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python的過程當中,lambda的語法時常會令人感到困惑,lambda是什麼,爲何要使用lambda,是否是必須使用lambda?python
下面就上面的問題進行一下解答。api
一、lambda是什麼?函數
看個例子: 學習
1 g = lambda x:x+1
看一下執行的結果: spa
g(1)對象
>>>2字符串
g(2)it
>>>3效率
固然,你也能夠這樣使用:匿名函數
lambda x:x+1(1)
>>>2
能夠這樣認爲,lambda做爲一個表達式,定義了一個匿名函數,上例的代碼x爲入口參數,x+1爲函數體,用函數來表示爲:
1 def g(x): 2 return x+1
很是容易理解,在這裏lambda簡化了函數定義的書寫形式。是代碼更爲簡潔,可是使用函數的定義方式更爲直觀,易理解。
Python中,也有幾個定義好的全局函數方便使用的,filter, map, reduce
>>> foo = [2, 18, 9, 22, 17, 24, 8, 12, 27] >>> >>> print filter(lambda x: x % 3 == 0, foo) [18, 9, 24, 12, 27] >>> >>> print map(lambda x: x * 2 + 10, foo) [14, 46, 28, 54, 44, 58, 26, 34, 64] >>> >>> print reduce(lambda x, y: x + y, foo) 139
上面例子中的map的做用,很是簡單清晰。可是,Python是否非要使用lambda才能作到這樣的簡潔程度呢?在對象遍歷處理方面,其實Python的for..in..if語法已經很強大,而且在易讀上賽過了lambda。
好比上面map的例子,能夠寫成:
print [x * 2 + 10 for x in foo]
很是的簡潔,易懂。
filter的例子能夠寫成:
print [x for x in foo if x % 3 == 0]
一樣也是比lambda的方式更容易理解。
上面簡要介紹了什麼是lambda,下面介紹爲何使用lambda,看一個例子(來自apihelper.py):
processFunc = collapse and (lambda s: " ".join(s.split())) or (lambda s: s)
在Visual Basic,你頗有可能要建立一個函數,接受一個字符串參數和一個 collapse 參數,並使用 if 語句肯定是否壓縮空白,而後再返回相應的值。這種方式是低效的,由於函數可能須要處理每一種可能的狀況。每次你調用它,它將不得不在給出你所想要的東西以前,判斷是否要壓縮空白。在 Python 中,你能夠將決策邏輯拿到函數外面,而定義一個裁減過的 lambda 函數提供確切的 (惟一的) 你想要的。這種方式更爲高效、更爲優雅,並且不多引發那些使人討厭 (哦,想到那些參數就頭昏) 的錯誤。
經過此例子,咱們發現,lambda的使用大量簡化了代碼,使代碼簡練清晰。可是值得注意的是,這會在必定程度上下降代碼的可讀性。若是不是很是熟悉python的人或許會對此感到不可理解。
lambda 定義了一個匿名函數
lambda 並不會帶來程序運行效率的提升,只會使代碼更簡潔。
若是可使用for...in...if來完成的,堅定不用lambda。
若是使用lambda,lambda內不要包含循環,若是有,我寧願定義函數來完成,使代碼得到可重用性和更好的可讀性。
總結:lambda 是爲了減小單行函數的定義而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