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全速命令隊列),AHCI(Serial ATA 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串行ATA主機控制接口技術),NCQ技術是由AHCI支持的一項功能,其優點主要在於減小磁頭臂移動,提升硬盤讀寫速率。
優勢:帶NCQ技術的硬盤在接到讀寫指令後,會根據指令對訪問地址進行從新排序。好比根據指令,硬盤須要訪問330扇區、980扇區、340扇區,因爲數據在磁盤上分佈位置不一樣,普通硬盤只會循序漸進地依次訪問。而NCQ硬盤對指令進行優化排列以後,就能夠先讀取330扇區,接着讀取340扇區,而後再讀取980扇區。這樣作的好處就是減小了磁頭臂來回移動的時間,使數據讀取更有效,同時有效地延長了硬盤的使用壽命。
此外,優化後的排列算法不只是簡單的考慮數據的線性位置,還會考慮數據的角度位置,綜合分析後再進行優化設計,減小讀取時間,這個過程又可稱之爲基於尋道和旋轉優化的命令從新排序。
支持AHCI技術的硬件
從硬件基本層面而言,AHCI技術的打開須要硬盤和主板兩方面的支持。
硬盤部分,目前暫時尚未哪一個型號產品能夠聲稱完整支持AHCI,不過型號較新的產品已經基本支持NCQ功能,因此你們選購型號較新的硬盤產品便可。不過即便是在主板和硬盤都支持NCQ功能的狀況下,也可能出現沒法打開AHCI技術的狀況,由於這還須要主板芯片組支持。
芯片組方面,
INTEL從ICH6開始集成SATAII控制器,但不是全部的南橋都支持ACHI,如今Intel支持ACHI的南橋有:
82801IB HR/HH/HO (ICH9R/ICH9DH/ ICH9DO) - RAID 和 AHCI
82801HR/HH/HO (ICH8R/ICH8DH/ ICH8DO) ---- RAID 和 AHCI
82801GR/GH (ICH7R/ICH7DH) ----------------------- RAID 和 AHCI
82801FR I/O (ICH6R)--------------------------------- RAID 和 AHCI
82801GBM I/O (ICH7M) -------------------------------- 僅限 AHCI
82801FBM I/O (ICH6M) -------------------------------- 僅限 AHCI
AMD芯片組: SB600南橋 SB700
而NF4芯片組的主板,BIOS裏可能會有3Gb/s和1.5bGb/S模式選擇,也有些主板不提供這樣的功能,若是有則選擇3Gb/s模式,若是沒有並不表明不支持3Gb/s的傳輸速率。而NCQ選項是沒有的,而後安裝好NVSW磁盤驅動,在設備管理器裏的IDEATA/ATAPI屬性裏,選擇硬盤所在的通道,在「Transfermode」框裏寫着「SerialATAGeneration2-3G」,其中的「3G」即表示硬盤接口工做在300MB/S速率了。
ICH五、ICH5R、ICH六、ICH7和ICH8則不能直接支持AHCI,須要經過主板上的板載芯片來實現。
啓用NCQ的必要條件
一、支持RAID或ACHI的芯片組
二、支持NCQ的SATAI硬盤,SATAII硬盤
三、硬盤採用NTFS分區
這三個條是啓用NCQ的必要條件,缺一不可。
開啓NCQ的方法:
兩種方法解決安裝好AHCI驅動
1. 若是你還有軟驅的話(相信不少人沒有了)下載下支持你主板RAID的軟盤驅動解壓到軟盤上,在BIOS裏打開AHCI功能,安裝系統時在第一次進入藍色安裝面面時敲F6,提示指定軟盤時敲S鍵,系統讀取軟盤,在彈出的菜單裏選AHCI便可。這樣安裝完成之後就能夠了。
許多人沒有軟驅了,也不推薦這種方法,,因此我在這介紹一個簡單的方法
2.先在BIOS裏把[AHCI]功能關掉(默認),選[IDE]即把他映射成IDE設備安裝,這樣是能夠進系統的,系統安裝成功之後,安裝好全部的驅動,下載合適你主板RAID AHCI的驅動,複製下面連接下載,驅動向下兼容ICH8R 7R 6R均可以用
進行強制安裝。裝完之後會提示從新啓動,重啓,進BIOS把AHCI 功能打開,即可以進系統了。進入之後若是提示找到新硬件便在指定安裝一次便可。至此你的AHCI已經打開了
Vista系統同上, 還有Vista在一開始安裝時在BIOS裏打開AHCI功能就能夠安裝了,vista自帶驅動,就不用這麼麻煩了,因此在裝vista時想要AHCI功能最好先在BIOS裏開啓再安裝可省去很多麻煩。
裝完可用Intel(R) Matrix Storage Console來查看是否打開NCQ,硬盤是否支持NCQ可用 HD Tune或everest_ultimate來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