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喜歡看過往電影的人,只有不多的幾部電影我會願意花錢嚐鮮。 數據挖掘
最近看了阿湯哥的少數派報告,除了劇情和男主角,比較吸引個人是影片中各類立在商店門口的「電子迎賓牌」(我也不知道那個東西應該叫什麼...)。這些迎賓牌功能很明確,掃描顧客的眼球識別顧客、得到顧客以往的消費記錄、針對每位顧客推薦商品。 class
好,如今回到現實。如今的各大超市和商場所使用的識別技術,雖然沒有先進到掃描眼球的地步,不過已經不是什麼難事。只是,特別是在國內(國外不瞭解),各類會員卡的做用只限於積分,把顧客各次消費的信息轉變爲數字,並混雜在一塊兒。惟一一個比較常見的有關身份識別的用途,就是在拿積分兌換禮品的時候,要和身份證對一下。若是能經過會員卡,將顧客各次消費的記錄保存下來再進數據挖掘,應該會有個不錯的結果。 配置
好消息是,這個幻想的實現,能夠說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好的平臺。由於,如今在一些大型賣場內,已經能看到安裝在手推車把手上的觸摸顯示屏。只不過這些顯示屏上顯示的內容,是由賣場提供的最新促銷信息,而從顧客個體來說,卻沒有任何針對性。 方法
說到這裏,想起了一兩年前,在市場營銷課上的一個案例,講得是希爾頓酒店對於顧客信息的處理方式。每位顧客向酒店提出的要求,都會在這位顧客再次入住時,成爲默認的配置。好比更換洗漱用品的品牌、香型,更換牀單、窗簾的顏色等等。而希爾頓酒店開始使用這樣的處理方法,已是不少年前的事情了。 技術
只是個想法,拿來與這裏的各位大神交流一下,看看是否有可行性。 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