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webpack搭建vue開發環境(包含4)

前言

源代碼css

熟悉 webpack 與 webpack4 配置。html

webpack4 相對於 3 的最主要的區別是所謂的零配置,可是爲了知足咱們的項目需求仍是要本身進行配置,不過咱們可使用一些 webpack 的預設值。同時 webpack 也拆成了兩部分,webpack 和 webpack-cli,都須要本地安裝。vue

咱們經過實現一個 vue 的開發模板(vue init webpack 模板,其實跟 vue 關係不太大)來進行一次體驗。在配置過程當中會盡可能使用 webpack4 的相關內容。node

本文不作 webpack 配置的完整介紹,着重介紹配置過程當中須要注意的地方。查看代碼註釋閱讀效果更佳,完整配置與詳細註釋可見源代碼。配置位於 build 文件夾下。webpack

與版本 4 相關的章節會添加符號 ④ios

須要注意的一點是,咱們的 webpack 代碼是運行在node環境下的,這部分代碼可使用 node api,可是咱們的業務代碼(src下)是沒法使用 node api 的。git

基本公用配置

因爲 webpack 配置中的如 context,entry(chunk入口),output(輸出)和 module.rules 中 loaders 的配置在開發模式和生產模式基本都是公用的,因此咱們提取到 webpack.base.js 文件內,供複用。其中 output 部分以下:github

output: {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 '../dist/'), // 資源文件輸出時寫入的路徑
  filename: 'static/js/[name].[chunkhash].js', // 使用 chunkhash 加入文件名作文件更新和緩存處理
  chunkFilename: 'static/js/[name].[chunkhash].js'
}
複製代碼

須要注意的有:web

文件名 hash

hash 是用在文件輸出的名字中的,如 [name].[hash].js,總的來講,webpack 提供了三種 hash:vue-router

  1. [hash]:這次打包的全部內容的 hash。
  2. [chunkhash]:每個 chunk 都根據自身的內容計算而來。
  3. [contenthash]:由 css 提取插件提供,根據自身內容計算得來。

三種 hash 的使用,咱們在優化部分再講,先優先使用 [chunkhash]

loader 優先級

loader 優先級須要注意兩點,

  1. 同 test 配置內優先級:在同一個 test 下配置多個 loader ,優先處理的 loader 放在配置數組的後面,如對 less 處理,則:
    {
      test: /\.less$/,
      use: [
        'style-loader', 
        'css-loader', 
        'postcss-loader', 
        'less-loader'
      ]
    }
    複製代碼
  2. 不一樣 test 內優先級:如對 js 文件的處理須要兩個 test 分別配置,使用 eslint-loaderbabel-loader ,可是又不能配置在一個配置對象內,可以使用 enforce: 'pre' 強調優先級,由 eslint-loader 優先處理。
    {
      test: /\.(js|vue)$/,
      loader: 'eslint-loader',
      enforce: 'pre',
    },
    {
      test: /\.js$/,
      loader: 'babel-loader'
    }
    複製代碼

css 預處理器配置

咱們以 less 文件的 loader 配置 ['vue-style-loader', 'css-loader', 'postcss-loader', 'less-loader'],使用 @import url(demo.less)爲例:

  1. less-loader 先處理 less 語法
  2. postcss-loader 進行前綴添加等其餘處理
  3. css-loader 將內容引入 @import 所在的 css 文件內
  4. vue-style-loader 將生成 style 標籤,將 css 內容插入 HTML

vue-style-loader 功能相似 style-loader

可是因爲 vue 中的單文件組件,又分爲兩種狀況:

  • .vue 文件內的 style:
    vue-loader 會對 .vue 單文件組件進行處理,對 .vue 單文件組件內的各類 lang="type" 咱們能夠在 vue-loader 的 options 配置不一樣的 loader,因爲 vue-loader 內置了 postcss 對 css 進行處理,因此此處咱們不須要再配置 postcss-loader

    {
      test: /\.vue$/,
      loader: 'vue-loader',
      options: {
        loaders: {
          less: ['// xxx-loaders'],
          scss: ['// xxx-loaders'],
        }
      }
    }
    複製代碼
  • js 直接引入中引入樣式文件:
    如 main.js 中 import 'demo.less',這種方式引入的樣式文件,在 vue-loader 處理範圍置以外,因此仍然須要配置 postcss-loader

因爲這種差別咱們將 對 css 預處理器文件的配置封裝爲函數,由 usePostCss 參數生成對應配置,將文件放入 utils.js 文件內,將 vue-loader 配置放在 vue-loader.js 文件內。

也就是對 css 預處理器的配置咱們須要在 vue-loader 內和 webpack 內配置兩遍。

寫這篇 README.md 期間 vue-loader 發佈了 v15 版,須要配合插件使用,不用再進行兩遍配置

postcss-loader

postcss-loader 是一個強大的 css 處理工具,咱們將 postcss 的配置拆分出去,新建 postcss.config.js 配置文件

module.exports = {
  plugins: {
    // 處理 @import
    'postcss-import': {},
    // 處理 css 中 url
    'postcss-url': {},
    // 自動前綴
    'autoprefixer': {
      "browsers": [
        "> 1%",
        "last 2 versions"
      ]
    }
  }
}
複製代碼

除了註釋中列出的須要的功能插件,咱們還可能會用到 nextcss(新的css語法的處理),px2rem/px-to-viewport 移動端適配相關的插件。

babel-loader

咱們使用 babel 編譯瀏覽器不能識別的 js、類 js 語法,如轉義 ES6+、JSX等。一樣將 babel-loader 的配置拆分出去,須要建立 .babelrc 並配置:

{
  "presets": [
    [
      /* * * babel-preset-env * 能夠根據配置的目標運行環境自動啓用須要的 babel 插件。 */
      "env", {
        "modules": false, // 關閉 babel 對 es module 的處理
        "targets": { // 目標運行環境
          "browsers": ["> 1%", "last 2 versions", "not ie <= 8"]
        }
      }
    ]
  ],
  "plugins": [
    "syntax-dynamic-import" // 異步加載語法編譯插件
  ]
}
複製代碼

媒體資源 loader

咱們還須要對圖片、視頻、字體等文件進行 loader 配置,以字體文件爲例子,主要用到的是 url-loader

{
  /** * 末尾 \?.* 匹配帶 ? 資源路徑 * 咱們引入的第三方 css 字體樣式對字體的引用路徑中可能帶查詢字符串的版本信息 */
  test: /\.(woff2|woff|eot|ttf|otf)(\?.*)?$/,
  /** * url-loader * 會配合 webpack 對資源引入路徑進行復寫,如將 css 提取成獨立文件,可能出現 404 錯誤可查看 提取 js 中的 css 部分解決 * 會以 webpack 的輸出路徑爲基本路徑,以 name 配置進行具體輸出 * limit 單位爲 byte,小於這個大小的文件會編譯爲 base64 寫進 js 或 html */
  loader: 'url-loader',
  options: {
    limit: 10000,
    name: 'static/fonts/[name].[hash:7].[ext]',
  }
}
複製代碼

靜態文件拷貝

直接引用(絕對路徑)和代碼執行時肯定的資源路徑應該是以靜態文件存在的,這些資源文件不會通過 webpack 編譯處理,因此咱們將它們放在獨立的文件夾(如 static)中,並在代碼打包後拷貝到咱們的輸出目錄,咱們使用 copy-webpack-plugin 自動完成這個工做:

const CopyWebpackPlugin = require('copy-webpack-plugin')

// 在開發模式下,會將文件寫入內存
new CopyWebpackPlugin([
  {
    from: path.resolve(__dirname, '../static'),
    to: 'static',
    ignore: ['.*']
  }
])
複製代碼

此插件在拷貝文件過多時會崩潰,不知道解決了沒有。

生產模式 production

咱們先進行生產模式的配置。

添加 script 腳本命令

在 package.json 下添加

"scripts": {
  "build": "node build/build.js"`
}
複製代碼

那麼使用 npm run build 命令就可執行 node build/build.js,咱們不直接使用 webpack webpack.prod.config.js 命令去執行配置文件,而是在 build.js 中,作一些文件刪除的處理,再啓動 webpack。

建立 build.js 邏輯

主要是兩個工做,引入 rimraf 模塊刪除 webpack 下以前產生的指定文件,啓動 webpack,並在不一樣階段給出不一樣的提示信息。

// 在第一行設置當前爲 生產環境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const rm = require('rimraf')
const webpackConfig = require('./webpack.prod')
// 刪除 webpack 輸出目錄下的內容,也可只刪除子文件如 static 等
rm(webpackConfig.output.path, err => {
  // webpack 按照生產模式配置啓動
  webpack(webpackConfig, (err, stats) => {
    // 輸出一些狀態信息
  })
}
複製代碼

更多細節見源代碼註釋

生產模式配置文件

新建 webpack.prod.js 文件,使用

const merge = require('webpack-merge') // 專用合併 webpack 配置的包
const webpackBaseConfig = require('./webpack.base')
module.exports = merge(webpackBaseConfig, {
  // 生產模式配置
})
複製代碼

合併基本配置和生產模式獨有配置,而後咱們開始進行生產模式下的 webpack 的配置信息的填寫。

④ mode 預設

這是 webpack4 的新 api ,有三個預設值:developmentproductionnone,咱們在生產模式選用mode: 'production',webpack4在此配置下默認啓用了:

  • 插件
    • FlagDependencyUsagePlugin:應該是刪除無用代碼的,其餘插件依賴
    • FlagIncludedChunksPlugin:應該是刪除無用代碼的,其餘插件依賴
    • ModuleConcatenationPlugin:做用域提高 webpack3的scope hosting
    • NoEmitOnErrorsPlugin:遇到錯誤代碼不跳出
    • OccurrenceOrderPlugin
    • SideEffectsFlagPlugin
    • UglifyJsPlugin:js代碼壓縮
    • process.env.NODE_ENV 的值設爲 production

因此這些默認啓用的內容咱們不須要再配置。

最後一點設置 process.env.NODE_ENV 的值設爲 production 實際上是使用 DefinePlugin 插件:

new webpack.DefinePlugin({
  "process.env.NODE_ENV": JSON.stringify("production") 
})
複製代碼

從而咱們能夠在業務代碼中經過 process.env.NODE_ENV,如進行判斷,使用開發接口仍是線上接口。若是咱們須要在 webpack 中判斷當前環境,還須要單獨的設置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這也是咱們在 build.js 中第一行作的事情。

添加 webpack 打出的 bundles 到 HTML 文件

  • 咱們使用 webpack 配置入口時只能配置 js 文件做爲入口,webpack 打出的 bundles 並不能自動與咱們項目的 HTML 文件發生關聯。
  • 須要咱們手動添加<script src="./bundles.js"></script>(還可能包括後面提取出來的 css 文件)到 HTML 文件。
  • 咱們可使用 html-webpack-plugin 插件自動完成這個工做。
  • 當僅使用 webpack 對 js 進行打包,而沒有 HTML文件需求時,不須要這一步。
const HtmlWebpackPlugin = require('html-webpack-plugin')
plugins: [
  new HtmlWebpackPlugin({
    filename: path.join(__dirname, '../dist/index.html'),// 文件寫入路徑
    template: path.join(__dirname, '../src/index.html'),// 模板文件路徑
    inject: true // js 等 bundles 插入 html 的位置 head/body等
  })
]
複製代碼

若是不對 HtmlWebpackPlugin 進行配置,則其會建立一個 HTML 文件,其中 filename 在開發模式下仍是比較重要的。

④ 提取 js 中的 css 部分到單獨的文件

使用過 webpack3 的同窗應該對 extract-text-webpack-plugin 插件(以舊插件代稱)比較熟悉,爲了嘗試webpack4,我並不想使用這個插件的 @next 版本,因此選擇了新的替代插件 mini-css-extract-plugin(以新插件代稱)。
與舊插件相同,一樣須要在 webpack 的 loader 部分和 plugin 部分都進行配置,不一樣的是新插件提供了單獨的 loader,在 loader 部分與舊插件的配置方式不太相同。配置以下:

  • loader 部分

    ```js
    const MiniCssExtractPlugin = require("mini-css-extract-plugin")
    // ...
    [
      {
        loader: MiniCssExtractPlugin.loader,
        options: {
        /*
        * 複寫 css 文件中資源路徑
        * webpack3.x 配置在 extract-text-webpack-plugin 插件中
        * 由於 css 文件中的外鏈是相對與 css 的,
        * 咱們抽離的 css 文件在可能會單獨放在 css 文件夾內
        * 引用其餘如 img/a.png 會尋址錯誤
        * 這種狀況下因此單獨須要配置 ../,複寫其中資源的路徑
        */
        publicPath: '../' 
      },
      {
        loader: 'css-loader',
        options: {}
      },
      {
        loader: 'less-loader',
        options: {}
      }
    ]
    ```
    複製代碼
  • plugin 部分

    ```js
    new MiniCssExtractPlugin({
      // 輸出到單獨的 css 文件夾下
      filename: "static/css/[name].[chunkhash].css"
    })
    ```
    複製代碼

能夠看到這個 loader 也配置在了 css 預處理器部分,在前面咱們已經把 css 預處理器的配置提取到了 utils.js 文件的函數內,因此這裏也是,咱們使用 extract 參數決定是否須要提取。

回憶一下,以前使用的 style-loadervue-style-loader 的做用,它們會建立標籤將 css 的內容直接插入到 HTML中。而提取成獨立的 css 文件以後,插入到 HTML 的工做由 html-webpack-plugin 插件完成,二者職責的這部分職責是重複的,因此咱們須要使用 extract 參數作相似以下處理:

if (options.extract) {
  return [MiniCssExtractPlugin.loader, ...otherLoaders]
} else {
  return ['vue-style-loader', ...otherLoaders]
}
複製代碼

④ 拆分 js 代碼

這是 webpack 配置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影響到咱們使用瀏覽器緩存的合理性,影響頁面資源的加載速度,將 js 進行合理拆分,能夠有效減少咱們每次更新代碼影響到的文件範圍。
使用過 webpack3 的同窗必定清楚,咱們通常會提取出這麼幾個文件 manifest.js(webpack 運行時,即webpack解析其餘bundle的代碼等)、vendor.js(node_modules內的庫)、app.js(真正的項目業務代碼)。在 webpack3 中咱們使用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插件進行提取,webpack4 中咱們能夠直接使用 optimization 配置項進行配置(固然仍可以使用插件配置):

/** * 優化部分包括代碼拆分 * 且運行時(manifest)的代碼拆分提取爲了獨立的 runtimeChunk 配置 */
optimization: {
  splitChunks: {
    chunks: "all",
    cacheGroups: {
      // 提取 node_modules 中代碼
      vendors: {
        test: /[\\/]node_modules[\\/]/,
        name: "vendors",
        chunks: "all"
      },
      commons: {
        // async 設置提取異步代碼中的公用代碼
        chunks: "async"
        name: 'commons-async',
        /** * minSize 默認爲 30000 * 想要使代碼拆分真的按照咱們的設置來 * 須要減少 minSize */
        minSize: 0,
        // 至少爲兩個 chunks 的公用代碼
        minChunks: 2
      }
    }
  },
  /** * 對應原來的 minchunks: Infinity * 提取 webpack 運行時代碼 * 直接置爲 true 或設置 name */
  runtimeChunk: {
    name: 'manifest'
  }
}
複製代碼

也可將不會變的開發依賴配置到單獨的entry中,如:

entry: {
  app: 'index.js',
  vendor2: ['vue', 'vue-router', 'axios']
}
複製代碼

開發模式 development

開發模式與生產模式的不一樣是,在開發時會頻繁運行代碼,因此不少東西在開發模式是不推薦配置的,如css文件提取,代碼壓縮等。因此針對一些寫入公共配置文件,可是開發模式不須要的功能,咱們須要作相似修改: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true : false,如 css 預處理中是否須要配置提取 loader MiniCssExtractPlugin.loader。此外還有一些是隻配置在生產模式下的,如 MiniCssExtractPlugin 和 js 代碼拆分優化。

開發模式咱們須要一個開發服務,幫咱們完成實時更新、接口代理等功能。咱們使用 webpack-dev-server。須要 npm 安裝。

添加 script 腳本命令

一樣,在 package.json 下添加

"scripts": {
  "dev": "webpack-dev-server --config ./build/webpack.dev.js"
}
複製代碼

使用 --config 指定配置文件,因爲命令直接調用 webpack-dev-server 運行,因此咱們直接寫配置就好,能夠不像生產模式同樣去編寫調用邏輯。

開發模式配置文件

新建 webpack.dev.js 文件,一樣使用:

// 在第一行設置當前環境爲開發環境
process.env.NODE_ENV = 'development'
const merge = require('webpack-merge') // 專用合併webpack配置的包
const webpackBaseConfig = require('./webpack.base')
module.exports = merge(webpackBaseConfig, {
  // 開發模式配置
})
複製代碼

④ mode 預設

一樣,在開發模式下咱們能夠將 mode 配置爲 development,一樣默認啓用了一些功能:

  • 插件
    • NamedChunksPlugin:使用 entry 名作 chunk 標識
    • NamedModulesPlugin:使用模塊的相對路徑非自增 id 作模塊標識
  • process.env.NODE_ENV 的值設爲 development

開發服務配置 devServer

文檔

devServer: {
  clientLogLevel: 'warning',
  inline: true,
  // 啓動熱更新
  hot: true,
  // 在頁面上全屏輸出報錯信息
  overlay: {
    warnings: true,
    errors: true
  },
  // 顯示 webpack 構建進度
  progress: true,
  // dev-server 服務路徑
  contentBase: false,
  compress: true,
  host: 'localhost',
  port: '8080',
  // 自動打開瀏覽器
  open: true,
  // 能夠進行接口代理配置
  proxy: xxx,
  // 跟 friendly-errors-webpack-plugin 插件配合
  quiet: true,
  publicPath: '/'
}
複製代碼

其餘插件

devServer 使用熱更新 hot 時須要使用插件:

plugins: [
  new webpack.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
複製代碼

優化 webpack 輸出信息,須要配置:

const FriendlyErrorsPlugin = require('friendly-errors-webpack-plugin')
plugins: [
  new FriendlyErrorsPlugin()
]
複製代碼

注意事項

  • 熱更新:在使用熱更新時,咱們的 chunk 名中不能使用 [hash] 作標識,文件名變化沒法熱更新,因此須要將原來配置在公共配置中的 output 中的文件名配置分別寫入生產和開發模式配置中,開發模式去掉 [hash]
    filename: 'static/[name].js', 
    chunkFilename: 'static/[id].js'
    複製代碼
  • HtmlWebpackPlugin:在生產模式下,咱們將 html 文件寫入到 dist 下,可是在開發模式下,並無實際的寫入過程,且 devServer 啓動後的服務內容與 contentBase 有關,二者須要一致,因此咱們將 HtmlWebpackPlugin 的配置也分爲 生產和開發模式,開發模式下使用:
    new HtmlWebpackPlugin({
      filename: 'index.html', // 文件寫入路徑,前面的路徑與 devServer 中 contentBase 對應
      template: path.resolve(__dirname, '../src/index.html'),// 模板文件路徑
      inject: true
    })
    複製代碼

優化

配置提取

  • 開發模式和生產模式的一些功能啓用,如 css 是否提取。
  • 路徑配置,如文件輸出路徑和文件名、output 中的 publicPath(代碼 output 中只配置了 path,沒配置 publicPath,將這部分路徑的 static 寫到了各個資源的輸出name中,可參考Webpack中publicPath詳解)、服務配置如端口等。

咱們能夠提取到獨立的 config 文件中(本代碼沒作)。

拆分 js 代碼

在生產模式的 拆分 js 代碼 部分咱們已經講了如何拆分,那麼爲了更好的分析咱們的拆分是否合理,咱們能夠配置一個 bundle 組成分析的插件。

const BundleAnalyzer = require('webpack-bundle-analyzer')
plugins: [
  new BundleAnalyzer.BundleAnalyzerPlugin()
]
複製代碼

hash 固化

咱們使用文件名中的 hash 變化來進行資源文件的更新,那麼合理利用緩存時,就要求咱們合理的拆分文件,在內容更新時最小限度的影響文件名中的 hash。這裏就用到了[hash][chunkhash][contenthash]。然而 webpack 對 hash 的默認處理並不盡如人意,這一部分的優化能夠參考基於 webpack 的持久化緩存方案

多頁面

多頁面配置代碼位於 muilt-pages 分支。咱們只需作少許修改,以目前有 entry 頁和 index 頁爲例。

entry 改動

將兩個頁面的 js 入口都配置在 webpackentry中:

entry: {
  /** * 入口,chunkname: 路徑 * 多入口可配置多個 */
  main: './src/main.js',
  entry: './src/entry.js'
}
複製代碼

也能夠本身設置項目結構,使用 node api 動態讀取的方式獲取目前的多頁面入口。

HtmlWebpackPlugin 改動

需按照頁面個數配置多個 HtmlWebpackPlugin

new HtmlWebpackPlugin({
  filename: path.join(__dirname, '../dist/main.html'),// 文件寫入路徑
  template: path.join(__dirname, '../src/index.html'),// 模板文件路徑
  inject: true, // 插入位置
  chunks: ['manifest', 'vendors', 'common', 'main']
}),
new HtmlWebpackPlugin({
  filename: path.join(__dirname, '../dist/entry.html'),// 文件寫入路徑
  template: path.join(__dirname, '../src/index.html'),// 模板文件路徑
  inject: true, // 插入位置
  chunks: ['manifest', 'vendors', 'common', 'entry']
}),
複製代碼

其中需手動指定每一個頁面的插入的 chunks(同步的),不然會將其餘頁面的文件也一同插入當前頁面。

④ 公共js提取

在單頁面下,通常不存在提取非異步 js 文件的公共代碼(非 node_modules)的問題,在多頁面下咱們的頁面間可能會公用 api、配置等文件,此時能夠增長:

'common': {
  // initial 設置提取同步代碼中的公用代碼
  chunks: 'initial',
  // test: 'xxxx', 也可以使用 test 選擇提取哪些 chunks 裏的代碼
  name: 'common',
  minSize: 0,
  minChunks: 2
}
複製代碼

提取同步代碼中的公用代碼

參考

  1. 基於 webpack 的持久化緩存方案
  2. webpack issues
  3. vuejs-templates/webpack/issues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