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alive
包裹的組件/路由,打開一次後created
只會執行一次,有兩種狀況,1、若是要從新渲染部分數據,能夠在activated
中作處理;2、路由/組件從新從新created,可使用官方推薦的:key="key"
,而後去改變key
的值,組件就會從新掛載了beforeRouteEnter
中的next函數的執行時間是在組件mounted
以後,所以須要在此到處理的數據要注意了localStorage
或sessionStorage
使用,把必須數據先存後取computed
替代watch
,computed
依賴於data
屬性的更改,是有緩存的props
傳遞的值,不要在子組件去更改。開發中,若是直接更改props
,1、基本類型的值會報錯,2、引用類型的值不會報錯,可是很差去追溯數據的更改,不少人不太注意引用類型,可經過computed
或watch
去更改data
裏調用methods
的方法,能夠在data
裏定義let self = this
,而後在使用self.xx()
進行調用在開發過程當中,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是要考慮哪條路是最優路徑。如何少寫冗餘代碼,優化性能,纔是咱們須要考慮的。
始於2019.05.08,天天進步一點點,持續更新···v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