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github地址java
Java中PriorityQueue經過二叉小頂堆實現,能夠用一棵徹底二叉樹表示。本文從Queue接口函數出發,結合生動的圖解,深刻淺出地分析PriorityQueue每一個操做的具體過程和時間複雜度,將讓讀者創建對PriorityQueue創建清晰而深刻的認識。node
前面以Java ArrayDeque爲例講解了Stack和Queue,其實還有一種特殊的隊列叫作PriorityQueue,即優先隊列。優先隊列的做用是能保證每次取出的元素都是隊列中權值最小的(Java的優先隊列每次取最小元素,C++的優先隊列每次取最大元素)。這裏牽涉到了大小關係,元素大小的評判能夠經過元素自己的天然順序(natural ordering),也能夠經過構造時傳入的比較器(Comparator,相似於C++的仿函數)。git
Java中PriorityQueue實現了Queue接口,不容許放入null
元素;其經過堆實現,具體說是經過徹底二叉樹(complete binary tree)實現的小頂堆(任意一個非葉子節點的權值,都不大於其左右子節點的權值),也就意味着能夠經過數組來做爲PriorityQueue的底層實現。github
上圖中咱們給每一個元素按照層序遍歷的方式進行了編號,若是你足夠細心,會發現父節點和子節點的編號是有聯繫的,更確切的說父子節點的編號之間有以下關係:數組
leftNo = parentNo*2+1
markdown
rightNo = parentNo*2+2
函數
parentNo = (nodeNo-1)/2
code
經過上述三個公式,能夠輕易計算出某個節點的父節點以及子節點的下標。這也就是爲何能夠直接用數組來存儲堆的緣由。blog
PriorityQueue的peek()
和element
操做是常數時間,add()
, offer()
, 無參數的remove()
以及poll()
方法的時間複雜度都是log(N)。接口
add(E e)
和offer(E e)
的語義相同,都是向優先隊列中插入元素,只是Queue
接口規定兩者對插入失敗時的處理不一樣,前者在插入失敗時拋出異常,後則則會返回false
。對於PriorityQueue這兩個方法其實沒什麼差異。
新加入的元素可能會破壞小頂堆的性質,所以須要進行必要的調整。
//offer(E e) public boolean offer(E e) { if (e == null)//不容許放入null元素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modCount++; int i = size; if (i >= queue.length) grow(i + 1);//自動擴容 size = i + 1; if (i == 0)//隊列原來爲空,這是插入的第一個元素 queue[0] = e; else siftUp(i, e);//調整 return true; }
上述代碼中,擴容函數grow()
相似於ArrayList
裏的grow()
函數,就是再申請一個更大的數組,並將原數組的元素複製過去,這裏再也不贅述。須要注意的是siftUp(int k, E x)
方法,該方法用於插入元素x
並維持堆的特性。
//siftUp() private void siftUp(int k, E x) { while (k > 0) { int parent = (k - 1) >>> 1;//parentNo = (nodeNo-1)/2 Object e = queue[parent]; if (comparator.compare(x, (E) e) >= 0)//調用比較器的比較方法 break; queue[k] = e; k = parent; } queue[k] = x; }
新加入的元素x
可能會破壞小頂堆的性質,所以須要進行調整。調整的過程爲:從k
指定的位置開始,將x
逐層與當前點的parent
進行比較並交換,直到知足x >= queue[parent]
爲止。注意這裏的比較能夠是元素的天然順序,也能夠是依靠比較器的順序。
element()
和peek()
的語義徹底相同,都是獲取但不刪除隊首元素,也就是隊列中權值最小的那個元素,兩者惟一的區別是當方法失敗時前者拋出異常,後者返回null
。根據小頂堆的性質,堆頂那個元素就是全局最小的那個;因爲堆用數組表示,根據下標關係,0
下標處的那個元素既是堆頂元素。因此直接返回數組0
下標處的那個元素便可。
代碼也就很是簡潔:
//peek() public E peek() { if (size == 0) return null; return (E) queue[0];//0下標處的那個元素就是最小的那個 }
remove()
和poll()
方法的語義也徹底相同,都是獲取並刪除隊首元素,區別是當方法失敗時前者拋出異常,後者返回null
。因爲刪除操做會改變隊列的結構,爲維護小頂堆的性質,須要進行必要的調整。
代碼以下:
public E poll() { if (size == 0) return null; int s = --size; modCount++; E result = (E) queue[0];//0下標處的那個元素就是最小的那個 E x = (E) queue[s]; queue[s] = null; if (s != 0) siftDown(0, x);//調整 return result; }
上述代碼首先記錄0
下標處的元素,並用最後一個元素替換0
下標位置的元素,以後調用siftDown()
方法對堆進行調整,最後返回原來0
下標處的那個元素(也就是最小的那個元素)。重點是siftDown(int k, E x)
方法,該方法的做用是從k
指定的位置開始,將x
逐層向下與當前點的左右孩子中較小的那個交換,直到x
小於或等於左右孩子中的任何一個爲止。
//siftDown() private void siftDown(int k, E x) { int half = size >>> 1; while (k < half) { //首先找到左右孩子中較小的那個,記錄到c裏,並用child記錄其下標 int child = (k << 1) + 1;//leftNo = parentNo*2+1 Object c = queue[child]; int right = child + 1; if (right < size && comparator.compare((E) c, (E) queue[right]) > 0) c = queue[child = right]; if (comparator.compare(x, (E) c) <= 0) break; queue[k] = c;//而後用c取代原來的值 k = child; } queue[k] = x; }
remove(Object o)
方法用於刪除隊列中跟o
相等的某一個元素(若是有多個相等,只刪除一個),該方法不是Queue接口內的方法,而是Collection接口的方法。因爲刪除操做會改變隊列結構,因此要進行調整;又因爲刪除元素的位置多是任意的,因此調整過程比其它函數稍加繁瑣。具體來講,remove(Object o)
能夠分爲2種狀況:1. 刪除的是最後一個元素。直接刪除便可,不須要調整。2. 刪除的不是最後一個元素,從刪除點開始以最後一個元素爲參照調用一次siftDown()
便可。此處再也不贅述。
具體代碼以下:
//remove(Object o) public boolean remove(Object o) { //經過遍歷數組的方式找到第一個知足o.equals(queue[i])元素的下標 int i = indexOf(o); if (i == -1) return false; int s = --size; if (s == i) //狀況1 queue[i] = null; else { E moved = (E) queue[s]; queue[s] = null; siftDown(i, moved);//狀況2 ...... } return tr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