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3日舉辦的【雲棲計算之旅】線下沙龍第4期研發管理專場,阿里巴巴技術質量架構師範之嶽帶來了題爲阿里巴巴B2B高效研發管理實踐的演講。本文主要從互聯網無線研發的問題與挑戰開始講起,重點講解了阿里工程效能技術平臺,包括雲效平臺等,最後對阿里一線PL的職責進行了思考。一塊兒來了解下吧。
安全
如下是精彩內容整理:網絡
互聯網無線研發的問題與挑戰架構
B2B技術部這幾年來面對了不少的問題與挑戰,具體以下:併發
對於不一樣管理者來講,他們的訴求是有區別的。對於創業團隊來講,一開始只有三到五我的,須全民皆研發、全民皆測試、全民皆運維,你們一塊兒考慮怎麼將業務發上線,而且拉來更多的用戶,考慮不到工程效能、效率的體現和度量等問題。但當業務增加上去以後,團隊就會擴大,團隊層次區分出來,業務迭代快速,項目並行量大,業務很難快速交付到用戶手中;並且,研發團隊變大,項目資源管理成本就會提高、透明度低;用戶體驗要求高,測試成本增加迅速,人肉測試多,應用增加迅速,環境構建複雜,驗證難度增長;不少創業公司都用無線,包括大型公司,阿里全部的海外B2B、外貿B2B都有對應的APP,就會帶來手機預算大、手機設備雜、手機測試難等問題;對於大型組織來講,咱們要和業務方以及不一樣研發團隊打交道,研發過程當中各角色協做成本高;還有金融、保險等傳統產業的互聯網研發思惟的轉變。框架
對於老闆來講,業務老闆尤爲關心研發團隊在幹什麼,業務何時發佈,技術老闆關心團隊的效率如何,怎麼砍業務需求,人手夠不夠,產品質量如何等。對於開發、測試、運維工程師們來講,他們但願想怎麼發就怎麼發,隨時隨地發佈需求,高效高質的發佈,不要倒排。運維
老闆但願更多集中式的資源與需求管理,研發者們但願有敏捷化的工程實踐支撐,包含研發過程到最終上線的過程。微服務
那麼,敏捷框架是否是解決這些問題最終的方案呢?性能
事實上不是,當敏捷思想在中國普遍傳播時,更多的是一種理念。全部開發者、業務方、需求方對於敏捷的理解要求是很是高的,有時候落實下去形式上很敏捷,但交付速度並無變快,敏捷還提倡輕文檔輕流程,致使有些公司搞了很久敏捷什麼文檔沒有留下來,敏捷只是一種思想,解決不了實質性工程效能問題。單元測試
若是你的組織作了敏捷轉型,一個Scrum團隊將業務人員、開發人員、測試人員以及運維人員都歸入一個團隊,就能夠解決互相推卸責任的問題,但兩個Scrum團隊間沒辦法解開耦合,會出現協做上的問題,敏捷解決不了這樣的問題。測試
技術債與服務化
對於工程效能的實現,須要有平臺來支撐持續集成、快速發佈、持續交付等,這種須要工程效能平臺的前提是咱們的系統自己,若是是幾百萬行代碼、幾十個交付模塊的大應用,就算有再好的持續交付通道平臺也無濟於事,由於小業務改動須要大應用發佈,項目無法並行起來,沒法輕快!
近幾年,阿里在作服務化的改造以及微服務的實踐,微服務改造應用的拆解、去耦合是全部持續交付目標的前提。
工程效能技術中臺
技術中臺支撐整個研發管理、研發行爲、持續交付通道。技術中臺分爲兩部分,綜合管理有對應的產品支撐,它對應到老闆們想要的東西;研發工程效能對應到一線研發工程師的訴求,它自己也進行了分層,上層就是直接的應用,好比分層自動化、無線適配、遠程真機以及性能測試等,下面的服務層咱們有持續集成服務、自動化服務、測試數據服務、測試環境服務,對於B2B技術部如今使用的平臺,只要拉出代碼一鍵便可部署完項目須要的整個環境。
技術中臺管理閉環
咱們但願建設從需求規劃——立項——部署環境、持續集成——最終的驗證測試——再集成——進入準生產環境——全自動化驗證——最後發佈是上線,上線後要作業務的數據盤點,整個過程是閉環,咱們但願每一個節點都有對應的產品支撐,通過三四年的建設,大部分的節點咱們已經都有產品作支撐,高效優質且透明,無線工程目前也在起步階段。
雲效平臺
上圖爲雲效平臺持續交付通道圖,對於項目上的各類併發的小需求,咱們會有前臺分圈的概念,把一些有相關業務耦合的應用模塊放在同一個分圈裏面,不一樣分圈的業務模塊能夠作獨立的發佈。爲何要作分圈呢,就是有時候咱們作自動化驗證時,須要把關聯度放在一塊兒來驗證,因此A、B、C、D就會有獨立分圈的發佈通道,不一樣的分圈作完自動化驗證後,就會直接進入到自動化生產環境中去,達到持續發佈效果,它是有必定條件限制的徹底自由的獨立發佈,這個限制主要仍是出於質量保障,質量保障基本基於全自動化驗證。
差別化的研發流程策略
阿里B2B技術部很是強調差別化的研發流程策略,咱們把重點的大型項目和小型需求是分的很開的,目前,咱們測試與開發的配比基本達到1比10,因此咱們確定作不到全部的變動、全部的項目都有測試同窗直接來接手,但不表明沒有那樣的測試行爲。
大型項目:對於重點大型項目,咱們有測試人員直接進入,走分迭代的瀑布式項目流程,Milestone的保障,每一個節點都有要求輸出,好比文檔評審等;
小型需求、bugfix: 小型需求的改動量不大,若是開發有足夠的分析結果證實需求不須要測試人員參與,但並不意味着不須要測試,項目裏的持續集成是一鍵觸發測試過程,而後在發佈以前和別的需求合完代碼後,還有一道全自動化流程保障,能夠跑單元測試、接口測試、UI測試、安全測試等,只有在失敗的時候測試人員纔會介入查看問題;
核心應用:對於業務來講,不一樣的應用承擔不一樣的業務,經過流程限制的發佈窗口,分層自動化的要求很是高,咱們要將核心應用和非核心應用區分開;
核心服務:經過流程限制的發佈窗口,讓核心服務關聯的自動化範圍。
阿里一線P Leader的職責與思考
阿里對於一線的研發管理者都是專業技術出身,業務、管理、技術三塊缺一不可,阿里是一個業務導向的公司,只有依靠中臺,才能快速的支持上層的改變,若是業務想要什麼,你作什麼出來,你會發現研發成本很是高。只有把業務和技術結合在一塊兒思考,才能作到最好,阿里不少架構師、P Leader都要進行這樣的思考,P Leader更多的是要與業務掛鉤,團隊的考覈、團隊的方向、團隊的目標和建設都是由P Leader來作的。
範之嶽:2011年加入阿里巴巴。擔任阿里巴巴B2B研發效能平臺和對外雲效平臺的產品負責人,阿里巴巴速賣通業務的技術質量負責人,技術質量架構師。精通研發質量效能平臺產品,在敏捷研發、持續交付、研發團隊管理等方面有豐富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