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沒怎麼發博客,確實在忙一件事情——移民新西蘭。現在已順利入職,新西蘭綠卡正在申請過程當中,終於有時間將最近一年的經歷整理成文,也供有此想法的同窗們參考。html
先說一下本身的基本狀況,我以前算是體制內的員工,本科並不是計算機專業,後來勉強拿了個計算機的第二學位,但一直對軟件開發比較有興趣,因此後面的工做也都是與開發相關的職位,主要是.NET平臺。以前的經歷就不細說了,工齡已有10+,算是大齡碼農了。這篇文章會比較長,基本是我前段時間記的流水帳,內容將涵蓋新西蘭移民基本狀況、經常使用途徑、以及不少人問個人新西蘭IT公司面試的相關狀況。之因此寫這麼囉嗦,是由於我最初對移民一點概念都沒有,只能大海撈針般在網上搜索其餘人的經歷分享,每篇文字都仔細研讀,巴不得每一個字都能搞明白背後的含義,從最初的一無所知,到慢慢的瞭解什麼是簽證,什麼是PR,前人不經意的一點分享,說不定正是後來者須要的答案。正所謂難者不會,會者不難,因此我也但願這些流水帳,可以對後來者有所幫助。前端
請關注個人公衆號:程序員在新西蘭 java
後續我會分享一些新西蘭移民及IT類求職、面試等相關信息程序員
說明 :請某些網站中止未受權的轉載,不徵求意見就複製粘貼,不註明出處,還把我公衆號二維碼去掉,這不合適吧?請尊重版權,謝謝。web
緣起面試
初試受挫數據庫
移民途徑編程
雅思之路vim
求職困境後端
緣起
2017年以前,其實都算過着得過且過的生活,做爲碼農,30來歲在體力上已經拼不過年輕人了,學習能力也不如之前。固然若是想混日子,也不是不行。只是面對着高昂的學區房,也是感受到壓力重重。
機緣巧合之下,2017年3月初,我在朋友圈偶爾看到別人轉發的一篇文章,介紹了LookSee Wellington計劃。具體原文我已經忘了在哪一個公衆號看到的了,官網如今也已下線。文章中介紹了新西蘭的美麗景色,提到了新西蘭惠靈頓正在面向世界招收IT人才,提供100個名額,包機票包住宿,提供面試機會。做爲土包子我歷來沒出過國,這個免費旅行機會看起來不錯啊。因而跟家人討論了下,說試試唄,反正不花錢。我有兩個同事前兩年已經移民過去了,也諮詢了一下,說那邊工做壓力不大,環境也好,能夠試試。再加之看了好些介紹新西蘭的文章,感受風景確實不錯,空氣質量好,綠色無污染,最重要的是可讓孩子脫離國內的應試教育,值得一試。
初試受挫
LookSee Wellington的網站一直登錄不了,問轉發的公衆號也沒人理我,但看起來應該不像是騙人的。我在網站下方找到了聯繫方式,發郵件問網站是否還會開放。而後FQ到Facebook上找到了惠靈頓的官方帳戶,發私信問這個事情。獲得的結論是,這個事情是真的,但網站掛了……如今還在修復程序,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這個活動的結束日期是3月20日,眼看距離截止日期愈來愈近了,看來免費旅行沒戲了啊。看了一些資料說新西蘭求職都用seek.com。3月13日我在Seek上投了個簡歷試水,次日就收到拒信了。15日又投了一個,次日又是拒信。真是太打擊人了。後來才知道不少僱主一看你沒工做簽證,直接就拒了。16日晚上回家的公車上收到了郵件,說LookSee Wellington會在24小時以內從新開放。
果不其然,3月17日我刷了一下網站,居然能夠註冊了!趕忙提交各類信息,但英文簡歷仍是要仔細斟酌的。找英語好的朋友幫忙看了下語法什麼的有沒有錯誤,3月22日深夜終於提交了。由於從新開放註冊,網站訪問速度很是慢,估計訪問量過高。3月30日收到郵件說資料審覈經過了。當時正在出差,忙完工做回到酒店就準備錄自我介紹的視頻,但酒店網絡太差了,最後沒辦法用4G作熱點,才上傳成功。視頻只能錄2分鐘,錄了十多遍,總以爲說的不夠。一直忙活到半夜11點多,才成功提交。等了兩週多,4月21日收到郵件仍是被拒了。但也是意料之中,我上Twitter上搜了一下這個話題,大概全球有48000多 人註冊,選出1000我的發佈給僱主,再挑100我的。因此選不上太正常了。
4月23日本地有個移民中介有說明會,就去了解了一下。他們給打了一下分,不是太理想,沒有英語成績,沒有Offer,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分數都不夠,他們就推薦加拿大,可是感受那邊很冷,因此就擱下了。並且他們收費也很貴,新西蘭移民在打分夠的狀況下也要7萬……我只能呵呵了。
移民途徑
這段時間經過各類網站、公衆號瞭解了新西蘭移民的基本狀況。新西蘭移民算是各國移民中操做較爲簡單的一種,並且最大的好處是有無條件的永居權,就是拿到綠卡轉永居後,不用再蹲移民監了。像美國、加拿大、澳洲等都要求在必定的時期內住夠多少天才能繼續保持綠卡,而新西蘭沒有這個限制。關於新西蘭移民的資料,推薦如下網站:
- http://www.jack-liu.com Jack Liu的博客,不少人推薦的新西蘭自助移民的網站,有大量詳細的移民政策解讀、成功案例等內容,很是值得一讀。
- https://www.immigration.govt.nz 新西蘭移民局官網,詳細列出了每種簽證的申請條件,必須仔細研讀。
- 部分公衆號,在微信公衆號中搜搜新西蘭之類的,一大堆。有我的的有中介的,能夠參考。
找工做:
- https://www.seek.co.nz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主要的求職網站
- LinkedIn 強烈推薦,能夠找到不少獵頭
- https://www.trademe.co.nz/ 至關於新西蘭的淘寶,什麼東西都有,買房租房,二手傢俱二手車,也能夠找工做
- http://www.workhere.co.nz/ 專門針對海外求職者
- https://www.newkiwis.co.nz/ 職位很少
- https://neuvoo.co.nz/ 一個全球性的求職網站
- https://www.workingin-newzealand.com
- https://angel.co/ 主要是一些初創階段的企業招聘
- https://www.looksee.co.nz 就是以前LookSee Wellington的繼任者,前一段時間在招建築方面的人才,但最近一直不太活躍,原本我覺得已經沒人維護了,不過前幾天又收到他們的郵件邀請參加在線會議的,說明還活着
新西蘭移民途徑主要有這麼幾種:
- 投資移民:土豪的選擇,此處略。
- 難民:這個就不用想了吧……
- 留學移民:先過去讀個學位,畢業後能夠得到開放工籤,也就是拿着這個簽證能夠找工做,找到工做後,打分應該就夠160了。
- 技術移民:最適合碼農的方式,若是學歷高,工做經驗豐富,有可能海外直接就能打夠160分。若是分數不夠,那就得先找到工做,才能湊夠160分。
- 假期打工簽證或銀蕨簽證:這是適合年輕人的方式,都是短時間的,辦了簽證過去找工做,拿到Offer後基本上就能湊夠160分了。但問題是這兩種簽證數量不多,要搶。並且假期打工簽證限制申請人不能超過30歲 ,銀蕨簽證不能超過35歲。
- 旅遊簽證:聽說也有拿這個簽證過去找工做的
- 工做轉居留:還有一些狀況能夠工做後轉居留籤,如認證僱主工籤,認證僱主是移民局承認的一些大公司,若是能拿到這種工籤,有效期有30個月,但限制只能爲該僱主工做,工做滿兩年後能夠轉居留簽證。
因此咱們通常說的移民都是指技術移民,申請要靠打分。根據申請人的年齡、工做經驗、是否有Offer等幾種因素,目前打夠160分就能夠入選進入後面的流程。但能不能批下來仍是要看移民官了。打分可在此頁面計算:
這個頁面是目前最新的,有可能會根據政策變化。能夠看出,對於國內本科學歷,30歲左右的普通碼農來講,沒有新西蘭的Offer,很難湊夠160分,打分應該在140-150之間。因此要麼去留學,要麼就試試海外找工做。或者搶到假期打工簽證或銀蕨簽證過去找 工做。同時,還必須知足英語成績,即雅思6.5(也能夠接受其餘同等英語成績)的要求。一旦拿到Offer,直接加50分,基本就夠了。
關於這160分,Jack的博客有不少解讀,這裏就不細說了。關鍵是做爲普通碼農,如何拿到50分的Offer加分?在剛開始的時候,我很傻很天真的覺得,我申請辦個工簽過去找工做不行嗎?原來沒有Offer,是辦不了工籤的(除非是留學後的開放工籤和配偶工籤等),而沒有工籤,就沒有在新西蘭合法工做的權利,不少僱主不考慮,因此這是一個deadlock!接下來就給你們聊聊我是如何拿到Offer,湊到這關鍵的50分。
雅思之路
不管其餘條件如何,英語成績是必定要的。對於移民新西蘭來講,考個雅思總分6.5就夠了,沒有小分要求,A類G類均可。選哪一個看自身條件,通常來講只是題型不同,A類是學術類,小做文寫圖表,閱讀內容較難,G類小做文是寫書信,閱讀內容稍簡單,但得高分不容易。好比閱讀一樣錯三四個,可能A類能得8分,G類只能得7分了,只是打個比方,不是說錯3個就能得8分啊,千萬別誤會。其餘題型都同樣的。因此根據我的狀況準備便可。對於澳洲移民,是須要據說讀寫四個6才能夠。
4月24日我註冊了雅思考試,6月3日考,還有一個多月。此時的考慮是,2017年度的銀蕨簽證11月再次開放申請,我還有兩次機會(35歲以上就不能申請了),應該能夠試試。並且到11月還有半年時間,正好能夠集中力量考雅思。報名後就天天用業餘時間學英語,之因此沒報班,也是想看看本身英語水平到底怎麼樣。這期間犧牲了不少陪孩子的時間,天天下班後都在辦公室呆兩三個小時,看看網上的公開課,背會單詞。買了幾本書,但到考試也沒看完,有的連拆都沒拆。幫助比較大的也就兩三本,作了一套劍橋雅思11,聽力感受不好。閱讀也不理想,寫做根本都沒有時間練,光背單詞就佔用了不少時間。一直到考前一週纔開始抽時間寫了幾篇小做文。
考雅思的過程就太戲劇化了。我一直認爲考試日期是6月3日,而口語日期一直沒有具體時間,只說可能在先後一週。網上說口語考試能夠預約日期,我也沒定,那一段時間老出差就疏忽了。後來5月27日這天是個週五,我還在上班,上午大概10點左右我鬼使神差的登陸了一下雅思網站,沒想到發現口語日期已經出來了,並且就在當天下午3點!我簡直懷疑看錯了,再次肯定以後簡直要瘋掉了,趕忙請假,開車直奔考場。由於考場離市區很遠,慌里慌張的到了考場,遇上了口語考試。由於準備也不是很充分,考官也比較嚴肅,感受確定要重考了。
第二週是筆試,心態就放平了,反正考不過再考就是了。聽力感受不好,有幾個題目很猶豫,其實寫上就對了,但由於沒把握到最後交卷也沒填上。閱讀是重點,我提早十分鐘就作完了,又覈對了一遍。做文就比較慌,由於沒有正式練過,小做文拖的時間比較長,大概用了20分鐘,大做文就很緊張了,一直寫到最後一刻交卷。
接下來兩週由於感受確定要重考,因此糾結想再買點書,或者報個班。但一直猶豫猶豫,想拖到出分。兩週後出分了,居然達到了6.5,除了口語5分,其餘幾項都達到了6分,閱讀居然得了8。那一刻簡直想大喊兩聲,一個多月沒有白費,居然一次考過。我感受本身複習的方向仍是比較對的,閱讀是強項,必定要保證少出錯。其餘的就只能臨時抱佛腳了。特別是寫做,必定要找套路,怎麼分段,怎麼區分論點,考前我只寫過一次大做文,幾篇小做文,仍是結構寫對了才能到6。其實我詞彙量並非太好,也就是四五千的樣子。
推薦幾個我用到的App:
- 必應詞典:這個在手機和PC都有相應的版本,微軟出品
- 百詞斬:開始用這個背了一段時間單詞
- 扇貝系列:主要用扇貝閱讀,連續打卡了二百多天,開始原本也想用扇貝單詞的,但後來找到了另外一個背單詞的App,就不用了
- 輕聽:之前叫朗易思聽,很是推薦這個App,裏面有不少聽力材料,能夠調速度,把生詞添加到生詞本里,在不背單詞裏背。我聽了一段時間BBC News,還有一些其餘的亂七八糟的材料,各類層次的都有,如今主要用來給娃看小豬佩奇
- 不背單詞:就是朗易思聽公司出的背單詞App,我通常是這兩個結合起來用。輕聽裏的生詞加進來後,能夠在不背單詞裏聽包含這個單詞的句子,情景性比較強
- 小站雅思:考雅思比較好的App,不過G類內容比較少。主要用來練劍橋雅思以往的聽力題。其餘還有什麼雅思哥之類的均可以試試
- 英語流利說:這個App質量仍是很高的,交互作的特別好,特別是裏面的懂你英語,但我沒毅力學完
買書的話買了慎小嶷的幾本,還有其餘的一些,也沒看完。主要是把劍橋雅思11聽力閱讀都作了一遍。
總結來看,裸考雅思仍是有必定的可能性的。主要是準備的方向要對,不必定非要報很貴的輔導班。實際上聽了幾個月BBC News以後,再聽雅思聽力感受已經慢多了。
求職困境
考過雅思後相對輕鬆一些,準備找工做。每過幾天就會看看新西蘭本地的幾個招聘網站,但不少工做都是要求有PR(Permanent Resident Visa即永居簽證,或稱綠卡)或者工籤的,海外能申請的並很少。我也試着申請過幾個崗位,都是直接獲得了拒信。因此也沒有太大的進展。
6月底我以爲這樣等不是辦法,要是人家都要本地的,那豈不是永遠沒有機會。我就在Seek上找了兩家中介,直接發郵件給他們。6月22日我收到了一家中介的回覆,讓我作一個在線測試,但發來的是一個java的。我回復說我作.NET方向,他們又從新發了一個測試。我並無急着作,過了幾天有了充分的時間纔開始作。題目都是一些基礎的.NET常識,有部分拿不許的能夠IDE裏敲一下。
過了幾天他們換了一我的給我郵件,說我作的還不錯,問我是否在中國、準備什麼時間去新西蘭之類的。我答覆了,但幾天後又沒動靜了。因而我仍是主動出擊,跟第一次聯繫的人再發郵件。此次有迴音了,問我有沒有申請銀蕨簽證,是否有時間skype聊一下。因而7月1日Skype聊了一下。第一次跟老外這麼聊天,剛開始還很緊張,說完自我介紹就輕鬆點了,都是一些基本問題,大概十分鐘左右。由於網絡不太好總是卡,就約下次再聊。7月12日又聊了一次,換了個男的,問的問題差很少,就是了解一些狀況之類的。中間我有幾回沒聽明白他的問題,他說讓我上youtube多聽聽新西蘭的廣播。我感受溝通的還能夠。聊完以後我繼續在Skype上問下一步我該作什麼,她說沒什麼可作的,他們會把個人資料提交給客戶,有兩家公司,暫時稱爲A和B,讓我繼續等消息。這期間我又聯繫了一個新西蘭的朋友,他向我推薦了另外一家中介,我發了LinkedIn站內信,也一直沒有答覆。
一轉眼又是一週,7月19日實在忍不住,在Skype上問了一下中介,也沒答覆我。可是7月20日上班路上就收到了一封郵件,是公司A發的,說拒絕了個人申請。哎真是很失望。沒想到上班以後中介的Skype消息過來了,說尚未反饋,我說我已經收到了拒信了,她說沒事,應該是系統錯誤,她會再確認一下,讓我不用擔憂。真是峯迴路轉,一會就收到了中介的郵件,讓我繼續填一個表格,就是對本身各項技能的評價。我以爲不能太吹,各項技能滿分是5分,我大部分寫了3分或4分。很快填好發過去了。這期間感受應該補充一下本身的基礎知識,避免被問到一些基礎問題時答不上來。因而重點看了C#的英文版文檔,起碼知道有些名詞對應的英語是什麼。
面試A
真是煎熬的週末,週一等了一天沒動靜,週二又忍不住發了個郵件問,終於答覆了,說公司A安排週五面試,仍是經過Skype進行,說要持續1.5小時。個人天,我歷來沒聊過這麼久的英語,不知道能不能hold住。這幾天就要好好看下專業資料了。新西蘭時間是11點,國內這邊是7點。時間太早,我想問問他們能不能調下時間,但中介說很差調,那就算了吧。
週四晚上又從新把C#基礎看了一遍,設計模式的書也在看。其實說不緊張,仍是挺緊張的,畢竟工做了十多年,很久沒有過面試經歷了,都不知道要問什麼。週五凌晨兩點多就睡不着了,醒了看了看時間,而後就閉眼從新整理了一遍思路。迷迷糊糊又作了個夢,夢見本身正襟危坐準備面試,還穿着襯衫……突然就醒了,才五點多,因而就起牀洗漱準備電腦、網絡,準備面試了。7點面試正式開始,先是打電話過來問能不能Skype,而後就開始視頻聊天了。面試個人是兩我的,年紀都不大,開始讓我介紹了一些個人工做,問了我作過的一些項目的狀況。而後就問C#的基礎問題,還有SQL的一些內容,但SQL的問題我沒聽明白,沒答上來,他就說算了,後面還包括了一些設計模式的問題。面試涵蓋了如下內容:
- interface和abstract
- protect和internal
- async,await ,Task
- var和dynamic
- Singleton
- delegate 和 Event
- Generic ,boxing和unboxing
- Repository模式
- 熟悉的設計模式
- WCF
- ASP.NET的Filter
- Authentication和Authorization 這倆單詞我老混……
- 如何處理Exception 這個問題我沒聽懂,後來沒再讓回答。後來回憶,應該是問ASP.NET MVC中的ExceptionFilter
- SQL Server
如今來看,都是比較基礎的,各位應該均可以答個差很少吧。具體深刻的話,就看我的經驗了,面試並非固定的題目,interviewer會根據對方的回答繼續引伸下去,來了解面試者的真實水平。這部分結束後就是一個在線測試,他們提供了一個在線的編程環境,提供了一個完成了部分代碼的計算器項目,要求修復bug,並重構。基本上就是找找bug,我用了工廠模式去改他的if,應該都算最基本的了。可是最後也沒作完,由於網絡太差,每點一下就感受有延遲。後來結束的時候我說了下個人思路。基本也還算溝通的不錯。最後問我還有什麼問題,我問了兩個,一個是根據他們的開發模式,Scrum/Waterfall如何應對用戶的需求變化,一個是他們有沒有用到什麼公開的第三方庫或框架,或者他們本身開發的類庫或框架。而後就說後面再聯繫,面試就結束了。我一看錶,已經九點多了,足足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站起來的時候感受腿都軟了,一大早都沒吃飯。
面試B
7月31日週一上班,就收到中介的郵件,說另外一家公司B的面試安排在週二下午3點,也就是中國的11點。時間還好。可是沒說是技術面試仍是什麼。因而都準備了一下。8月1日早上仍是簡單回顧了下可能會問到的問題。11點準時電話就來了。此次心態輕鬆了不少,interviewer應該是這個職位的直接領導,除了通常性的介紹以外,還重點了解了如下問題:
- 就簡歷中提到的項目,我的發揮了什麼樣的做用?項目架構設計有哪些須要注意的?我談了關注點分離,依賴倒置,封裝等,她又問如何看單一職責,固然這些都是一些軟件開發中最基礎的概念,就是談談本身的理解就好。
- 由於簡歷中提到了部分項目管理工做,就這方面展開,在項目管理方面作了哪些工做?如何測試?由於平時工做確實不負責測試,有別的同事作這個事情,因此就直接說了用哪些框架。還問了數據庫的一些內容。
- 問了我微軟MVP的一些內容,須要作什麼工做?感想如何?如何開展活動?這部分是比較輕鬆的,由於都是實際經歷,因此聊的比較放鬆。
- 再就是問我,若是在前端和後端中選擇,選哪一個?我說仍是選後端,由於Web API應用很普遍,能夠被多種平臺調用。
- 還問了開發模式的問題,是傳統的瀑布型仍是敏捷型。我說傳統開發模式已經不適合現代軟件開發了,大部分狀況下都是敏捷開發,快速響應用戶需求變化。
- 最後問我還有什麼問題,我仍是問了如何應對需求變化的問題,她說的也是敏捷模式,每兩週一個發佈週期。基本上跟我理解的差很少。
此次面試在友好的氣氛中結束。她說會再跟中介聯繫。
次日也就是8月2日,我又給中介發郵件問狀況,答覆說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壞消息是第一個公司A拒絕了我,好消息是第二個公司B讓我繼續作一個測試。說實話我挺失望的,由於我感受公司A面試過程還算比較順利,但不知爲什麼仍是沒達到他們的要求,給的理由也比較牽強,說我WCF經驗不足,我記得當時說的是有WCF經驗,可是好久不用WCF了,如今都用Web API了。可能就是由於這個認爲我經驗不足吧,其實我不說應該也沒事。但這就是面試,拒絕你是不須要理由的。我仍是按照要求作了公司B的在線測試,這個測試與中介讓我作的測試形式同樣,但不是編程題了,而是一些閱讀理解、邏輯推理方面的題目。我作完後就發郵件告知中介已經完成,讓她再幫我問問。8月4日中介答覆說我作的還不錯,會再約時間。轉眼又是一週,8月8日週二我收到了中介的郵件,公司B的面試定在週四,仍是11點。這兩天仍是繼續看英文文檔,熟悉一些名詞的英語說法,準備面試。
8月10日是第二次面試。過程跟公司A的差很少,記錄的時候其實已經知道被拒的結果了,仍是記錄一下。聊瞭如下內容:
首先仍是項目經驗,就其中提到的SignalR、Angular問了些問題,有什麼優點之類的。如何設計Web API,還有RESTful。以及測試的一些問題。坑爹的是SQL,他們問我存儲過程,第一次我沒聽明白,又重複了一次,原來講的是stored procedures,我這麼多年一直讀的是錯的……我不知道其餘團隊怎麼看這個問題,咱們如今基本上不用存儲過程了,有ORM基本上能夠處理大多數的SQL語句,存儲過程比較難調試,遷移不一樣的數據庫也比較麻煩,我仍是傾向於業務邏輯寫在代碼裏。可能我理解有誤,他們想問我存儲過程的問題,我談的是存儲過程的劣勢,結果以我SQL經驗不足的緣由拒了。
又是一次失敗,不過這兩次也算是寶貴的經驗吧。雖然第一次被拒確實很氣餒,但另外一方面也加強了自信,我這啞吧英語仍是能和老外聊起來的,只是須要更多鍛鍊。再就是數次沒有真正理解interviewer的問題,答偏了。因此在回答前,必定要肯定interviewer到底要問什麼,搞不明白能夠再問一次,千萬不要瞎猜,不要問A答B。
8月17日最新的新西蘭技術移民打分政策公佈了,算了一下仍是隻有155分,達不到160分的要求,沒有offer的話的確很難。
這段時間投的幾個簡歷依舊沒有迴音。開始着重研究WorkHere這個網站。這個網站的工做都是開放給海外求職者的,理論上來講比在seek找容易,seek上大部分職位都要求有工籤。但另外一方面來講就是這個網站的職位相對少不少。算了一下到申請銀蕨還有不到三個月時間,再耐心等待機會吧。
8月23日 朋友幫忙聯繫的中介回覆了,原來休假去了。郵件溝通了一下,定在兩天後週五Skype聊一下。聊完後她說會幫忙聯繫兩家公司,但也讓我不要抱太大指望。就等着吧。可是以後就跟這個中介失聯了……這段時間比較焦慮,一直沒有進展,天天都不停的刷收件箱,幾乎每週一都發個郵件問一下。一直等到9月13號,纔給我回復了消息,說那兩家公司並不考慮海外人員。又一個但願破滅了。
如今已經9月中旬了,離11月還有不到兩個月,我估計但願愈來愈小了。可是仍是不能放棄。因而繼續在LinkedIn上搜索Jobs,並試圖直接添加對方爲聯繫人。但並無多少進展。
9月15日跟一個澳大利亞的MVP聊了一下,他給我一個網站:angel.co,這個網站也能夠找工做。因而註冊了一個帳號,但職位比較少,就找了一個看着還合適的申請了。同時還註冊了公司A官網的帳戶,又申請了一個職位。由於公司A還算比較大的IT公司,仍是想看有沒有其餘機會。
後面幾天我在LinkedIn上直接找到了公司A的一個HR,問她是否能考慮個人申請,答覆正在過程當中。9月22日收到了郵件說我仍是沒有經過初選,我回郵件很婉轉的問了緣由,哪方面須要提升,她答覆說他們須要3-4年經驗的,而我已經10+,仍是不合適。我簡直鬱悶死了,不管怎麼嘗試,都仍是不合適。但仍是回了郵件表示感謝,但願若是之後有機會的話再考慮我。其實到這階段,最開始的信心早就磨的差很少了,以前覺得,憑本身的經驗找工做應該問題不大,但通過幾回挫折,心態也轉變了,如今以爲直接收拒信也很正常了。拒啊拒的就習慣了。
後面一段時間就漫不經心的再繼續投。後來發現LinkedIn挺好用,就搞了一個白金帳戶,能夠看出申請某個職位的共有多少人,什麼層次的各佔多少。仍是有必定參考價值的。這期間還投過另外一個公司的n個職位,以爲本身條件挺合適,但一直都是被拒。因此有時候被拒真的不須要任何緣由。
面試C
10月12日這天收到一個郵件,是公司C發來的,想聊一聊。次日就打電話溝通了一下,聊的比較順利,我以爲這段時間比較大的一個進步是口語流利了一些,想表達的基本都能表達清楚了。10月17日收到郵件,給我發了一個編程題目,讓一週後交程序。題目是一個很簡單的計算器,對仍是計算器,看來這個東西是開發測試之居家必備良藥。若是有作開發類的職位,工廠模式,單例這些經常使用的模式必定要搞明白。題目對語言、表現形式沒有任何要求,只提到幾點:
1.設想全部的可能性來解決問題;
2.提供如何運行程序的說明;
3.良好的設計和測試
這幾天正在準備參加微軟的一個會議,只抽出部分時間作這個測試。爲了更全面的展現編程能力,我寫了一個Web API做爲服務,分別寫了一個Angular應用,一個Mobile Web應用,和一個WPF應用來調用。也有用到本地Excel處理等功能,抽象工廠,MVVM,依賴注入,等等。題目提到了測試, 我還分別用微軟的測試框架和xUnit Test各寫了單元測試。還寫了一個很詳細的ReadMe來介紹設計思路,特別是對數值的處理,對輸入數據的安全校驗等等。本身以爲挺完善了,就提交了。用了不到一週的時間。
但10月25日這天早上我正在吃飯,電話就打過來了。很惋惜,又是"unfortunately, you can't process to the next stage…"。理由給的也很奇葩,說我沒用TDD。也許他們看了個人commit記錄,看到我是先寫的method,再寫的unit test。還有一個理由說是他們想要一個具備AWS經驗的Senior職位。我也是很失望,他們並無真正運行個人代碼,我以爲這個東西不讓他們看看有點惋惜,就部署到Azure上了,10月26日又發了個郵件給她,附上部署後的地址,說很感謝但願之後有機會繼續考慮我之類的。但立刻收到回覆原來她休假去了……唉。算了吧。其實此次我真是挺憋屈的,寫個計算器demo還用得着TDD麼。唉。
這段時間確實比較焦慮,一方面要繼續學英語,還要繼續投簡歷,發郵件,各類不順。發幾十封簡歷,有答覆的也就幾個而已。對於海外求職者來講確實太難了。但既然選了這條路,就得繼續走下去。
柳暗花明
終於說到重點了。這期間我找到了公司D,這個公司的機會並非在招聘網站上找的。而是我從移民局的認證僱主列表中,一家家挨個看過去,看他們的官網,看Career頁面,若是有合適的職位,就發郵件投簡歷。從中發現了公司D,這家公司看樣子比較理想,也開放職位申請,因而立刻發簡歷。10月18日發了郵件說能夠聊一聊,因而約在微軟會議以後,10月23日電話聯繫。感受此次聊的也挺輕鬆。她說會再跟團隊聯繫。10月25日收到郵件,說有一個惠靈頓的職位能夠試一下,可否10月30日 面試。由於我這幾天在準備微軟技術大會的session,因而問可否改到大會以後。對方很好說話,仍是定在11月6日上午10點,對方是下午3點。
這幾天在LinkedIn上加了個NZ朋友,是公司A的。從他那裏瞭解到一些公司A的狀況,他認識當時面試個人人。很感謝他的幫助,他給我推薦了一個職位讓我申請看看,還說幫我聯繫了HR Manager,說問問有沒有機會。但這個職位的申請表格一直有個字段沒法輸入,就暫時放在一邊了。
從最近這段經從來看,我感受其實仍是有必定的機會,但面試經驗還須要積累。必需要會表達,把本身瞭解的東西講出來才行。面試短短几十分鐘,就算水平再高,說不出來人家也無法瞭解你。除非有一個特牛逼的開源項目,因此我想其實早就應該建個開源項目,持續維護,說不定何時就用得上。但說簡單,作起來其實很難。最近一年忙於各類瑣事,一篇blog也沒寫,寫博客、寫代碼示例其實都須要花不少的時間,就看如何取捨了。
11月初幾天我都在忙於微軟技術大會。11月2日我忙完本身的session後,聯繫了A公司的朋友,問一下爲何我提交不上。但他問了Recruiter後答覆說這個職位已經招到人了,很惋惜。他還告訴我說這段時間快到聖誕節了,應該不會有太多的職位放出來了,可能一直到明年二三月份纔會有跳槽的。過程確實很難,若是再沒有什麼進展可能只能等到明年了。但銀蕨簽證的政策還沒出來,也是很不安,羣裏你們都在問,但都沒有任何消息。新政府上臺,可能還須要必定的緩衝時間。這期間我經過微軟的朋友聯繫了一位前幾年過去新西蘭的一位朋友,對方很熱心,解答了我不少問題。他也推薦給我一個職位,沒有工籤要求的,因而我也抽空申請了。但並無抱很大但願。
面試D
轉眼就到了11月6日,該進行D公司的面試了。這天開始特別不順利,網絡不穩定,因爲剛換了個筆記本,連Skype的web插件都下載不下來。後來終於在10點前一兩分鐘安裝完插件登陸進會議,還好沒有遲到。面試個人是兩我的,一個Lead,一個Senior。我感受此次聊的明顯輕鬆了很多,準備好的一堆打印材料也沒用到,直接就開聊。也沒聊多少技術問題,主要問了一些技術興趣,想作哪方面的職位,前端仍是後端,MVP的一些體會等等,這些問題基本上都是切身體會,因此回答的還算流利。兩我的都很nice,還讓我講個笑話,我開始都沒搞明白,爲何讓我tell a joke?後來才明白就是爲了輕鬆下氣氛。我就講了一箇中國的諧音的笑話而後解釋給他們。我以爲對他們來講應該是挺weird,但笑話原本就是基於不一樣的文化,他們也很配合的笑了。在讓我提問的環節我問若是我能獲得這個職位,會作什麼項目的開發。他們也回答了很多內容,其中提到也會有Xamarin的項目,我很感興趣,就XAML這些又多聊了幾句,我說Xamarin跟WPF,UWP有不少類似的地方,我頗有信心在短時間內掌握這門技術。這個不是自吹,我確實只寫過hello world,沒有實際的項目經驗,但我熟悉XAML。總之就是讓他們相信我願意學習這些並有能力達到他們的要求。最後他們問我是否願意參加一個technical test,我固然回答Sure了,他們說會盡快跟Recruiter反饋。我以爲在面試過程當中保持微笑,和充分的自信是很必要的,我重點談了一些我項目中的成功經驗,也看到他們頻頻點頭,這應該是get到point的表現。還有一點要提的是有一個面試官的口音很重,常常聽不懂他說什麼,並且每每重複好幾回仍是聽不明白,只能讓對方打字。這個我以爲並非什麼太大的問題,確實是口音問題,須要時間適應。好比test,他發音是tist,我絞盡腦汁也聽不出來。後來來到新西蘭才知道,本地人的口音確實是這樣的,e會發成i,好比 yes他們會說yis……汗啊。
次日也就是11月7日,Recruiter發來郵件說能夠安排在線編程測試了。測試須要兩小時,但最近項目很緊張,因此並無當即回覆。次日對方又發了郵件,直接給了測試連接,並問了一個關於MicroService的問題。我答覆說這周很忙,對方說週末前作完就能夠。週日終於擠出一點時間把測試作了,但很惋惜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又多花了半個小時把程序調通,經過郵件發過去了。順便提一下,https://www.hackerrank.com 這個網站很不錯,有不少面試題能夠刷一下。這裏要說的是,若是有這種在線編程的測試 ,假如沒作完,必定不要放棄,繼續在本機調試經過後及時郵件發給對方,讓人家知道你有能力完成,並講清本身的思路。我以爲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必定要表示出本身對這個職位的強烈意願。
等到週二了也沒有消息,因而我又發消息問了下,對方說已經轉給團隊了,有消息就通知我。這兩天又發現公司C在招聘,頗有意思的是jd上只寫了一段代碼,是個謎題。我頗有興趣,就解了題,又給當時聯繫的Recruiter發了個郵件說我仍然對該職位感興趣,但願有機會進一步溝通之類的。反正就是混個臉熟唄。萬一哪天再想起來呢。可是仍然很惋惜,次日C公司答覆仍是不考慮個人申請。我也是服了。看來近期C公司是沒戲了。算了。
週四公司D的Recruiter經過LinkedIn發消息說能夠安排第二次面試了。等到11月20日週一,就發來了郵件,約定第二次面試的時間,對方給了我三個時間選擇,考慮到時差的問題,我選了一箇中國時間29號上午10點的,這樣準備也會比較充分。
在此還要感謝一位朋友Justin,作UWP開發的多少都據說過吧,他在澳洲多年,也有不少面試他人的經驗,28號他聽我提及來要參加面試,很是熱心的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幫我挨個把面試的經常使用問題過了一遍,包括回答問題的方式,重點,還有哪些該說哪些不應說,都幫我解釋了。因而我滿懷信心的準備參加第二次面試,但是計劃不如變化。跟他聊完後一會我就忽然發起了高燒,直接迷糊過去了。29號強撐着爬起來,準時參加了面試。此次是一個Manager,一個Senior,但問的技術的問題很少,主要是問了Culture Fit的內容。問到的問題包括:
- 如何mentor junior developer?
- 如何保證代碼質量?
- 與客戶共同工做的經歷?
- 如何面對需求變化?
- 如何處理MVP與工做的關係?
- 有沒有團隊管理的經驗?
等等。聊的話題比較發散,並非循序漸進的把那些常見問題挨個問,而是根據你的回答,再引伸出其餘的問題,感受更像一個聊天。好比他們問我與客戶共同工做的經歷,我談到了常常要面對頻繁的需求變動,他們就接着問怎麼面對這些變動,我就說要設計良好的架構,以方便重構代碼,使用敏捷方法等,他們接着問怎麼敏捷……一環套一環的。最後讓我提問題,我問了團隊目前有多少人,重點關注的項目內容等等,並表達了本身願意學習的意願。而後他們答覆會再聯繫Recruiter。此次面試就結束了。以後我真的是感受到乏的要命,發燒渾身疼痛,又去睡覺了。11月30日一早5點要搶銀蕨簽證,這又是一個大事。
銀蕨簽證
雖然仍是發燒,仍是4點多就爬起來了,準備搶2017年度的銀蕨簽證。這個經歷就比較幸運了,移民局網站頭兩個小時是崩潰的,估計誰都進不去,可能某些人就放棄了,但一直刷的人就在幾分鐘內刷到了。我本身也是沒有搶到,也是以前聯繫的在新西蘭的朋友幫忙搶到的。無論如何,這一步算是過去了。而後我立刻給Recruiter發了個郵件,說我已經搶到了銀蕨簽證的名額,可以儘快去NZ。我但願有這個東西能夠免去他們考慮爲我作擔保工籤的麻煩,增長錄用個人可能性,雖然不知道有沒有用。
12月1日上班後就收到了Recruiter的郵件,說團隊正在討論下一步的安排了,一旦有消息會盡快通知我。我又回信使勁感謝了一下,順便說了下我接下來準備申請銀蕨簽證的步驟,好讓他們安心,我立刻就能夠去了。
拿到Offer
忐忑的過完一個週末,週一在路上收到了Recruiter的回信,聊了一些移民的建議,我固然要回一個好好感謝的郵件了。而後在準備吃午餐的時候,收到了我求之不得的郵件,她說正在準備合同,要給我發offer了。在我按捺着激動的心情思考怎麼回郵件的時候,十分鐘後第二個正式郵件來了,此次終因而offer郵件了,D公司贊成僱傭我,要求我在幾天內答覆。這一刻簡直不敢相信,努力了多半年,就這樣拿到了工做機會,一時間居然有點難以置信。
總結這幾回面試,如下幾點須要注意:
- 保持積極主動的態度,這邊工做沒有那麼急迫,必定要保持主動,好比這幾回面試機會都是主動聯繫Recruiter拿到的,看到郵箱就發郵件過去問問,混個臉熟
- 學會怎麼用英文寫郵件,通常來講郵件算是比較正式的溝通途徑了,態度要禮貌,也不要催太急,不要一兩天一問,人家會煩的,保持一兩週一次就能夠了
- 對職位的意願,持續學習的興趣
- 簡歷要突出重點,針對不一樣的職位修改,不要光羅列名詞,而是突出本身在項目中的做用,能爲公司帶來什麼樣的價值
- 提早準備一些常見問題的答案,特別是一些技術名詞 ,必須熟悉英語怎麼說,好比SOLID原則之類
- 不要過度謙虛,也不要吹牛皮,很容易戳破。基於本身的經驗說,若是確實不會,就說不熟悉,之後增強學習之類的,但切忌亂說,否則一問就露餡了
- 注重團隊精神,合做,溝通,
- 保持微笑
……
簽證辦理
拿到offer後就是循序漸進的走程序了。籤offer就是把幾份文件打印出來,簽字,再掃描發回去。打了厚厚一大摞,包括職位描述,offer,以及薪水等等。打印出來簽字還真是感受挺正式的。這就是明年要爲其工做的公司了,趕忙在Twitter,Facebook等社交網絡上關注公司動向,及時點贊。
再就是準備銀蕨材料了。體檢,各類證實。期間領導還收到了公司發來的背景調查郵件,這個就如實填一下了,感受老外作事真是挺認真,各方面問的都很仔細。
銀蕨簽證
因以前辦過護照,因此須要準備如下材料:
- 體檢。先打電話預定日期,按預定時間去體檢,過程很簡單,抽血,胸透,驗尿。必定要注意早上不要吃飯喝水。大概一個小時之內就能夠搞定。費用大約是1600左右,不一樣地區可能費用不一樣。體檢結束會拿到一個回執,提交銀蕨資料的時候須要把這個回執放在裏面。過幾天會收到一個郵件,說體檢結果已提交到移民局。
- 學歷證實。由於學校在豁免名單裏,只去學校教務處開了學歷證實,是彩色打印的中英文。我還開了成績單,須要找老師或本身翻譯後,再找教務處蓋章,但教務處老師說通常他們出的學歷證實就夠用了,因此也沒再翻譯成績單。一份15,我要了6份,打了個折70塊錢。後面其實也用不到那麼多,我以爲三四份就夠了。通常移民局審覈完後會還回來。
- 無犯罪證實。先去本地派出所開無犯罪證實,三天之後拿。拿到後必定要先去複印個彩色複印件,而後再去作公證。作公證的時候須要帶身份證,畢業證,戶口本,可能不一樣地方要求也不一樣。公證處會把原件收走,因此必定要有個彩色複印件備用。也是三天後拿。公證費用咱們這邊是160,每加一份20。
- 資產證實。證實有至關於4200紐幣的存款。這個好辦,去銀行開就能夠了,我開的招商銀行的,20一份。但要注意,聽說要開凍結資金的那種。保險起見仍是凍結一個月,拿到簽證再解凍。
- 雅思成績。這個沒什麼好說的,雅思成績單原件就夠了。
注意,這些材料只是銀蕨簽證須要的,不必定適用其餘簽證類別。但體檢、無犯罪證實、雅思成績這些對大部分簽證來講都是必須的。這些材料拖拖拉拉一直到12月下旬才辦妥。12月中旬還去給娃辦了護照,準備提交EOI。EOI就是移民意向申請,由於有了offer,分數已經夠160了,能夠提交EOI了。
12月22日終於把快遞發出去了。但立刻已經聖誕節了,因此北京新西蘭簽證申請中心是在聖誕節以後收到快遞的。12月27日中午午休了一會,順便想看看網站上有沒有什麼新消息,剛打開新西蘭簽證申請中心的網頁,右下角就彈出了郵件通知,材料齊全,已經受理了。同時給了一個受理編號,立刻輸入到網頁裏查詢,顯示:
元旦假期後1月2日立刻去出入境拿到了娃的護照,仔細校對EOI後就提交了。後來跟羣裏朋友聊了下,說若是要緊缺職業加分,還得提供工做經歷證實,因而又修改了下,把緊缺的分數去掉了。修改EOI的話不用從新繳費,但要填寫修改緣由,因此儘可能一次填好。順便又去新西蘭簽證申請中心網站查詢狀態,早上查仍是上次的狀態,下午查就更新了:
效率這麼高!立刻去移民局網站查詢,發現工籤已經批了,狀態也更新了,是9個月的工做簽證。次日快遞就到了,把個人雅思成績單原件和學歷證實原件和護照一塊兒寄回來了。這下就踏實了。
認證僱主工籤及EOI
接下來幾天就繼續瞭解轉銀蕨二期的狀況,能夠擔保家人一塊兒過來。個人計劃是,我先網上提交銀蕨二期,等家人的無犯罪證實、體檢之類的辦好後,再遞交紙質資料。但在線申請銀蕨二期的時候,又遇到一點問題,須要提交一個Employer Supplementary Form(INZ1113)。應該是僱主幫助填寫,因而聯繫Recruiter,問她是否能幫忙填寫這個表格。但對方答覆他們不瞭解這個狀況,還說他們是 Accredited Employer ,不須要填這些東西。因而我又改了下申請的簽證種類,改爲Work to Residence - Accredited Employer Work Visa,即認證僱主工籤,如今就不須要那個表格了。認證僱主是移民局的一個列表,都是新西蘭比較大的公司,若是在這些公司工做的話,相對是比較穩定的,簽證也容易批。1月9日提交了在線的認證僱主工籤申請。
1月10日一大早就起來刷郵件,一直沒有。等到九點多看了一下移民局網站,才發現已經變成Selected狀態了:
這說明已經被選中了,原來不是一選中就發郵件的。可是工籤仍是沒有任何進展。
1月13日再刷新工籤狀態,由Submiting變成了Submitted。
接下來幾天給家人作了體檢,1月23日寄出了申請工籤和學籤的資料,等待EOI的結果。按網上的說法,通常兩週左右會出邀請函,1月24日很早就醒了,看兩眼手機又迷糊一會。終於在5點多的時候手機收到郵件了,ITA到了!這也標誌着進入了實質性的階段,能夠提交資料了。要求在四個月內,也就是5月24日前提交全部資料。
1月29日接到移民局辦公室的電話,須要提供兩我的近兩年來的淘寶購物記錄,趕忙發郵件過去。我淘寶購物比較少,也補充了一部分京東的購物記錄,要顯示收件地址爲同一個地址才行。注意不要發壓縮包,估計他們郵箱會過濾掉的,能夠將圖片合併成PDF再發送。而我在線提交的工籤申請仍然沒有變化,仍是隻顯示Submitted。
近期因爲搬家等事情較多,決定到新西蘭以後再提交移民資料。因此只須要等工簽結果就好。順利的話一個月後拿到工籤,就能夠一家人一塊兒過去了。
2月7日收到了移民局郵件,個人認證僱主工籤顯示Approved了。可是發現start date與個人offer相同,這樣我就無法以這個簽證擔保家人提早入境了。因而立刻給移民局負責我案子的移民官發郵件,詢問可否將日期修改成稍提早的時間。次日就收到了新的確認信,將start date改成了當前日期,感受這點仍是比較人性化的。在線申請的工籤不須要在護照上貼紙,是電子籤,把郵件打印出來帶着就能夠了。
中間通過一個春節假期,2月23日再查看家人的簽證進度,都已經處理完了。感受比較穩妥了,因而買了機票。但奇葩的事情又發生了,2月25日收到家人的護照後,發現把日期搞錯了,應該是跟我工籤同樣的30個月的期限,結果寫成了9個月,可能根據我銀蕨的期限算的……真是暈了,若是9個月內拿不到綠卡,還得麻煩。趕忙聯繫移民局上海辦公室,火速把護照寄回去從新貼。盼星星盼月亮的,終於在出發前兩天拿到護照了。
這段時期事情比較多,再捋一下。我並不知道公司是由於我拿到了銀蕨的名額才贊成給我發offer,仍是無論我有沒有銀蕨都會給我offer,我只能說比較幸運,幾乎同時兩件事都成了。其實從拿到offer的那刻起,銀蕨辦不辦已經沒意義了,拿着offer就能夠直接申請工簽了。但我仍是先按照步驟申請的銀蕨一期,接着申請認證僱主工籤。當認證僱主工籤批下來後,銀蕨簽證就自動無效了。同時我還提交了EOI,即正式移民申請,這個步驟跟申請工籤是不一樣的,須要打夠160分,移民局每兩週從申請者裏面抽,而後發邀請函,即ITA,拿到ITA後在四個月內提交各類資料,再等待後續步驟。
因此對於沒工籤就無法工做,沒offer就無法申請工籤的deadlock來講,可行的步驟就是直接海外申請工做,或者申請假期打工簽證和銀蕨簽證過去找,這兩種簽證都是短時間,都有數量限制。有信心的能夠直接拿旅遊簽過去找。但重要的一點就是最終要有offer,即移民局所說的技術性工做。去年政策更新後,就算海外無offer打分夠了160分,很大可能性也是隻批一個找工做的工籤,而不會直接批綠卡了。另外找到的工做還有薪水要求,詳細狀況可參看Jack Liu的博客。
順利登錄
通過幾天準備,終於出發前往新西蘭。我買的南航,每一個人兩件托運行李,但到了奧克蘭轉新西蘭航空後,每一個人只能託運一件行李,因而又買的行李票。並且行李還超重了,又多交了60刀。因此你們打包行李必定不要超重,控制在23kg之內就能夠了。期間不用細說,帶小朋友坐這麼久的飛機是很辛苦的一段旅程。還好中間睡着了,否則倒時差很難受。到奧克蘭是次日早上七八點,第一感受是天真藍!藍的透亮,一眼看老遠。在機場休息了幾個小時,吃了點東西,下午一點半飛惠靈頓。一個多小時就到了 ,公司安排的supershuttle來接,順利抵達臨時住處。
目前狀態
現已入職,第一個項目是基於Xamarin和UWP的,正在努力學習中。公司提供了全套MSDN訂閱,Office365,Resharper等各類工具的受權,不會的也給時間去學,仍是很人性化的。固然與以前體制內的工做有所不一樣,須要時間適應。不會的就問,因此沒什麼太大問題。語言的話,雖然他們之間對話語速很快確實比較難懂,但直接交流是沒問題的。公司各個國家的人都有,氛圍不錯。每週五下午是Happy Fiday,會開個小party,有抽獎,有次Boss端着個盤子挨個桌送糖吃,我一看趕忙下意識站起來了,一看周圍你們都是拿了糖該幹嗎幹嗎沒一個起立的……
PS:
申請綠卡的資料在國內基本都準備好了,主要是婚姻關係這個比較麻煩,因此能夠提早準備,有兩人姓名、相同地址的信用卡帳單,租房合同,照片等。拿到僱主補充表格後我就跟租房合同一塊兒寄過去了,目前狀態是Application Received了,期間讓我從新寄護照的有效複印件,不是本身複印的那種,必須通過認證,能夠找當地的太平紳士蓋個章,免費的。
生活上來講,這邊菜價比較貴,確實貴,一個茄子三刀,至關於十多塊人民幣。肉也貴點,打折的話也還能夠接受。冰淇淋之類的奶製品超划算,一大桶冰淇淋就三四刀,夠吃好幾天的了。國內哈根達斯一個球還好幾十呢。咱們三口人一週吃飯大概不到200刀。剛來的時候還吃過幾回餐館,不過感受真是……。仍是本身作吧。
住宿方面,租了一個小公寓,一週大概五六百刀。租單間的話會便宜些。主要是考慮上班方便,沒有租郊區的,若是有車住郊區更便宜一些,房子條件也更好。這邊租房仍是比較緊張的,每每一個房子n個租客競爭,因此申請的時候能夠適當提升價格加強競爭力。可是這邊有的人也不是隻看錢,我也遇到過有的房東給加錢都不一樣意的,說必須給全部的申請者一樣的機會……
有了住處以後,拿着租房合同就能夠去給娃註冊學校了。這邊無論是買的房子仍是租的房子,均可以避免費上公立小學。如今娃已經上學,適應的還不錯。早上九點前到校,到下午三點放學,老師天天會發不一樣的書回家讀,都是很簡單的分級閱讀故事書。學校每週有中文課,有時候回來還告訴我說老師還教手語了。反正感受跟國內不是一個套路。
公共醫療,若是拿到兩年以上的工籤,能夠享受公共醫療服務。須要註冊家庭醫生。
具體各類細節就不贅述了,放幾個可能會用到的網址:
TradeMe:
http://www.trademe.co.nz
看房子狀況:
https://homes.co.nz/app/
看學校學區:
http://www.educationcounts.govt.nz/find-school
http://nzschools.tki.org.nz/
查詢學校:
http://www.education.govt.nz/
http://www.ero.govt.nz/review-reports/
https://www.parliament.nz/resource/0000010847
買傢俱:
http://www.harveynorman.co.nz/ 超級貴
http://www.briscoes.co.nz/ 打折的時候還能夠
租房合同參考:
https://www.tenancy.govt.nz/starting-a-tenancy/tenancy-agreements/
住建部官網:
https://www.building.govt.nz/
公車卡:
https://www.snapper.co.nz/buying-a-snapper/
太平紳士
http://www.cab.org.nz/vat/gl/ls/Pages/JusticesofthePeaceandNotariesPublic.aspx
醫療
https://www.newzealandnow.govt.nz/living-in-nz/healthcare
註冊家庭醫生
NZ health & disability system (Mandarin)
https://vimeo.com/165066759
http://www.yourlocaldoctor.co.nz/Usefullinks.aspx
查詢是否有資格享受公費醫療條件
www.health.govt.nz/eligibility
健康站 查找可用的家庭醫生
www.healthpoint.co.nz
公民諮詢局
www.cab.org.nz Citizens Advice Bureau 0800788877 多語言服務熱線
放幾張圖吧:
俯瞰惠靈頓
週日海邊的菜市場
惠靈頓海邊
惠靈頓海邊
這邊氣候比較多變,常常下雨,風有時候也挺大,不過天是真真真真真藍藍藍藍啊。
另外再打個廣告,2018年度的假期打工簽證6月21日開搶,中國每一年有1000個名額,年齡30歲如下的能夠嘗試申請這個簽證,拿這個簽證也能夠在新西蘭合法工做(只能短時間)和學習。羣裏很多朋友是靠這個簽證來到新西蘭找到工做並定居的。若是有興趣瞭解的朋友,能夠給我發消息
【轉載】博主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anxiaodi/p/MoveToNewZealan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