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avaScript中,建立一個數組可使用 new Array,以下三種語法都是正確的:
arrayObj = new Array() 建立一個數組
arrayObj = new Array([size]) 建立一個數組並指定長度,注意不是上限,是長度
arrayObj = new Array([element0[, element1[, ...[, elementN]]]]) 建立一個數組並賦值
要說明的是,雖然第二種方法建立數組指定了長度,但實際上全部狀況下數組都是變長的,也就是說即便指定了長度爲5,仍然能夠將元素存儲在規定長度之外的,注意:這時長度會隨之改變。
new Array(5) 是指建立一個長度爲5的數組仍是建立一個元素值爲5的數組?建立一個長度爲5的數組。
數組下標是從0開始仍是從1開始?從0開始,因此數組的上限等於數組的長度-1。
數組下標的最大值是多少?2的32次方再減2,即4294967295,大約40億,夠用吧。
數組下標爲小數時會自動取整嗎?不會,將忽略或發生運行時錯誤。
支持多維數組嗎?不支持!不過能夠將數組的每一個元素再定義爲數組,以達到多維數組的目的。
如何訪問數組元素?使用「[]」,好比數組名爲arr,要訪問第一個元素,就使用arr[0]。
JavaScript數組 (JScript 版本 2)共有3個屬性、13個方法。3個屬性中只有length是比較重要的 ,但比較簡單,另外 constructor 與 prototype 屬性是 object 共有的且不經常使用,因此對 Array 屬性不做介紹,而對Array的13個方法分組介紹,便於記憶。
- pop 與 push:pop 移除最後一個元素並返回該元素值;push([item1 [item2 [. . . [itemN ]]]])將一個或多個新元素添加到數組結尾,並返回數組新長度,若是添加的是數組則先用逗號將該數組的各元素鏈接起來再添加。
- shift 與 unshift:分別對應於 pop 和 push,只是這是在數組的開始位置進行。注意當從開始位置移除或添加元素時,會將數組中的元素前移或後移。
- slice 與 splice:slice(start, [end])以數組的形式返回數組的一部分,注意不包括 end 對應的元素,若是省略 end 將複製 start 以後的全部元素;splice(start, deleteCount, [item1[, item2[, . . . [,itemN]]]])移除數組一個或多個元素,若是必要,在所移除元素的位置上插入新元素,數組形式返回所移除的元素,若是插入的是數組,則只插入數組的第一個元素。
- reverse 與 sort:reverse() 反轉元素(最前的排到最後、最後的排到最前),而且返回數組地址;sort()對數組排序而且返回數組地址。
- concat 與 join:concat 將多個數組(也能夠是字符串)鏈接爲一個數組;join(separator)返回字符串,這個字符串將數組的每個元素值鏈接在一塊兒,中間用 separator 隔開。
- toLocaleString 、toString 、valueOf:能夠看做是join的特殊用法,不經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