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義:用一截面將網絡劃分爲對等的兩半時(或者兩個節點數目都相同的子網時),穿過該截面的最大傳輸率。html
可知:對分帶寬越大,網絡的通訊能力越強。網絡
2.計算:post
若是每條鏈路的帶寬都已知道的狀況下,則以鏈路帶寬計算。不然,假設鏈路帶寬爲1。url
下面的計算都是假設鏈路帶寬爲1。
1) n個結點的全鏈接網絡(Fully interconnected network):
每一個子網的結點數目爲n/2, 每一個結點都會和對端的子網結點相鏈接,
因而 bisection bandwidth = (n/2) * (n/2) = n*n/4
2) 總線型網絡(Buses):
全部結點都在一條總線上,bisection bandwidth = 1
3) 環形網絡 (Ring) :
將網絡劃分爲兩半後,兩個子網之間的鏈路數目爲2,bisection bandwidth = 2
4) 2D-torus:
設拓撲結點矩陣爲 mxn (m行n列)。無論是垂直仍是水平對半劃分子網,兩個子網之間的鏈接數目老是兩倍於行或者列的結點數目。
若是隻能垂直劃分子網(n爲偶數), 那麼 bisection bandwidth = 2*m
若是隻能水平劃分子網(m爲偶數), 那麼 bisection bandwidth = 2*n
若是垂直/水平劃分子網均可以(m/n都爲偶數),選擇鏈接數最小的方案, 那麼 bisection bandwidth = 2*min(m,n)
若是不能水平也不能垂直劃分子網(m/n都爲奇數),由於不能將網絡劃分爲兩個節點數目相同的子網,故bisection bandwidth未定義。
5) 超立方體結構(HyperCube):
由其定義,知道兩個子網的鏈接數等於其子網節點數目,即n/2.
故 bisection bandwidth = n/2
--------------------------------------------------------------------------------------------------------------------------
衡量「同時通訊的鏈路數目」或者「鏈接性」的一個標準是等分寬度(bisection width)。爲了理解這個標準,想象並行系統被分紅兩部分,每部分都有一半的處理器或者節點。spa
在這兩部份之間能同時發生多少通訊呢? 在圖2-9a中,咱們將一個8節點的環分紅兩組,每組有四個節點,它們之間同時發生通訊的次數只爲2(爲了使圖更容易理解,將每一個節點與它的交換器並在一塊兒,隨後再直接互連)。但在圖2-9b中,將節點分紅兩部分,使它們之間可以同時發生4次通訊。 那麼,什麼是等分寬度呢?等分寬度是基於最壞狀況來估計的,因此等分寬度是2而不是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