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大多數知名互聯網公司都加班

圖:Tim Gouw

說到加班這個話題,那就離不了互聯網,微信

兩者如影隨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彷彿互聯網就是加班的代言人。工具

尤爲是知名大廠,前一陣馬雲甚至公開支持「996」,也就是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每週工做6天,甚至阿里的有些部門工做時間比996還長。學習

不光阿里,BAT 三家都逃不掉,只不過騰訊百度的加班程度沒到阿里的這種強度。3d

如今崛起的大廠,大部分加班強度也很高,像高薪資著稱的字節跳動,還有不久前市值超京東的拼多多,再或者華爲、京東、小米、美團、滴滴等等,就沒聽過哪家不加班的。cdn

大廠這是怎麼了,員工不加班就活不下去了嗎?blog

確定不是。開發

那到底是由於什麼讓加班成爲互聯網公司的常態?產品

我在這裏嘗試從環境、企業、管理、員工這四個方向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it

一、環境分析

首先從大環境上分析,io

國內互聯網的發展從1994年接入國際互聯網開始算起,到如今也就25年,和美國相比,落後了10年。

可是在2018年全球十大互聯網企業中,中國就佔了3位(阿里、騰訊、百度)。

而且咱們在某些特殊領域還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例如移動支付

能在這麼短期把差距縮小的這麼短,除了人口紅利,必然是少不了相關行業內員工加班加點工做的。因此這麼一想,好像加班也是值得的?

不過速度快是一把雙刃劍,你能抓住就會一飛沖天,抓不住則會落的很遠。

一旦企業跟不上發展速度,或者方向錯誤,爲了修正問題,就很容易出現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這種狀況。

就像直接給下個季度設定一個變態的目標,各類項目各類 deadline,你不加班?就得走人。

其次是來自競爭對手的壓力。

若是大家公司產品一個月更新一個版本,可是競爭對手的公司,兩週就更新一個版本。在發展這麼快的今天,哪一個公司的產品可能會更能迎合市場,顯然是產品更新快的公司。

這裏不是說產品更新快就必定受市場歡迎,而是相對會更快對市場作出反應,能夠及時作出調整,迎合市場的機率更大。

當你做爲老闆,看到競爭對手的公司比本身公司更新速度快,是否是也要調整策略,加快更新速度,那這種改變必然會伴隨着手下員工加班。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無論公司是多敏捷的開發,在業務又多又急的狀況下,也只能乖乖加班。

image

二、企業分析

剛纔分析了大環境,如今分析一下企業內部的緣由。

有些公司制定的一些制度,就跟明說要加班了同樣,由於你不加班,就會很慘,

例如沒有年終獎,這裏明確讚賞一下阿里的強制325制度和京東的加班排名制度,堪稱**「業內典範」**,爲行業作了一個「好榜樣」。

image

強制325是什麼?

就是325是有名額的,年末必須有多少個打分是3.25的,阿里的同窗若是拿了3.25,就表明年終獎,晉升福利等和你無關了。辛苦一年結果到年末啥也沒有,誰能願意?

看着別人都加班,你不加班,是否是拿325的機率就更大了。那怎麼辦?只能加入加班大軍。

京東的加班排名制度,就是按期會拉取部門和員工具體加班時長,而後公示。

雖然看起來沒有阿里強制325這麼明顯,可是真正執行下來,就知道兩者並沒有差別。

通常員工,作的事情差別不大,而且好多事情沒法量化。這時候到年末了要評績效,那加班排名的優點就出來了,寫個簡單的 SQL,往下一拉,針對通常員工,即便和績效劃不上等號,也八九不離十了。

image

那你說你就不加班,績效愛打多少打多少,你不在意,也能夠。

可是你的領導通常狀況下可不會這麼想,若是剛好大家團隊的加班排名倒數第一,你這時候的壓力就不只僅是本身的績效和年終獎了,還有團隊總體的壓力。

通常的老大是不會讓數據這麼難看的,那怎麼辦?就得明裏暗裏要求上下班時間,出於團隊的壓力,通常人仍是會加班的。

這仍是沒表面上強調上下班時間的,有些公司甚至就明說了,上下班要保證幾點到幾點走的,能幹就幹,不幹走人。

除了制度還有文化,就像華爲的狼性文化,小米的工程師文化等,文化不一樣,加班的程度也不一樣。有的公司就流行加班文化,到點也不走人,就在那耗着,若是你置身其中,估計也很差意思走。

三、管理分析

一個團隊加班程度如何,基本看團隊老大是什麼樣的人。

曾經見過在一家公司的兩個團隊,簡直和兩個公司同樣,做息時間徹底不同,一個團隊早9晚8,一個早10晚10,並且午休時間也不同,第二個團隊員工就常常抱怨。

爲何呢,是第二個團隊老大喜歡加班嗎?

也不全是,還有一大緣由是他們團隊的業務,一直沒有什麼業績,因此老大着急要作出業績,手下就得跟着加班加點了。

可是帶領手下加班,並不等同於會出業績,最可能是增長可能性。大部分狀況是,除了帶領手下加班,就沒什麼其餘辦法了。

上面領導其實還好,由於團隊有業績壓力,被動讓員工加班。

有的領導,爲了討好本身的上級,會主動讓員工加班,無論有沒有事,都要給我坐着,這樣大領導在下班視察的時候,看着都在也高興。

還有一種領導,思惟有些異於常人,就像前一陣某個賣電器的公司爆出來的凌晨12點睡覺養生梗,真是一點沒辜負「天下之大,無奇不有」這句話。

固然我相信大部分管理層要求加班,都是迫於業務或者業績壓力,可是這種加班成了習慣後,就停不下來了,由於在業務不繁重的時候,歷來沒據說過宣佈不加班了。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可能加班對管理層來講,老是利大於弊吧。

四、自身分析

分析了好幾個緣由,都是外部因素,接下來講下咱們本身有哪些緣由致使加班。

第一條就是責任心,有些時候問題沒解決,確實不想走,走了內心總有點事不舒服。

這是好事,至少說明這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不過作事要有個度,由於事情永遠作不完。把事情按照重要性和價值高低分出優先級,作不完的時候,低優先級的事就放一放。

我不排斥加班,可是我排斥無心義的加班和只讓馬兒跑不讓馬吃草的加班。

不排斥是由於犧牲我的時間能夠帶來可觀的成果,作的工做確實有價值,公司對你犧牲的我的時間也有補償,於已於公司都有利,這是共贏。

可是若是有事沒事都要在公司坐着,那我是很排斥的,比不給吃草更排斥,不要和我說沒事能夠在公司學習,那我爲何回家學呢,自由自在想作什麼都行。

真正沒事還在公司待着的,都是不想回家的,要不在家沒事作,要不就是在家有不想作的事,例如哄孩子之類的。

還有一條就是主動學習,有些人自律性差,一到家可能就開始刷手機或者作別的娛樂活動。

在公司有一些約束,或者公司有些便利的地方,爲了會提升本身的工做和學習效率,選擇在公司多待會。

最後想說對於加班,我持中立態度,不排斥也不提倡,但前提是前面說的,要共贏,加班作的事既能創造真正的價值,員工也能獲得應得報酬。

ps: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還在天天8點下班,感受溫馨。就在文章即將完成之際,接到通知,接下來就要強制9點下班了,巧不巧,世界就是這麼神奇。

本文首發於公衆號「後知後jue」,微信搜索關注回覆「1024」,你懂的!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