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測試基礎知識

1. 性能測試是什麼 web

性能測試是指經過特定方式,對被測系統按照必定策略施加壓力,獲取系統響應時間、併發用戶數、吞吐量、資源利用率等性能指標,以期保證生產系統的性能可以數據庫

知足用戶需求的過程。安全

響應時間:響應時間指用戶感覺到的軟件系統爲其服務所耗費的時間。通常狀況下,須要定義三種狀況下的系統的響應時間,閒時響應時間、忙時響應時間、峯時響應時間服務器

併發用戶數:併發用戶數指系統可以同時處理的用戶請求的數目,也能夠理解爲同時向系統提交請求的用戶數目。註冊用戶數指系統中所有註冊用戶的數量;在線用戶數指在相同時間段內登陸了系統,並在系統中進行操做的用戶數量。 網絡

吞吐量:吞吐量指單位時間內系統處理的客戶請求數量,體現系統的總體處理能力。系統吞吐量越大,說明系統性能越好。衡量吞吐量的經常使用指標內包括:RPSPPSPVTPSQPS架構

資源利用率:資源利用率是指系統在負載運行期間,數據庫服務器、應用服務器、web服務器的CPU、內存、硬盤、外置存儲,網絡帶寬的使用率。  併發

據經驗,低於20%的利用率爲資源空閒,20%--60%的使用率爲資源使用穩定,60%--80%運維

的使用率表示資源使用飽和,超過80%的資源使用率必須儘快進行資源調整與優化數據庫設計

2性能測試的範疇  軟件性能的範疇較廣,一般包括執行效率、資源佔用、穩定性、安全性、兼容性、可擴展性、可靠性等。 ide

3不一樣角色對軟件性能的理解 

1)從系統用戶角度看軟件性能  系統用戶指實際使用系統功能的人員。系統用戶看到的軟件性能就是軟件的響應時間,即當用戶在軟件中執行一個功能操做後,到軟件把本次操做的結果徹底展示給用戶所消耗的時間。  系統響應時間的影響因素有:功能的粒度、客戶端網絡狀況、服務器當前忙閒狀況等。從系統用戶角度看,軟件響應時間越短,系統性能越好。

2)從系統運維人員角度看軟件性能  系統運維人員指負責軟件系統運行維護的工做人員。  運維人員在關注系統響應時間的同時,還須要關注系統的資源利用率、系統最大容量、系統訪問量變化趨勢、數據量增加幅度、系統擴展能力等,並在此基礎上制定合理的系統維護計劃,以保障系統可以爲用戶提供穩定可靠的持續服務。主要關注系統運行時服務器的狀態,如CPU利用狀況、內存使用狀況等、系統是否可以實現擴展、系統支持多少用戶訪問、系統的穩定性,是否支持7*24小時的業務訪問

3)開發人員視角來講,軟件性能架構設計是否合理、 數據庫設計是否合理、 代碼是否存在性能方面的問題、 系統中是否有不合理的內存使用方式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