照哪一個屬性排序,以及排序順序。
  • ?animal_type_id=1:指定篩選條件

參數的設計容許存在冗餘,即容許API路徑和URL參數偶爾有重複。好比,GET /zoo/ID/animals 與 GET /animals?zoo_id=ID 的含義是相同的。

8.7 狀態碼(Status Codes)

服務器向用戶返回的狀態碼和提示信息,常見的有如下一些(方括號中是該狀態碼對應的HTTP動詞)。

  • 200 OK - [GET]:服務器成功返回用戶請求的數據,該操做是冪等的(Idempotent)。
  • 201 CREATED - [POST/PUT/PATCH]:用戶新建或修改數據成功。
  • 202 Accepted - [*]:表示一個請求已經進入後臺排隊(異步任務)
  • 204 NO CONTENT - [DELETE]:用戶刪除數據成功。
  • 400 INVALID REQUEST - [POST/PUT/PATCH]:用戶發出的請求有錯誤,服務器沒有進行新建或修改數據的操做,該操做是冪等的。
  • 401 Unauthorized - [*]:表示用戶沒有權限(令牌、用戶名、密碼錯誤)。
  • 403 Forbidden - [*] 表示用戶獲得受權(與401錯誤相對),可是訪問是被禁止的。
  • 404 NOT FOUND - [*]:用戶發出的請求針對的是不存在的記錄,服務器沒有進行操做,該操做是冪等的。
  • 406 Not Acceptable - [GET]:用戶請求的格式不可得(好比用戶請求JSON格式,可是隻有XML格式)。
  • 410 Gone -[GET]:用戶請求的資源被永久刪除,且不會再獲得的。
  • 422 Unprocesable entity - [POST/PUT/PATCH] 當建立一個對象時,發生一個驗證錯誤。
  •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 [*]:服務器發生錯誤,用戶將沒法判斷髮出的請求是否成功。

狀態碼的徹底列表參見這裏

8.8 錯誤處理(Error handling)

若是狀態碼是4xx,就應該向用戶返回出錯信息。通常來講,返回的信息中將error做爲鍵名,出錯信息做爲鍵值便可。

{ error: "Invalid API key" } 

8.9 返回結果

針對不一樣操做,服務器向用戶返回的結果應該符合如下規範。

  • GET /collection:返回資源對象的列表(數組)
  • GET /collection/resource:返回單個資源對象
  • POST /collection:返回新生成的資源對象
  • PUT /collection/resource:返回完整的資源對象
  • PATCH /collection/resource:返回完整的資源對象
  • DELETE /collection/resource:返回一個空文檔

8.10 Hypermedia API

RESTful API最好作到Hypermedia,即返回結果中提供連接,連向其餘API方法,使得用戶不查文檔,也知道下一步應該作什麼。

好比,當用戶向api.example.com的根目錄發出請求,會獲得這樣一個文檔。

{"link": { "rel": "collection https://www.example.com/zoos", "href": "https://api.example.com/zoos", "title": "List of zoos", "type": "application/vnd.yourformat+json" }} 

上面代碼表示,文檔中有一個link屬性,用戶讀取這個屬性就知道下一步該調用什麼API了。rel表示這個API與當前網址的關係(collection關係,並給出該collection的網址),href表示API的路徑,title表示API的標題,type表示返回類型。

Hypermedia API的設計被稱爲HATEOAS。Github的API就是這種設計,訪問api.github.com會獲得一個全部可用API的網址列表。

{ "current_user_url": "https://api.github.com/user", "authorizations_url": "https://api.github.com/authorizations",  // ... } 

從上面能夠看到,若是想獲取當前用戶的信息,應該去訪問api.github.com/user,而後就獲得了下面結果。

{ "message": "Requires authentication", "documentation_url": "https://developer.github.com/v3" } 

上面代碼表示,服務器給出了提示信息,以及文檔的網址。

8.11 其餘

(1)API的身份認證應該使用OAuth 2.0框架。

(2)服務器返回的數據格式,應該儘可能使用JSON,避免使用XML。

參考資料:

阮一峯: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1/09/restful.html

YUAN先生: https://www.cnblogs.com/yuanchenqi/articles/8742684.html

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presentational_state_transfer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