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很幽默,天天形形×××的人,都會在咱們人生的舞臺上,你方唱罷我登場。無論你願不肯意看,這個「戲」都會繼續,有時咱們甚至還會成爲這場「劇」的一個角色。這就是人生,看客、演員的身份沒有明顯區別,隨時都會轉變。數據庫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這部大戲更多時是「喜劇」,不懂裝懂的人比比皆是。會玩電腦的人,不意味着真懂計算機。能買服務器的人,都不見得就懂它的性能、集羣。炫耀本身技術的人,也不必定真明白你計算機爲何會出現故障?服務器
舉個例子,若是某個運營商向你承諾,他們提供的網絡速度能達到200Kb/s,你急切的想了解上網效果會如何?若是我給你講帶寬、傳輸速率的換算,那都是瞎 扯!由於你未必能在短期內明白。不過,我能夠明確的告訴你,這個速率至關於2M的ADSL寬帶上網效果,恐怕更直觀、並且更準確。可是,若是有人告訴 你,這個速度不如4M幾家共享上網,那就純粹是鬼話了!網絡
再舉個例子,最近出現個新詞——BI。有人對此很是推崇,甚至說,新浪新聞調查的圖表也是用這個作的。Maybe吧,Anyway,誰知道呢?我卻是想問問,何爲BI呢?BI——Business Intelligence,商業智能的意思。具體是什麼呢?我認爲,其實就是數據挖掘的一個商業新稱謂而已。有人把BI分爲三個層次:第一,數據彙總、數 據查詢(咱們已經實現了,So easy~);第二,數據分析、圖表分析(若是不是「人事」,咱們也能夠實現的!);第三,數據倉庫的深度挖掘。很明顯,技術上沒有任何新東西,只是一個概念而已。負載均衡
還有,所謂的「雙機熱備」。這裏其實我是有針對性的,僅指咱們系統的「集羣」。目前是服務、數據在一臺服務器上進行,既有信息採集,也有數據查詢、報表彙總,還有其餘部門的信息交換,壓力較大。若是按照新方案,採集服務放在一個單獨的服務器上,彙總、查詢服務放在一個服務器上,而 數據再放在一個單獨的服務器上,同時,對數據服務器還要實時進行數據熱備(不是heartbeat,就是通常的copy & paste)。表面看,服務、數據分開了,並且採集和彙總服務分開了,並且數據又有備份,very perfect!事實是這樣的嗎?實踐顯示,目前服務器絕大的壓力,都集中在數據處理上了,包括採集(新增、修改等操做)時的查詢,當多條對大庫進行實時 查詢,數據庫極可能直接卡死。而上面這個方案中,數據庫服務器和原來比起來,依舊是一個,沒有「均衡負載」,壓力依然存在。同時,還增長了數據查詢、報表 彙總,還有所謂的「數據熱備」。計算壓力比之前更大。系統運行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觀。就這樣一個所謂的「提升方案」,也冠冕堂皇也被單位裏的所謂「專家」承認了。ide
我不是一個悲觀者,但若是老是這樣,磚家一次次說出或作出「驚人之舉」,那我就不得不去悲觀了!性能
(後記:就「雙機熱備」這個方案,和項目承擔公司私私聊過,上面所指出的這些問題,他均不否定。其實,沒有實現「負載均衡」的另外一個緣由,就是現有數據庫版本根本就不支持這個功能,因此他們連提都沒提。。。Anyway,管他呢?豬~你好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