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01-電腦結構、網絡基礎、單位轉換

目錄html

一.計算機五大部件緩存

二.程序運行的過程性能

三.ARP協議spa

四.單位轉換htm

一.計算機五大部件

電腦之父——馮·諾伊曼提出了計算機的五大部件:輸入設備、輸出設備、存儲器、運算器和控制器。blog

咱們把鍵盤和鼠標叫輸入設備。遊戲

輸入設備: 向電腦輸入數據和信息的設備。除了鍵盤。除了鍵盤鼠標,其餘輸入設備還包括觸摸板、麥克風、攝像頭,遊戲手柄、掃描儀等。圖片

顯示器用來向咱們展現畫面,顯示內容,音箱則播放音樂給咱們聽,咱們管他們叫輸出設備。ip

輸出設備: 將電腦中的信息輸出給用戶的設備。經常使用的輸入設備有:顯示器、音箱、打印機、投影儀等。內存

主板:鏈接全部其餘設備的設備,是其餘設備的載體,主板主要是爲CPU、內存、顯卡、硬盤等提供平臺,至關於人體的軀幹,關聯着各個器官。

CPU:中央處理單元(Cntral Pocessing Uit)的縮寫,也叫處理器,是計算機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人靠大腦思考,電腦靠CPU來運算、控制。讓電腦的各個部件順利工做,起到協調和控制做用。

硬盤:存儲資料和軟件等數據的設備,有容量大,斷電數據不丟失的特色。也被人們稱之爲「數據倉庫」。

內存:1. 負責硬盤等硬件上的數據與CPU之間數據交換處理;2. 緩存系統中的臨時數據。3. 斷電後數據丟失。

顯卡:顯示器想要呈現畫面,顯卡是關鍵。簡單來講,就是負責在顯示屏上顯示一切信息。打個比方,它就像是人的眼睛,沒有了它,電腦就沒法驅動造成圖像了。顯卡性能好,電腦的圖形處理能力就高,尤爲在玩遊戲時更能發現這個(因此不少遊戲會要求顯卡性能)。對玩家而言,最好選擇獨立顯卡。不過,若是不玩大型遊戲,CPU內置核心顯卡也基本能知足要求。缺點: 系統功耗有所加大,發熱量也較大,額外購買。

電源:將電壓220伏的市電轉換爲低等電壓,而後送到主板及各個硬件!供電!電腦運行須要電力,而電源就是爲此供電的,也能夠說它在爲電腦提供一切動力。電源決定了電腦的穩定性。它和人體心臟功能相似,都是提供動力的核心。

 CPU:是計算機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讓電腦的各個部件順利工做,起到協調和控制做用。

硬盤:存儲資料和軟件等數據的設備,有容量大,斷電數據不丟失的特色。也被人們稱之爲「數據倉庫」。
內存:1. 負責硬盤等硬件上的數據與CPU之間數據交換處理;2. 緩存系統中的臨時數據。3. 斷電後數據丟失。

二.程序是如何執行起來的?

當咱們在電腦上打開QQ時(右鍵-打開 或者雙擊QQ圖標),實際上是經過鼠標(輸入設備)向CPU發送了一條命令,CPU接收到這條命令後,QQ程序就從硬盤裏被加載到內存(加載時不經過處理器,直接從硬盤加載程序到內存裏),加載完成後,CPU就開始執行QQ程序。程序執行起來後,CPU可讓QQ程序顯示在咱們的在顯示器上。也就是你看到了QQ 程序運行起來了。若是這個時候,你用QQ截取了一張屏幕的圖片,那麼這張圖片會首先保存到內存,在沒有退出截屏狀態時,你能夠在這張圖片上寫字、畫線條,等你右鍵保存這張圖片的時候,這張圖片就會保存到硬盤裏。

內存存取數據的速度比硬盤的存取速度快了10倍, 在某些環境裏,硬盤和內存之間的速度差距可能會更大。

而CPU的速度比內存不知還要快多少倍。當咱們把程序從硬盤放到內存之後,CPU就直接在內存運行程序,這樣比CPU直接在硬盤運行程序就要快不少。

內存解決了一部分CPU運行過快,而硬盤數據存取太慢的問題。 提升了咱們的電腦的運行速度。

內存就如同一條「高速車道」通常,數據由傳輸速度較慢的硬盤經過這條高速車道傳送至CPU進行處理!

但內存是帶電存儲的(一旦斷電數據就會消失),並且容量有限,因此要長時間儲存程序或數據就須要使用硬盤。

三者之間的關係:

簡單來講,硬盤用來存儲咱們的程序和數據,當咱們運行程序的時候,CPU首先接受到咱們的命令,以後CPU是告訴硬盤,我要運行你存儲的程序A,你把程序A送到內存去。CPU對內存說,我讓硬盤把程序A送到你這裏來了,你保存一下。 等程序A被完整的送到內存以後。CPU就開始執行程序A。

 過程就像上面說的,咱們在舉一個接近咱們生活的例子。

若是說把硬盤比喻成一個大倉庫,CPU比喻成加工車間,那麼內存就是一個臨時的小倉庫。從距離上來講, 相比內存到CPU的距離和硬盤到內存的距離,內存和CPU的距離更短。

硬盤(大倉庫)用來保存車間須要用的原料和最終生產出來的商品。倉庫太大,取出原料和存儲商品太慢,耗時間。

內存(臨時小倉庫):原料會先放到這裏,小倉庫,能夠很快的找到須要的原料或商品。

CPU(車間):從內存(小倉庫)裏拿到原料,生產商品。中間會有半成品,半成品能夠放在內存(小倉庫)裏。

 

第一大點和第二大點這些知識是 有規則的,客觀的文字表述,因此以上筆記從博客中摘抄下來。

(原博客地址:https://www.cnblogs.com/resn/p/5766142.html)

三.Arp協議

發包分三步:

1.計算是否在同一個廣播域

2.利用arp協議獲取mac地址

3.發包

 

 

1.若是在同一個廣播域:

例如pc1要向pc3發包,流程以下:

(1.首先計算pc1和pc3在同一個廣播域(利用ip進行計算)

(2.arp協議獲取pc3的mac地址

格式:原mac  目標mac  原ip  目標ip

具體:pc1mac  FF:FF:FF:FF:FF:FF  192.168.11.10  192.168.11.11

(在同一個廣播域全部機器均可以收到這個數據包,而後開始解包,發現ip地址不是本身的就丟棄,發現ip是本身的就返回本身的mac地址)

返回格式:本身的mac  目標mac  本身的ip  目標ip

具體:pc3mac  pc1mac  192.168.11.11  192.168.11.10

這樣pc1就受到了pc3的mac地址

(3.開始發包

發包格式:原mac  目標mac  原ip  目標ip  數據部分

具體:pc1mac  pc3mac  192.168.11.10  192.168.11.11  數據

2.若是不在同一個廣播域:

例如pc1要向pc4發包,流程以下:

(1.首先計算pc1和pc3不在同一個廣播域

(2.arp協議獲取pc1所在廣播域的網關1的mac地址

格式:本身的mac  目標mac  本身的ip  目標ip

具體:pc1mac  網關1mac  192.168.11.10  網關ip

網關1解包發現是要本身的mac地址後,網關就會響應,把本身的mac地址返回給pc1

返回格式:網關1的mac  目標mac  網關1的ip  目標ip

具體:網關1mac  pc1mac  網關1ip  192.168.11.10

Pc1獲取到網關1mac地址後開始發包

(3.pc1開始給pc4發包:

發包格式:原mac  目標mac  原ip  目標ip  數據部分

具體:pc1mac  網關1mac  192.168.11.10  172.16.45.10  數據

Pc4返回數據流程同樣,這裏不作贅述。

 四.單位轉換:

1GB=1024MB

1MB=1024KB

1KB=1024B  (Byte == 字節,簡寫B)

1B=8b  (bit == 二進制位,計算機數據最小的單位,簡寫b)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