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集羣——初識Swarm

       爲Docker構建原生的集羣管理工具的計劃早在2014年初就開始了,當時做爲一個通訊協議項目,稱爲Beam。以後,它被實現爲一種後臺程序,使用Docker API來控制異構化的分佈式系統。項目從新命名爲libswarm,Swarmd是其後臺程序。項目保持了以前的理念,容許任何Docker客戶端鏈接到Docker Engine池裏。該項目的第三代被從新進行設計,使用相同的Docker Remote API集,而且在2014年11月份重命名爲「Swarm」。基本上,Swarm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其遠程API;維護人員經過努力工做,讓這些API和Docker Engine的全部版本100%兼容。咱們稱Swarm第一代爲「Swarm v1」。python

  2016年2月份,核心團隊發現中央服務的擴展被限制以後,Swarm在內部被再次從新設計爲swarm.v2。此次,使用了去中心化的集羣設計。2016年6月份,發佈了SwarmKit,能夠做爲任意規模的分佈式服務的編排工具包。在DockerCon 2016大會上,Docker宣佈SwarmKit合併入Docker Engine。這一版本的Swarm稱爲「Swarm v2」或者「Swarm Mode」。nginx

 

  以後咱們會一步步體會到,三劍客(Docker Swarm、Docker Machine和Docker Compose)一塊兒使用時表現最佳,它們之間無縫集成在一塊兒,幾乎已經沒法將某一個當成單獨的部分。git

  • 使用Docker Machine,用戶能夠預配機器,能夠是虛擬機器也能夠是物理機器,並能夠在若干雲平臺以及純物理機器上運行docker容器。
  • 使用Docker Compose,用戶能夠快速定義Dockerfile,經過簡單可是強大的YAML語法描述行爲,而且只須要將這些文件「組合」起來就能夠啓動應用程序。

集羣工具和容器管理

       集羣工具是一種軟件, 容許運維人員和單個終端溝通,其能夠向一系列資源發送命令前編排這些資源。取代在集羣上手動分發工做負載(容器)的方式,集羣工具用來自動化這些任務以及其餘不少任務。集羣工具用來自動化這些任務以及其餘不少任務。集羣工具決定在哪裏啓動job(容器),如何存儲job,何時最終重啓job等。運維人員僅僅須要配置一些行爲,據頂集羣的拓撲和規模、調優設置,而且啓用或者停用高級特性。Docker Swarm就是這樣一種容器的集羣工具。github

        除了集羣工具,咱們還能夠選擇容器管理器平臺。它們不提供容器託管,可是它們和一個或者多個已有系統交互;這樣類型的軟件一般都是提供了很好的web接口、監控工具,以及其餘可視化或者高層級功能。Rancher和Tutum就是這樣的容器管理平臺。web

Docker Swarm的基礎和架構

Docker自身對Swarm的描述以下:算法

  Docker Swarm是Docker的原生集羣。它將Docker宿主機池轉變成單個虛擬的Docker宿主機。docker

Swarm是一種工具,讓用戶覺得本身管理的是單個巨大的Docker宿主機,而這個宿主機是由不少Docker宿主機組成的。這些主機看上去是一體的,而且使用一個命令行入口點。Swarm讓用戶在這些主機上編排而且操做必定數量的容器,使用常規的Docker工具、Docker原生工具或者python-docker客戶端,甚至能夠選擇直接curl到Docker Remote API上。數據庫

爲何使用Swarm

使用容器集羣解決方案有不少緣由。隨着應用程序的壯大成熟,咱們會遇到不少全新的需求,好比可擴展性、可管理性以及高可用性。市場上有不少可用的工具,使用Docker Swarm能夠帶來以下優點:後端

  • 原生集羣:Swarm是Docker原生的,由Docker團隊和社區開發。不須要任何額外的需求,Swarm就能夠和Machine、Compose以及生態系統裏的其餘工具集成。
  • 生產環境可用:Swarm v1在2015年11月份成熟,而且能夠在生產環境裏使用。研發團隊已經證實Swarm可以擴展到控制1000個節點的Engine。Swarm v2由於使用了去中心化的發現機制,容許構建數千個節點的集羣。
  • 開箱即用:Swarm不要求用戶從新構建本身的應用程序來適配其餘的編排工具。用戶可使用本身的Docker鏡像和配置,不須要任何改動,就能夠實現大規模部署。
  • 易於搭建和使用:Swarm很容易操做。僅僅經過在Machine命令裏添加一些參數,或者使用Docker1.12版本後的Docker命令,就能夠實現高效部署。將發現服務集成到Swarm Mode裏,使其能夠快速安裝——不須要搭建外部的Consul、Etcd或者Zookeeper集羣。
  • 活躍的社區:Swarm是一個有活力的項目,有很是積極的社區支撐,開發很快速。
  • Hub上可用:用戶不須要安裝Swarm,它是一個Docker鏡像(Swarm v1),所以用戶僅僅須要從Hub里拉去這個鏡像就能夠運行,或者它已經集成進Docker Engine。Swarm Mode已經集成進Docker1.12+版本了。

寵物模型  VS 牛羣模型

在建立而且利用基礎架構時有兩種對立的方案:寵物模型 VS 牛羣模型服務器

  • 寵物模型:管理員部署服務器或者虛擬機,而且對其持續進行維護。登陸機器或容器,安裝軟件,完成配置,而且確保一切運行正常。所以,這些機器或者容器是管理員的寵物。
  • 牛羣模型:管理員把基礎架構當成牛羣模型時,他們並不關心基礎架構某個組件的命運。管理員不會登陸到任何單元裏,也不會作手動處理。相反,他們使用批量方案,藉助自動化工具完成部署、配置以及管理。若是某個服務器或者容器死機了,它會被自動復活,或者生成另外一個服務器或者容器來替代有問題的組件。所以,在這種場景下,運維人員管理的是牛羣模型。

Swarm特性

Swarm核心特性以下:

  • Swarm v1支持1.6.0版本或更新版本的Docker Engine。從1.12版本開始,Swarm v2內嵌到了Docker Engine裏。
  • Swarm每一個版本的API都和同版本的Docker API兼容。API能夠向後兼容一個版本。
  • 在Swarm v1裏,爲多個Swarm主節點的實現,選主機制使用的是主庫(僅僅在使用發現服務,如Etcd、Consul或者Zookeeper部署Swarm時才支持)。
  • 在Swarm v2裏,使用去中心化的機制來構建選主機制。Swarm v2再也不須要特定的發現服務,由於他集成了Etcd,這是Raft公式算法的一種實現。
  • 在Swarm v1的術語裏,主Swarm master節點被稱爲primary(主節點),其餘master節點被稱爲replica(副本)。在Swarm v2裏,有Master和Worker節點的概念。集羣使用Raft自動管理主節點。
  • 基礎和高級調度選項。schedule(調度器)是一種決定容器物理上放置於哪臺主機的算法。Swarm使用一系列內置的調度器。
  • Constraint(約束條件)和affinity(共同關係)輔助運維人員作出調度決策。好比,某個用戶想要讓數據庫容器物理上接近,就能夠通知調度器去這麼作。約束條件和共同關係使用Docker Swarm label(標籤)。
  • 在Swarm v2裏,使用內建DNS Round-Robin實現集羣內的負載均衡,也支持外部負載均衡,經過路由網絡機制,由IPVS實現。
  • 高可用和故障恢復機制意味着用戶能夠建立超過一個master的Swarm。所以,若是某個master服務宕機了,還有其餘master能夠繼續控制。當構建至少3個節點的集羣時,默承認用Swarm v2。全部節點均可以做爲master節點。另外,Swarm v2包括健康指標信息。

其餘開源編排工具的不一樣之處:

能夠參考:巔峯對決之Swarm、Kubernetes、Mesos

Swarm v1架構

 

先從管理器部分開始介紹,圖片的左側有一個標爲Docker Swarm API 的長方形。Swarm暴露出一系列和Docker相似的遠程API,用戶可使用任意Docker客戶端鏈接到Swarm上。可是,Swarm API和標準的Docker遠程API略有不一樣,由於Swarm API還包含集羣相關的信息。好比,在Docker Engine上運行docker info能夠獲得單個Engine的信息,可是若是在Swarm集羣上調用docker info,則會獲得集羣裏的節點數量以及每一個節點的信息和健康情況。

Docker Swarm API 旁邊的長方形是集羣抽象。這是一個抽象層,容許不一樣類型的集羣實現爲Swarm的後端,而且共享同一組Docker遠程API。目前有兩種集羣后端實現:內建Swarm集羣實現和Mesos集羣實現。Swarm集羣和內建調度器的長方形表示內建的Swarm集羣實現,而標識爲Mesos集羣的長方形則表示Mesos的集羣實現。

Swarm後端的內建調度器包含一些調度策略。兩種策略分別是Spread和BinPack,若是對Swarm策略比較熟悉,就會注意到這裏缺失了Random策略。Random策略沒有包含在這裏是由於其僅做爲測試用途。

和調度策略並排,Swarm仍是用了一系列調度過濾器,過濾掉不知足條件的節點。這裏有六種類型的過濾器:Health、Port、Container Slots、Dependency、Affinity和Constraint。當調度新建的容器時,它們就以這個順序應用到過濾器上。

在代理部分,Swarm代理嘗試將其Engine的地址註冊到發現服務裏。

最後,中間的部分——發現服務,在代理和管理之間協調Engine的地址。目前使用的基於代理的發現服務是LibKV,它將發現功能委派給用戶所選擇的鍵值存儲,Consul、Etcd或者Zookeeper。相對比而言,咱們還能夠不使用任何鍵值存儲,僅僅使用Docker Swarm管理器。該模式稱爲無代理髮現,包括File和Node(在命令行指定地址)。

術語

  • Docker Engine是運行在宿主機上的Docker daemon。
  • Docker Compose是一個工具,以YAML的格式描述多容器服務的架構方式。
  • Docker stack是建立多容器的應用程序(由Compose描述),而不是單個容器的二進制結果。
  • Docker daemon和 Docker Engine 這兩個術語意思同樣,能夠互相替換。
  • Docker客戶端是打包在同一個docker可執行文件裏的客戶端程序。好比,當運行docker run時,使用的就是Docker客戶端。
  • Docker網絡是軟件定義的網絡,將一系列容器連接到同一個網絡裏。默認使用Docker Engine自帶的libnetwork(https://github.com/docker/libnetwork)實現。可是用戶可使用插件選擇部署第三方的網絡驅動。
  • Docker Machine是一個工具,用來建立可以運行Docker Engine的稱爲機器的主機。
  • Swarm v1裏的Swarm節點是預先安裝了Docker Engine的機器,而且同時運行着Swarm的代理程序。Swarm節點會將其自身註冊到發現服務裏。
  • Swarm v1裏的Swarm master是運行Swarm管理器程序的機器。Swarm master從其發現服務裏讀取Swarm節點的地址。
  • 發現服務是Docker提供的基於令牌的服務或者自託管的服務。對於自託管的服務,用戶能夠運行HashiCorp Consul、CoreOS Etcd,或者Apache Zookeeper做爲鍵值存儲來提供發現服務。
  • 選主是Swarm Master所實現的機制,用來肯定主節點。在主節點下線以前,其餘Master節點都做爲副本角色存在,主節點下線後,就會再次啓動選主程序。Swarm Master的數量必定是奇數。
  • SwarmKit是由Docker發佈的全新Kit,用來抽象編排。理論上,它應該可以運行任何類型的服務,可是實際目前它僅僅編排容器或者容器集。
  • Swarm Mode是全新的Swarm,自Docker 1.12版本後能夠用,它將SwarmKit集成到了Docker Engine裏。
  • Swarm Master(在Swarm Mode裏)是一個管理集羣的節點:它調度服務,維護集羣的配置(節點、角色和標籤),而且確保僅僅存在一個集羣領導者。
  • Swarm Worker(在Swarm Mode裏)是一個運行任務的節點,運行如託管服務器任務。
  • 服務是工做負載的抽象。好比,用戶可讓服務「nginx」複製10次,意味着用戶將有10個任務(10個nginx容器)分佈在集羣上,而且由Swarm自身作負載均衡。
  • 任務是Swarm的工做單元。一個任務就是一個容器。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