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從簡單中發現

#!/usr/bin/env pythonpython

# -*-coding:utf-8-*-c++

以上py的開始 也是本文的開始後端

1 一個完整的Python程序學習

  

 1 #!/usr/bin/env python
 2 # -*-coding:utf-8-*-
 3 
 4 i = 1
 5 while i < 10:
 6     if i == 7:
 7         i += 1
 8         continue
 9     else:    
10         print(i)
11         i += 1

這是第一個做業 也是我寫的第一個Python程序,雖然簡單的不能再簡單,可是從中咱們也能夠發現一些問題編碼

q_1:i = 1  spa

  這個至關於c中 int i = 1; 因而可知 Python中 當你寫一個語句時,編譯器會自動幫你肯定一個數據類型,這個數據類型有可能不受本身控制code

  通過第一次的學習,基本總結以下:i = 1 blog

#這是 i 爲一個整形 int
j = 1.5
# j 爲一個浮點型 i + j 也是浮點
k = '123'
# 這是一個字符串類型
x = raw_input() #輸入 1 也是一個字符串類型
y = True z = 1 < 2
#這是bool常量
#查看數據類型用 type()

   因此在想和一個變量時,就應注意其數據類型,避免發生錯誤內存

2: while循環utf-8

  這個很簡單 一張圖便可 

if else 圖

3 :關於解釋器

  我連文法什麼的都懂,不想說。。

4 :關於變量在內存中

  盜一張圖mark一下,這個之後會是重點這裏只是提醒本身一下,這個很重要,不過我以爲本身已經會很多了,彙編c++也不是白學的。。

  

 

關於變量命名

  • 如下關鍵字不能聲明爲變量名
    ['and', 'as', 'assert', 'break', 'class', 'continue', 'def', 'del', 'elif', 'else', 'except', 'exec', 'finally', 'for', 'from', 'global', 'if', 'import', 'in', 'is', 'lambda', 'not', 'or', 'pass', 'print', 'raise', 'return', 'try', 'while', 'with', 'yield'
我以爲沒人會取這些名字。。反正也會報錯。。注意一下就好



4 關於py語言

  課上知道了一些關於py語言的一些知識


q_1 分類:
cpy Javapy ...之類 只要說明的是兼容性強吧

q 2 優勢
  1.我的的感受是簡潔
  2.考慮到開源,應該有較多模塊  3.在後端,尤爲是爬蟲,有很是好的優點5.編碼 -具體下節課內容 6 last but not least:這節課個人主要收穫,並非語言的知識,而是一些在上課的想法及靈感。這個多虧武老師的一個類比 -- 寫做文。是的,語言的目的是交流,咱們寫做文是爲了和人類交流,代碼是和機器交流,因而我以爲,語法什麼的並不難學,主要是如何交流,有效的,簡單的去和機器交流並且寫代碼是把人類的想法傳遞給機器,學習中,應注意這點,要知道機器如何思考,學習機器的思考方法,可是也要注意人類的思考方法,找到問題的最優解,一個好的程序思路遠比代碼重要,因此之後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不只要學會Python的語法,更要學習老師解決問題的思路。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