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我的人談「雲」、「大數據」的時代,做爲一個IT民工,若是與同行間聊天時,不談及這方面的內容,有人可能會以爲你落伍了,跟不上這個時代了。
既然雲計算是一個這麼火熱的概念,那麼雲計算究竟是什麼?縱觀整個計算機與互聯網的發展史,任何一項新技術的能得以快速發展,那麼這一項新技術必將能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或是可以很大程序的影響人們的生活。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出現等?那麼雲計算能給普通民衆的提供什麼樣的服務,有人這樣高度的歸納雲計算能給人們的提供的方便,「在雲計算時代,人們使用計算資源就如同使用水電通常方便,打開水龍頭,就有自來水可用,打開開關,就有電可用」,這是一個很讓人嚮往和使人興奮的時代。
那麼在咱們如今的這種傳統的電腦的使用方式上,存在什麼樣的問題呢?1.資源的重複與浪費,好比,一個視頻後期處理工做者,爲了處理視頻,他必須配置高端顯卡的機器,並且每個視頻工做者都必須這麼配置 2. 數據丟失的風險。我的電腦上,通常不多有一個配置RAID這個備份設置,當只有一塊硬盤時,那麼一旦硬盤出現損失和故障,可能就存在丟數據的風險。3 工做環境受限制,當你在外面時,恰好有一個緊急的事情須要處理,而不巧的是,你的電腦又沒有帶在身邊,那麼這個事情顯然就沒法及時處理。而在雲計算中,以上幾個問題均可以得以解決,1. 視頻工做者的視頻處理環境由雲計算廠商提供,當A用戶不用這個環境時,B用戶能夠接着使用,B用戶不用時,C用戶又能夠接着使用,一套環境,供多個用戶使用,避免資源的浪費。2 在雲計算時代,用戶的數據都放在雲存儲上,由雲計算廠商爲用戶提供多種複雜的存儲備份機制,避免用戶數據的丟失。3. 在雲計算時代,用戶的數據以及用戶的工做環境所有在雲中,用戶只須要一個瀏覽器能夠登陸到雲中便可,那麼可這個瀏覽器的平臺能夠是PC、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這就有可能實現隨時隨地辦公。
那麼雲計算究竟是什麼?雲計算有哪一些?目前國內雲計算髮展的前景如何?雲計算主要的技術有虛擬化,分佈式存儲等,這些都是很早之前就已經出現的概念。虛擬化的出現,我以爲也是爲了不資源重複浪費。如今的硬件技術發展得這麼快,成本在不斷的降低,好比一臺X86的機器,內存是8G,CPU也不錯,若是用戶只是用這臺服務器來跑一個內部論壇,這個論壇的PV可能也就100多,這個顯然是有點浪費,這個時候,虛擬化技術就能夠幫上忙。能夠在對這臺服務器進行虛擬化,虛擬出幾臺機器,一臺用來跟內部論壇,一臺用來作人事管理系統,再一臺用來跟郵件服務等。我以爲這就是虛擬化的一個最直接的需求。分佈式存儲的由來,這一塊,主要是個人一些我的理解,可能不太正確。在互聯網企業中,隨着用戶數據的不斷增加,後臺須要的存儲空間愈來愈大,固然商業存儲如EMC, NetAPP等公司能夠解決這些問題,但這些公司的存儲有一個特色,價格都特別高。爲了下降企業成本,這時候,利用普通PC, 普通硬盤的分佈式存儲便出現了。這個存儲方式有一個顯著的好處,利用普通的服務器和硬盤,能夠作到海量存儲,這正是互聯網公司想要的。
虛擬化技術在Linux平臺主要有KVM、XEN等。在windows平臺上,微軟也有其本身的虛擬化產品,固然還有VMware公司的虛擬化技術。要在計算機上實現虛擬化,CPU必須支持虛擬化技術,如intel VT技術以及AMD的虛擬化技術,如今出產的CPU,通常型號都支持虛擬化。CPU支持虛擬化後,操做系統還要支持虛擬化。以Linux操做系統爲例,KVM是一個內核級虛擬化技術,默認狀況都支持。並且XEN則須要單獨編譯內核模塊,固然vmware也是支持Linux平臺。正由於Linux平臺對虛擬化技術的良好支持,因此Linux已經成爲雲計算平臺的主流操做系統。CPU和操做系統都支持虛擬化後,那麼就須要在操做系統上創建虛擬機,虛擬機創建後,還須要在虛擬機裏面創建操做系統。以Linux平臺常見的KVM虛擬化爲例,KVM的創建虛擬機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虛擬機裏面安裝操做系統,即讓虛擬機從光盤啓動,這一點和VMware是同樣的。另外一種方式是經過製做虛擬機鏡像模板,經過這個模板來製做虛擬機。經過這個方式有一個顯著的好處,就是製做好的模板,能夠重複使用N次,提升工做效率。
以上所說的虛擬化過程,對於普通用戶來講,可能太過於專業,普通用戶也沒有興趣瞭解這一塊。那麼有沒有簡單易用的對服務器操做系統進行虛擬化的方式,固然有了。那就是經過各類開源的雲計算機平臺。好比openstack、opennebula,cloudstack等。這些雲計算平臺也主要運行在Linux上,它們都提供了web方式的管理後臺,方便用戶進行操做。這麼一來,虛擬化的管理操做就方便了許多。固然,這些雲計算平臺不止提供了虛擬化的相關操做,還有用戶管理,用戶權限劃分,角色管理等功能。
爲用戶創建了各自的虛擬機後,用戶須要經過相應的虛擬桌面軟件登陸到虛擬機進行操做。這裏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關於用戶體驗的問題。因爲虛擬機是雲端,而虛擬桌面要將雲端的虛擬桌面技術傳輸到本地顯示,那麼用戶在本地可否流暢地操做虛擬桌面,就變得至關的重要。固然,這一方面是須要電信運營商的支持,同時,也須要各大廠商對虛擬桌面顯示協議進行優化。爲此,開源巨頭redhat推出了spice協議,思傑公司也推出了HDX協議,微軟公司的RDP協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