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發展趨勢分析

跨境電商發展趨勢分析安全

在文章開頭,我先分析一下我國跨境電商的現狀。跨境電子商務是指生產和貿易企業或者我的經過電子商務的手段,將傳統貿易中的展現、洽談和成交環節數字化、電子化,並經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一般跨境電子商務主要分爲B2B和B2C的貿易模式。跨境電子商務是外貿發展的新方式,也是企業擴大海外營銷渠道,提高我國品牌競爭力,實現我國外貿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商務部一直以來都在給予積極支持。網絡

近年來,我國跨境網絡零售增勢迅猛。以蘭亭集勢、惟品會等爲表明的部分電商企業創建起獨立的B2C網站,大量外貿企業利用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敦煌網等第三方電商平臺開展零售業務,大量出口服裝、飾品、小家電、數碼產品等日用消費品,並可實如今線交易。外貿B2B企業主要依託阿里巴巴、環球資源、中國製造網等電商平臺進行信息展現、在線營銷和線下交易,交易規模超過跨境電子商務總交易額的90%,外貿B2B模式在跨境業務中仍佔居主導地位。佈局

隨着電子商務在全世界的普及和發展,我國的跨境電子商務進口也快速增加,涌現出一批活躍的進口B2C電商平臺,「海淘」、海外代購等購物方式流行,化妝品、護膚品、奢侈品、新潮服裝、電子消費品、食品和保健品等進口量增加迅猛。但隨着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不斷增強,跨境電子商務的出口規模仍遠大於進口規模,尤爲是外貿B2B主要以出口爲主。優化

我國約有500萬個外貿企業,2013年,商務部不徹底統計,經過各種平臺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的境內外貿企業已超過20萬家,在外貿企業中所佔的比例很是小。雖然不少外貿企業意識到跨境電子商務帶來的市場與利潤,但面臨跨境電子商務起步階段的網店搭建、跨境物流、市場推廣等問題,再加上對交易安全與法律法規的擔憂,不少企業還猶豫和觀望中。網站

    我認爲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還存在着一些問題。第一個就是政策監管體系不完善,因爲電子商務出口在交易方式、貨物運輸、支付結算等方面與傳統貿易方式差別較大。尤爲是仿冒貨知識產權糾紛難於管理和處理的問題。如今顧客最大的問題就是冒牌貨翻新機的出現,這會讓許多消費者不敢經過網上來購買一些商品,而是去商場實體店以更高價格購買。事件

第二個是人才短缺,任何商業活動都必須有一大批優秀人才的出現。一個成功的跨境電商從業者須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是不少的。因爲跨境電商面對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顧客,所以要求須要掌握至少一門以上的外語,並且每一個客人的文化、宗教信仰、生活習慣也存在差別,因此這些人才很關鍵,他們不只要懂得業務知識,還要精通幾種語言和外國文化,我國目前大量缺少這類人才。資源

其次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物流發展滯後物流。在電子商務交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很大程度上與物流發展有很大影響,若是物流業發展滯後,那麼在必定程度上會制約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咱們平時購買外國貨最痛恨的可能就是等實物到貨,國內物流總體偏慢,海關時間還會很長,固然還不排除天津港爆炸事件對許多消費者形成的損失。開發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想提出對我國跨境電商的建議有三點。第一是完善跨境電商的管理制度。任何經濟想要發展離不開管理制度的規範,跨境電商也不例外。首先咱們必須創建有效法律來制裁假貨仿真的惡劣現象。第二,鼓勵銀行機構和支付機構爲跨境電子商務提供支付服務。咱們國家銀行對於支付外國貨都仍是隻能經過國內銀行的業務,我建議支付機構能開發一些能夠很方便跨境支付的服務。第三,創建電子商務出口新型海關監管模式,解決小額跨境電商的退稅問題對目前零售出口沒法辦理海關監管統計的問題,必須加快海關監管運營的速度,不然這會成爲一個很大程度上限制我國跨境電商的制約條件。產品

 

今年10月13日,「雙11」啓動會在阿里巴巴西溪園區召開,馬老闆在現場用手機掃碼拍下了一條售價38888元藍鰭金槍魚,這下可樂壞了阿里的吃貨們。以後的天貓雙十一活動也有了各個國家日活動。其實早在今年的6月24日,阿里巴巴聚划算與20國大使館正式簽署跨境電商合做。阿里這些事件的背後無不反映着跨境電商正在我國以瘋狂的速度發展着。下面是一組有關於跨境電商的數據:電商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顯示,2014年我國跨境電商的交易規模爲4.2萬億元;而今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到2萬億元,同比增加42.8%,佔中國進出口總值的17.3%。可是其中進口電商僅佔了15.2%,也就是三千億左右,這說明將來進口電商發展的空間是巨大的。預計將來幾年跨境電商將繼續保持平穩快熟發展,在2017年有望達到8萬億的市場交易規模。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我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人民羣衆的口袋子也鼓起來了,人民羣衆的購買力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另外人們的消費觀念也由以前吃飽喝足變成現在的更加追求高品質的生活。雖然通過三十多年的飛速發展,但中國在一些領域仍是與一些發達國家有較大的差距,今年年初中國遊客去日本馬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另外中國遊客也很喜歡去歐洲買些奢侈品,去澳大利亞買些奶粉等。中國人民對於外國商品的巨大需求使得跨境電商將來的發展趨勢一片大好。

中國擁有十三億人口,目前是世界第二大消費市場,但在不久的未來中國必將成爲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外國企業怎麼可能放棄中國這麼大的市場,一些沒法在中國開店的企業,跨境電商就成了他們不二的選擇。甚至一些大品牌爲了節省開店的成本,亦或是適應21世紀的互聯網潮流,也將商品線延伸到線上。現在不少外國公司的大部分利潤都來自中國市場。

另外中國政府也加大了對跨境電商的支持力度。今年3月12日,《國務院關於贊成設立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驗區的批覆》發佈,批准設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驗區。其實早在2012年,國家就把上海、重慶、杭州、寧波和鄭州選爲跨境電商試點市,以後的2013年9月,廣州獲批成爲第六個跨境電商試點市,去年7月,深圳也獲批成爲第七個城市,就在不久前的十月下旬,國務院皮膚了天津成爲跨境電商第八個試點城市。隨着中國政府與多個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也爲跨境電商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在今年6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互聯網+外貿」實現優進優出。會議還審議經過了《關於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優化海關監管措施、完善檢驗檢疫監管政策措施、明確規範進出口稅收政策、完善電子商務支付結算管理、提供財政金融支持等五方面的支持措施。現在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期,政府正想法設法擴大國內消費市場,想必將來中國政府還會出臺更多政策來促進跨境電商的發展。

現在在政策加持的風口下,資本也強勢介入跨境電商市場。除了阿里、京東這些互聯網傳統巨頭大力佈局跨境電商領域。一些只針對跨境電商業務的互聯網創業企業也得到了大筆融資:今年1月的洋碼頭一億美圓B輪融資的消息創下當時跨境電商行業的融資新高。但這個記錄很快就被蜜芽9月份1.6億美圓的D輪融資打破。這其中仍不乏辣媽幫一億美圓的C輪融資這樣的消息。美麗說HIGO全球購的口號現在隨着奔跑吧兄弟的熱播也深刻人心。然而這樣大手筆的冠名背後必定是資本在作推手。資本的強勢介入,迅速擴大了市場的規模。資本對跨境電商的承認也說明了跨境電商市場的巨大前景,資本逐利的本質也暗示着它們會把這個市場作大作強,以便爲他們創造更大的利潤。

但跨境電商這些年瘋狂發展暴露出來的問題也不少。首當其衝的就是讓消費者受不了的物流問題。今年我在天貓國際買了一雙新百倫的鞋,差很少一個月纔拿到,這樣的物流速度確實讓人不敢恭維。雖然近些年來,這些跨境電商在國內設立了一些倉儲中心,用以囤放一些人們常常購買的商品,但大部分商品都不能存放在這裏面,這其中更深層次的緣由是投入跟不上消費者增加的速度。目前海淘最主要仍是在國外經過國際物流,而後到國內轉國內的一些物流公司,這樣轉發不免耽誤一些時間。並且這其中由於合做商的緣由可能會使他們不能就近過海關。例如某國際物流公司和北京的一家物流公司合做,到西安貨物也得從北京過海關。因此跨境電商應該加大物流方面的投入,優化物流結構。另外中國的海關通關時間通常在3到7天,我認爲海關部門應該儘量的減小通關時間(但前提是保證合法)。最近順豐曝出的關稅烏龍事件,也暴露出了一些跨境電商存在的繳稅問題,現在跨境電商多數是按行郵費報關,但隨着跨境電商規模的擴大,想必有關部門必定會規範稅收問題。另外還有一些退換貨很麻煩等問題。

將來跨境電商必定會蓬勃發展,市場會愈來愈大,但其中的問題也不少,若是這些問題得不到很好解決的話,恐怕跨境電商不是站在風口了,而是站在虎口了。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