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jaro 官網:https://www.manjaro.org/html
各版本ISO下載:https://www.manjaro.org/download/linux
XFCE,KDE和GNOME爲旗艦版ubuntu
同時知足這四個選項的只有XFCE、KDE這兩個版本,這算是我選擇KDE的一個緣由吧c#
環境:ThinkStation P520windows
CPU:英特爾 至強Intel Xeon Skylake-W W-2104 - 4 Cores, 3.2GHz, 8.25MB Cache,ide
內存:DDR4-2400, 120W--- 16GB ECC 2400MHz RDIMMpost
硬盤:512g ssd + 3.5 英寸 2TB SATA HDDui
顯卡:Nvidia Quadro P2000 5GB GDDR5url
DVD Burner/CD-RW Rambo 8 (SATA)spa
電源:690W電源
鏡像下載:https://osdn.net/dl/manjaro/manjaro-kde-18.0.4-stable-x86_64.iso
製做優盤啓動:Rufus:https://rufus.ie/
惟一一點區別是,這裏以DD方式寫入。聽說以iso鏡像寫入的方式安裝會出錯。
插優盤、F12(或其它)、選擇優盤啓動
參考連接:
https://www.cnblogs.com/smlile-you-me/p/8830949.html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ff411625f6b3d912e4823702.html
/ - 80G swap - 20G /home - 340G /boot/efi - 2G
此次沒打算裝雙系統,因此沒打算分/boot ,開始只分了/ 、/home 、swap,可是提示了一個這個:(第一次安裝的時候未提示)
因而我就這樣分了一個區:/boot/efi (2G)補充:第三次裝的時候,沒提示上面那個,就沒分這個區,,可是沒有這個區的話,應該就沒有grub菜單??,因此仍是分上吧
注意swap分區的文件系統選擇linuxswap, 標記爲swap
/home 以前安裝Ubuntu的時候,分區類型所有是都是邏輯分區,可是此次選了擴展分區以後,沒辦法選擇掛載點和文件系統,因而選了主分區。可是如今想一想應該是「先選擴展分區」 - 「肯定,回到以前界面」 - 「再從擴展分區那新建分區」。但裝都裝好了,也懶得改了,不知道有什麼區別。
在這個博客裏看到這幾句話:
安裝過程(Windows10 與 Linux 共存)
將系統鏡像寫入U盤,以 DD 模式寫入,或者直接用 ImageWrite 寫入,千萬不要 syslinux。
因爲 Windows10 自己的引導分區就是 ESP 分區,因此到分區的界面,只須要將 /boot/efi 掛載到 ESP 分區便可。
以上操做以後,系統應該正常安裝結束,重啓以後會直接進入桌面。
感受裝系統最須要注意的就是分區了
http://www.javashuo.com/article/p-wsxqjbnb-es.html
對於整個linux系統來講,至少要有兩個分區,一個/分區,就是根分區,一個swap分區就是交換分區,安裝嚮導就是給Ubuntu劃分了這兩個基本的分區。
Ubuntu下主要有這麼幾個目錄:
(1) /bin就是系統可執行文件夾,至關於windows的windows文件夾和program files文件夾。
(2) /usr就是附加的軟件的安裝文件夾,至關於windows的program files文件夾。
(3) /home 就是存放用戶數據和應用程序設置的文件夾,通常一個用戶在/home下創建一個文件夾,至關於windows下的documents and settings文件夾。
(4) /etc存放系統配置文件,至關於windows的註冊表。
(5) /tmp存放臨時文件的。
只劃分/和swap兩個分區 就像安裝windows的時候若是把整個硬盤劃成一個分區,把用戶數據和windows共存到一個分區是多麼的危險。
對於Ubuntu來講,若是從新安裝系統,那麼會格式化/分區。若是/home和/在一個分區,那麼在/home的數據就會蕩然無存。因此對於一個須要使用Ubuntu的用戶來講,至少劃出/分區,/home分區和swap三個分區來。通常來講/分區至少8G空間就能夠了,若是硬盤空間富裕能夠考慮15G,swap分區流傳的說法是內存的2倍(個人是3G內存,swap設置爲4G),其餘能夠做爲/home使用。
Ubuntu的官方建議:https://help.ubuntu.com/community/DiskSpace
Name |
Size |
/boot |
250MB ~ 1GB |
swap |
at least size of RAM |
/ |
minimum 8 GB, at least 15 GB recommended |
不管是windows系統仍是linux系統,除了物理內存外,都還有一個虛擬內存。在linux上,虛擬內存被稱爲swap space。過去以來,虛擬內存的大小應該是物理內存的兩倍,可是最近幾年來,物理內存的大小至少都有了好幾個GB,若是16G內存用32G的swap豈不是太佔用硬盤空間?下圖是虛擬內存和交換空間的映射關係,虛擬內存的存在,能夠提升電腦的運行速度,因此其存在頗有意義。
Amount of RAM in the system 物理內存 | Recommended swap space建議的交換空間大小 | Recommended swap space if allowing for hibernation若是開啓休眠功能建議的交換空間大小 |
---|---|---|
⩽ 2GB | 2 times the amount of RAM | 3 times the amount of RAM |
> 2GB – 8GB | Equal to the amount of RAM | 2 times the amount of RAM |
> 8GB – 64GB | At least 4 GB | 1.5 times the amount of RAM |
> 64GB | At least 4 GB | Hibernation not recommended |
總結起來就是,若是不打算開啓休眠功能,物理內存在8G如下,則swap設置爲與物理內存同樣大。若是物理內存在8G以上,swap空間設置爲8G便可。當物理內存大於64G時,不建議開啓休眠功能。
如下是Ubuntu的指南:https://help.ubuntu.com/community/SwapFaq
更加細緻:(從左至右依次是RAM大小,不開啓休眠,開啓休眠,最大值)
RAM(MB) No hibernation With Hibernation Maximum
256 256 512 512
512 512 1024 1024
1024 1024 2048 2048 RAM(GB) No hibernation With Hibernation Maximum 1 1 2 2 2 1 3 4 3 2 5 6 4 2 6 8 5 2 7 10 6 2 8 12 8 3 11 16 12 3 15 24 16 4 20 32 24 5 29 48 32 6 38 64 64 8 72 128 128 11 139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