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來自於個人一次真實面試經歷。面試
背景
本題是我在面試中,技術總監問個人一道真題,當時答得不太好,因此把它揪出來總結了下。後來問了下總監,總監說這是阿里的面試題。。算法
其實面試官主要是想讓我說出 UDP 和 TCP 的原理上的區別,怎麼給 UDP 加些功能實現 TCP。編程
看好去很容易就能說出一兩個 TCP 和 UDP 的區別,但若是能用女友都能聽懂的方式該怎麼說呢?緩存
女友:我不想聽課本上講的!我聽不懂呀~微信
下面我會以大白話的方式來解答上面的問題。網絡
UDP 的特色
UDP 讓我想起了剛畢業參加工做那會,一名畢業菜鳥。數據結構
-
溝通簡單架構
領導安排的任務,直接幹就完了。學習
UDP 也是,相信網絡世界永遠是美好的,我發送的包是很容易送到的,接收方也是很容易組裝的。數據結構也很簡單,不須要大量的數據結構、處理邏輯、包頭字段。測試
-
輕信他人
測試人員報的 bug 我也不會和她爭論什麼,永遠相信測試人員是對的,測試人員說啥就是啥,我改就是。
UDP 也是,不會創建鏈接,有個端口號,誰均可以監聽這個端口號往上面發數據。也能夠從這個端口號傳給任何人數據。反正我只管發就是。
-
不會討價還價
產品經理昨天說手機殼須要根據心情變色,測試人員說這個 bug 要把關聯的兩個 bug 一塊兒修掉。那就按照他們說的作吧!
UDP 也是,不懂堅持和退讓。也就是根據網絡狀況進行擁塞控制。不管網絡丟包多嚴重,我仍是照樣發~
UDP 使用場景
針對像我那時候畢業菜鳥的狀況,領導給我安排了三種工做環境讓我選。
-
內部系統,任務簡單,模塊單一,不須要考慮代碼的關聯影響,即便失敗了也沒有關係。
UDP 也是,須要資源少,網絡狀況比較好的內網,或者對於丟包不敏感的應用。
-
有一個強力的團隊支持,都是中高級開發、測試人員,團隊成員打過不少年交道,互相信任。有什麼問題, 吼一嗓子就能夠了!
UDP 也是,不須要一對一溝通來創建鏈接,能夠廣播的應用。
-
一個新項目,須要有激情,對於剛畢業的菜鳥,都是有很強的自主能動性的,也不會耍滑頭,躲在廁所玩手機,帶薪拉shi ?即便項目不忙,我也抓緊時間幹。項目忙,仍是同樣幹!
UDP 也是,猛着發包就是,主要應用在須要處理速度快,時延低,能夠容忍少數丟包的狀況。即便網絡狀況不佳,發包就是~
針對上面的三大場景,UDP 經常使用在實時競技遊戲,IoT 物聯網,移動通訊領域。
TCP 的特色?
-
面向鏈接
TCP 和 UDP 是傳輸層裏面比較重要的兩個協議。大部分面試的時候都會問到二者的區別。而大部分都會兩句,好比 TCP 是面向鏈接的,UDP 是面向無鏈接。
那什麼是面向鏈接?
TCP 三次握手是咱們經常唸叨和背誦的。而在這三次握手成功後,就是創建鏈接成功。
那什麼又叫面向呢?
咱們也常聽到面向對象編程、面向切面編程、面向服務編程。那到底什麼是面向?
在我看來 面向 就是遵循必定的協議、規範、數據結構等來作一系列事情。
好比面向鏈接,就是爲了在客戶端和服務端維護鏈接,而創建必定的數據結構來維護雙方交互的狀態,用這樣的數據來保證所謂的面向鏈接的特性。
知道了 TCP 的是用三次握手來創建鏈接,那咱們是否可讓 UDP 也發三個包來模擬 TCP 創建鏈接?能夠是能夠,可是若是隻是創建,而不是面向鏈接,其實意義不大。
那 TCP 面向鏈接作了哪些事情?
TCP 提供可靠交付,經過 TCP 鏈接傳輸的數據,能夠無差錯、不丟失、不重複、而且按序到達。而 UDP 繼承了 IP 包的特性,不保證不丟失,不保證按順序到達。
-
面向字節流
TCP 是面向字節流,所謂字節流,就是發的是一個流,沒頭沒尾。TCP 本身維護流狀態。
UDP 基於 IP 數據報,一個一個地發,一個一個地收。
-
擁塞控制
TCP 擁有擁塞控制,若是包丟棄了或者網絡環境很差了,就會根據網絡狀況自行控制本身的行爲,看下是發快點仍是發慢點。
UDP 則沒有這麼智能了, 你讓我發,我就發唄,反正是你讓我發的,其餘的一律無論~
-
有狀態服務
TCP 是一個有狀態的服務,有狀態能夠理解爲:我記錄了哪些發送了,哪些沒有發送,哪些接收到了,哪些沒接收到,應該接收哪一個了,一點差錯都不行。TCP 乾的事情可真多!
而 UDP 則不是有狀態的服務,我只管發,其餘的就交給接收端吧,有點任性是吧?
如何讓 UDP 實現 TCP 功能?
創建鏈接上面已經講到了,三次握手和四次握手,UDP 也能夠模擬去作。
那下面還有幾個問題:
-
順序問題
-
丟包問題
-
流量控制
-
擁塞控制
TCP 的數據結構長這樣:
其實若是你能把這些結構講清楚,就已經理解了 TCP 的核心功能。下面我仍是用大白話的方式來說解上面的四個問題。
順序問題和丟包問題能夠利用確認與重發的機制。假如包收到了,能夠作一個確認,發送一個 ACK 給發送端,告訴他我收到了。假若有的包提早到了,就緩存着。假若有包丟失了,就能夠超時重試。超時重試不宜太短,時間必須大於往返時間 RTT,不然會引發沒必要要的重傳。也不宜過長,若是超時時間過長,訪問就變慢了。那怎麼肯定這個時間,能夠經過採樣 RTT 的時間,進行加權平均。還須要根據網絡情況,動態變化。能夠了解下自適應重傳算法。
流量控制就是根據網絡狀況調整發包的速率。利用的是滑動窗口。在對於包的確認中,同時會攜帶一個窗口的大小,只要利用好這個窗口大小,就能很好地調整發包速率,發的報文段不要超過窗口的大小就 OK。(圖片來源網絡)
擁塞控制主要用來避免包丟失和超時重傳,若是出現了這兩種現象,就說明發的速率太快了。那最開始怎麼知道發送速率呢?其實開始時只發送一個報文段數據,若是收到一個確認,則倍增報文段,依次類推。當發現超時重傳時,就又回到只發送一個報文段的狀況,這個就是慢啓動,這種方式不合適。其實還有一種快速重傳算法,簡單來講就是擁塞窗口減半,後續線性增速。針對於算法怎麼實現的,這裏就不展開講述了。(圖片來源網絡)
至此,我用大白話的方式講解了 UDP 和 TCP 的區別,以及 UDP 缺什麼功能,須要怎麼去彌補才能實現 TCP 的功能。相信這樣回答的思路可讓面試官以爲仍是有點東西的。
巨人的肩膀:
《趣談網絡協議》
《計算機網絡》
- END -
建了學習交流羣,能夠掃碼加我,備註[加羣] 一塊兒進階!
我的二維碼
我是悟空,努力變強,變身超級賽亞人!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衆號 - 悟空聊架構(PassJava666)。
若有侵權,請聯繫 support@oschina.cn 刪除。
本文參與「OSC源創計劃」,歡迎正在閱讀的你也加入,一塊兒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