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http://blog.chinaunix.net/uid-28541347-id-5747536.htmlhtml
rpm命令咱們常常使用,可是這個」-V」參數咱們卻不多使用,今天碰巧遇到,這裏坐下總結。rpm -V用來檢查已安裝rpm包的完整性。所謂「完整性」,這裏就是指安裝rpm包產生的全部文件和原始rpm包中的信息是否一致。若是徹底一致,則不作任何輸出,只有發現有不正確的文件時纔會輸出。rpm -V的輸出格式以下:ui
SM5DLUGT c spa
其中每當發現一個不一致的文件就會有一行相似的輸出,一下是每一個字符的含義:.net
S:表示對應文件的大小(Size)不一致;unix
M:表示對於文件的mode不一致;htm
5:表示對應文件的MD5不一致;blog
D:表示文件的major和minor號不一致;配置
L:表示文件的符號鏈接內容不一致;file
U:表示文件的owner不一致;方法
G:表示文件的group不一致;
T:表示文件的修改時間不一致;
c:只有文件是一個配置文件時纔會有此標誌,能夠用這種方法快速定位rpm包的配置文件安裝位置。(不是說只有文件不一致狀況下才會顯示嗎?沒錯,可是配置文件一般會被修改,因此一般都會被檢測出不一致)
file:檢測出不一致的文件安裝路徑;
固然通常不可能一個文件的全部以上屬性都不一致,因此檢測經過的屬性就會用一個「.」表示。
l 例1:
.M5....T /usr/X11R6/lib/X11/fonts/misc/fonts.dir
表示/usr/X11R6/lib/X11/fonts/misc/fonts.dir這個文件的mode被修改了,MD5也不一致,文件的修改時間也發生了改變。
l 例2:
S.5....T c /etc/passwd
表示/etc/passwd的Size,MD5,modify time不一致,且這是一個配置文件;
l 例3:
missing /var/spool/at/spool
表示rpm包原本該生產/var/spool/at/spool文件,但卻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