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騰訊,個人試用期總結

在騰訊的 3 個月,我經歷了些什麼?前端

你們好,我是魚皮。編程

最近很多小夥伴順利畢業,入職了新公司,開始了人生第一段正式工做經歷。但對於不少公司,若是你想要成爲正式員工,是須要先經歷幾個月的試用期的。markdown

記得去年這個時候,我也曾擔憂過本身會不會遭遇試用期被裁的尷尬局面,但後來發現其實只要你或者公司沒有出什麼問題,基本都是能夠順利轉正的。網絡

騰訊的試用期通常是 3 個月,在 1 個月左右就會讓你寫一份階段性總結,最後還會要求你填寫一份試用期總結報告,有些部門可能還要當面給領導彙報。架構

今天就給你們分享下個人試用期總結,可能會有點官方~併發

不敢說寫的很好,但絕對真實,但願能給你們一些參考(不要複製粘貼哈哈)。工具

如下內容已脫敏oop

個人試用期總結

在騰訊已經實習近一年,終於正式入職,激動的同時,身上的責任和壓力也大了許多。性能

即將轉正,下面是我對本身試用期的工做、成長與不足的總結。學習

大綱:

個人試用期總結 導圖

工做

在試用期,我作了不少事情。

本職

試用期間,我完成了多個需求,同時幫助排查及處理了多個線上問題。

1. 任務調度系統升級

隨着系統相關定時任務增多,管控困難。我 主動 升級現有任務系統,搭建任務調度平臺集中管控定時任務,經過界面高效靈活地控制和監測定時任務的啓停狀態、查看執行日誌等。

考慮到實現成本和複雜度,任務平臺基於知名開源系統進行二次開發。在搭建過程當中遇到了 DB 資源申請、網絡受限、驅動衝突等問題,但最終經過請教同事和自行查閱資料成功解決,讓我更加熟悉了公司內部資源申請的方式。

任務調度平臺 xxl-job

2. 運營平臺支持

緊急支持運營平臺的面板項目。在短時間內快速瞭解需求,熟悉總體項目的代碼、規範以及開發、測試、部署的 一條龍 流程,並積極和其餘同窗溝通協調,最終 提早 交付。

因爲項目中不少代碼進行了封裝,遇到的一些技術細節問題,經過詢問項目負責同窗獲得解決並加以記錄。經過開發該項目,我不只瞭解了該平臺的主要功能,還在前端開發技術(TypeScript、React Hooks 等)取得了較大的進步。

3. 數據整改

緊急響應外部要求,爲數據補充新字段,並完成歷史數據的刷新及檢測任務。

經過該需求,我意識到本身負責的業務的重要性。在設計系統時必須考慮全面,要有能力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

4. 數據查詢接口性能及穩定性優化

因爲某用戶下的資源列表數據量很大,單純在業務層面採用併發查詢會致使線程池任務隊列爆滿、連鎖致使接口調用超時或失敗。

經過批量併發查詢,提升查詢性能;經過線上數據及大量實驗確認批量查詢粒度,最終將接口性能提高了 3 倍 ,且請求耗時分佈更平穩。

經過此次優化,我意識到了實驗和測試的重要性,在後面的優化需求中也會更注重實際的優化結果,而不是單純憑藉經驗值或理論進行優化。

5. 任務補償機制

因爲各子項目中均可能會出現接口調用失敗、系統異常等,致使數據不一致。因此須要統一通用的任務補償機制,便於記錄及處理補償任務。所以我設計了 通用 任務補償機制,在任務調度平臺可視化查看須要補償的任務,並經過自動調度 + 動態參數的方式實現靈活高效的可選任務補償。

6. 處理系統相關反饋

因爲對業務和系統愈來愈熟悉,可以更快地排查問題,即時處理用戶的反饋。

除了上述工做,我天天都會去觀察系統的負載,按期查看業務日誌,以保障系統平穩運行。經過日誌發現了數據查詢接口中潛在的應用假死問題(Tomcat v 9.0.26 的 bug)並進行修復。此外,我改進了本身開發的實時通信機器人 SDK,支持發送 Markdown 等多種格式的消息,以應對往後更靈活多樣的通知、告警需求。

培訓

積極參與公司級、BG(事業羣)級、業務線級的培訓。

在公司級培訓中,擔任班長,組織且參與封培晚會視頻的製做,獲 「優秀班委」 稱號。

在 BG 培訓中,擔任組長,幫助你們順利經過培訓。

在業務線級培訓中,榮獲優秀小組及優秀我的。

基建

補充業務線公共 Java 知識庫,搭建公用腳手架,編寫 IDEA 開發工具的使用及業務環境搭建等文檔,幫助同事快速上手項目開發。

知識

利用公司內部資源,在知識平臺閱讀不少技術文章、建設了本身的知識庫,而且在 IT 交流問答平臺開拓思路、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開源社區和技術大牛進行思惟碰撞。

我注重知識儲備和我的成長,對於應用開發崗位來講,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一樣重要。所以我會積極參與公司的分享,好比《XX 架構與實踐》、《數據分析課程》等。

在工做之餘,我仍然堅持天天學習新知識,好比閱讀源碼、閱讀技術文章、蒐集經常使用業務解決方案、優秀系統架構等,近期在學習大數據批流處理方面的知識,但願往後有機會能夠給你們分享。

其餘

持續制定每日目標,並概括總結平常工做。

成長

相對實習期,我對待工做更加熱情,也付出了更多時間精力。天道酬勤,這幾個月我在多個方面取得了不小的進步。

養成習慣

正式入職以來,天天早上我會提早來公司閱讀技術或業務文檔;天天晚上下班前會概括總結今日工做,整理當日文件,寫技術文檔;回家後閱讀技術書籍。已經適應了忙碌而充實的工做生活。

主動性

我總結了實習期的一些不足,認爲本身對業務的瞭解度還不夠,所以在正式入職後,我主動要求參與需求評審和各類討論會,但願能獲得第一手信息,避免後期由於信息不足致使的錯誤(這裏感謝導師 B 哥爲我提供了許多機會)。

此外,我積極主動地承擔工做以及幫忙排查和解決問題。對於現有系統的一些不足,也會主動進行技術調研,嘗試優化,降本增效。

資源收集

在工做中,資源過重要了,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我收穫了大量人力資源和信息資源:

  • 人力資源:經過參與培訓,我認識了太多優秀的小夥伴,和他們產生了不少技術和業務上的交流,增大了本身的視野,拓展了人脈。

  • 信息資源:經過持續的文檔閱讀和概括總結,我整理了本身的工做文件夾、網頁資源收藏夾,建設了本身的知識庫。不只讓本身尋找信息更方便,也能爲幫助其餘人快速瞭解某業務和技術。

溝通能力

這幾個月,我屢次和 跨部門 的同事溝通,儘量清晰地表達本身的觀點,便於對方快速理解,提高溝通效率。主動和產品、測試同窗溝通,積極表達本身觀點的同時虛心接受他人的信息和建議。

悲觀思惟

工做中也曾出現過一些 「想固然」,把不少的第三方依賴當成了可信的,在導師 B 哥的指導下,在寫程序和想問題時,我逐漸養成了悲觀思惟:儘量地把事情往壞的結果想,作需求時要掌握更多更全面的信息,作好萬全的兜底措施。

影響力

我但願能將工做中所學所積累的知識回饋給其餘人,對同事、對公司、對社會產生積極的影響,也但願本身將來可以成爲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經過持續編寫技術文檔、在交流社區回答問題,已經幫助到了不少的同窗。

這也是我現在作知識分享的一個關鍵因素。

全局觀

實習期的不少時候,作需求時我僅僅考慮和需求相關的因素,對其餘合做部門的業務瞭解甚少。隨着咱們負責的業務對接方愈來愈多,系統愈來愈複雜,我須要更瞭解合做方的視角,站在全局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如今我會去主動了解合做同事的業務,多問 「爲何」,不斷提高本身對業務的熟悉度和全局觀。

技術能力

我深知技術能力對研發工程師相當重要,感謝公司提供的平臺資源,讓我有機會和不少大佬共同交流,閱讀他們的代碼,讓個人技術水平和知識面獲得了很大的提高。

業務能力

經過參與需求評審以及各類需求討論會,讓我瞭解了更多 一手 業務信息;經過和同事的合做和交流,讓逐漸學會高效地處理問題。不少問題的解決也比之前更迅速了。

不足

取得進步的同時,工做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發現了本身的不足之處。

效率

個人工做效率還不夠高,並行工做能力較差,同時處理多個需求時,偶爾會感到手足無措,而且有時工做計劃會被其餘事情打斷。

以後,我會多作計劃,合理安排工做,儘可能給本身完整的時間去設計方案和寫代碼,其餘時間去解決處理問題(前提是問題的緊急度不高)。

專業度

隨着系統日漸複雜、代碼冗餘等,個人開發效率逐漸下降,經常想要重構,但感到無力。我以爲這和本身專業度不夠、設計系統時欠考慮關係很大。

我會多學習其餘系統的架構模式,同時保留重構和優化的想法,在合適的時機去執行。

衝動

在解決線上問題時,我經常想着更快地幫忙排查問題,所以回覆地很快,有時本身還沒調查清楚就瞎猜緣由,本身都不知道本身在扯什麼,結果拔苗助長。

從此仍是要作充足的排查,肯定問題或有了一些清晰的想法後,再去發聲。

啞吧

因爲對一些合做業務的熟悉程度還不足,目前在討論總體方案時,我還很難提出本身的想法,只能默默遵從其餘同窗的分析。

仍是要繼續努力、多看文檔,讓本身儘快熟悉業務。

最後,但願本身可以成功轉正,我會繼續努力,上下求索,作到正直、進取、協做、創造(騰訊新的使命願景),爲公司帶來更大的價值!


哈哈,一年以後再來看這篇總結,深有感觸。現在的本身比當時又有進步了,工做效率比之前高了不少、設計系統時考慮的更加全面可擴展、面對問題更加冷靜、討論需求時也能更有主見了。

不得不感嘆,壓力和積累的確能令人成長,繼續加油吧~ 建議你們也多記錄本身的學習和工做經歷,往後都是無價之寶。

最後再送你們一些 幫助我拿到大廠 offer 的學習資料

跑了,留下 6T 的資源!

歡迎閱讀 我從 0 自學進入騰訊的編程學習、求職、考證、寫書經歷,再也不迷茫!

我學計算機的四年,共勉!

我是魚皮,點贊 仍是要求一下的,祝你們都能心想事成、發大財、行大運。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