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全面翻新基礎架構,去年全面擁抱容器新架構安全
日本樂天自行打造了一朵樂天雲,不僅日本服務部署在雲上,連海外據點,例如美國的系統,也都部署在日本的樂天雲上。隨着樂天業務不斷成長,樂天從2016年開始,展開基礎架構翻新工程,轉而擁抱容器技術,要來解決虛擬機器開啓時間過長,甚至不僅數分鐘而要數十分鐘的痛點。這個架構翻新工程歷時了兩年,樂天雲去年正式全面轉換爲容器架構,而系統也已全面更新,大量採用了微服務的設計。不過,樂天不是採用目前當紅的Kubernetes來打造新架構。微信
VMware營運長:8月底將揭露vSphere內建K8s新架構架構
近日VMware營運長Sanjay Poonen在一場活動中透露,Kubernetes不僅會成爲自家混合雲平臺VMware Cloud Foundation之上的平臺層,將來還會內建於vSphere中。他解釋:「把K8s帶入Hypervisor中,纔是正確的發展方向,可以在VM中,使用容器技術,或發揮容器的功能。」不過,他也強調,vSphere不會成爲完整的容器管理平臺,因那是容器調度平臺PKS所扮演的角色。但他沒有揭露更多細節,而是強調要到今年8月VMworld大會時纔會詳細公開。目前VMware和Pivotal推出了3款K8s產品,也就是PKS,包括了VMware Enterprise PKS軟體、VMware Cloud PKS服務,以及與K8s百分之百相容的VMware Essential PKS。編輯器
Google發佈Jenkins GKE擴充套件,軟件部署也有視覺化介面微服務
雖然用戶以前早就能夠在GKE集羣上執行Jenkins,不過要管理強健的部署策略並不容易,所以Google如今推出Jenkins GKE擴充套件,提供了一個視覺化介面,用戶能夠直觀地進行配置,以解決部署繁雜的問題。許多部署機制會觸發kubectl命令,要求Kubernetes進行變動,但這可能在部署沒法達到健康狀態的時候產生許多誤報,而用戶能夠要求Jenkins GKE擴充套件等待用戶的部署,透過啓用驗證部署選項進入被動狀態,由擴充套件輪詢部署,取得健康Pod的數量,確保達最小健康復製(Replica)的要求。工具
微軟發佈VS Code的Java六月更新,加入多個程序碼動做優化
微軟的跨平臺程序碼編輯器Visual Studio Code爲Java推出了更新,也更新了除錯器,也優化了執行效能,例如減小內涵龐大模組的大型專案所使用的記憶體量。這個版本新增多個程序碼動做,包括經強化的Getter和Setter產生功能(下圖),如今開發者除了能夠一次產生一羣Getter和Setter以外,若是類別擁有超過一個欄位,程序碼動做將會彈出快速選擇方塊,讓用戶選擇目標欄位以產生取值方法。另外,Visual Studio Code新的程序碼動做,還會爲開發者產生委派方法(Delegate Method),也會幫忙從父類別增長建構子,或是替未使用的建構子參數,指定參數到新的欄位。spa
GitLab重大更新,12版強化審覈體驗以及相依項目管理.net
新公佈的12版是GitLab的大改版,包括兩項特點功能,分別是視覺審覈(Visual Reviews)以及相依項目列表。視覺審覈透過自動蒐集元資料,可讓用戶快速提供高品質合併請求回饋,而相依項目列表,則會統一列出全部專案元件的相依項目,以方便進行漏洞管理。另外,GitLab 12.0提供了專案相依項目列表。因爲專案的相依性管理工做直接影響了專案的安全性,官方提到,一個專案包含許多第叄方元件是常有的事,而這些元件可能包含了臭蟲,所以妥善的管理專案相依項目的版本,可以下降安全風險。專案相依項目列表會詳細列出專案所使用的元件、版本、套件管理器以及所在位置,用戶還可以將這報告以JSON格式輸出。設計
GitLab使用Kubernetes部署JupyterHub,以提供Jupyter Notebooks功能,讓用戶能夠建立並共享包含即時程序碼以及視覺化圖形的文件,而從GitLab 12.0開始,官方強化了與JupyterHub整合,JupyterLab的Git擴充套件,會在JupyterHub安裝到Kubernetes集羣的時候,自動進行配置,這項整合工做能夠爲用戶提供完整的Notebooks版本控制,並能使用Jupyter發送Git命令。
AWS推出問題與事件統一處理控制檯OpsCenter
AWS Systems Manager加入OpsCenter新功能,能跨服務整合問題、事件和警示,用戶在統一介面,就能查看並修復問題,減小在不一樣AWS服務間跳轉的麻煩。OpsCenter,則是讓IT人員可以集中處理與AWS服務相關的營運問題,全部問題、事件和警示會集中以營運項目(OpsItems)的形式,出如今這個控制檯中,並提供背景訊息、歷史指引以及快速解決步驟。
阿里巴巴靠虛擬集羣設計,統一管理跨K8s集羣的命名空間
兩位阿里巴巴工程師Fei Guo和Lei Zhang最近在CNCF官網部落格上,揭露了阿里巴巴內部管理大規模Kubernetes集羣的方法。阿里巴巴不是透過修改Kubernetes的API Server獲釋資源管理模式,而是設計了一個虛擬集羣(Virtual Cluster)的多租戶層架構,不需修改任何Kubernetes的程序碼,可讓不一樣的業務部門,像單一用戶那樣,各自擁有獨立的K8s集羣管理平臺。
臉書讓開發者用天然語言就能搜尋GitHub程序碼
臉書爲了讓開發者能夠快速找到須要功能的程序碼片斷,開發了新的程序碼搜尋工具NCS(Neural Code Search),開發者能夠直接使用天然語言進行程序碼搜尋。NCS使用GitHub儲存庫看成訓練資料庫,以熱門開發者論壇Stack Overflow上的問題進行搜尋,而模型能夠正確回答諸如「如何隱藏Android屏幕鍵盤?」以及「如何刪除整個資料夾以及內容?」等問題,回傳相關的程序碼片斷。NCS還附有擴充套件UNIF,當有足夠的監督式資料,便能使用這個擴充套件進行監督式訓練,以改進模型的效能。
關注公衆號閱讀更多資訊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衆號 - 開源村OSV(osvosvosv)。
若有侵權,請聯繫 support@oschina.cn 刪除。
本文參與「OSC源創計劃」,歡迎正在閱讀的你也加入,一塊兒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