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jax的簡介
php
JAX即「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異步的JavaScript與XML技術),指的是一套綜合了多項技術的瀏覽器端網頁開發技術。Ajax的概念由Jesse James Garrett所提出[1]。ajax
傳統的Web應用容許用戶端填寫表單(form),當提交表單時就向Web服務器發送一個請求。服務器接收並處理傳來的表單,而後送回一個新的網頁,但這個作法浪費了許多帶寬,由於在先後兩個頁面中的大部分HTML碼每每是相同的。因爲每次應用的溝通都須要向服務器發送請求,應用的迴應時間依賴於服務器的迴應時間。這致使了用戶界面的迴應比本機應用慢得多。編程
與此不一樣,AJAX應用能夠僅向服務器發送並取回必須的數據,它使用SOAP或其它一些基於XML的頁面服務接口(接口),並在客戶端採用JavaScript處理來自服務器的迴應。由於在服務器和瀏覽器之間交換的數據大量減小(大約只有原來的5%)。結果,咱們感受服務器迴應更快了。同時,不少的處理工做能夠在發出請求的客戶端機器上完成,所以Web服務器的負荷也減小了。瀏覽器
相似於DHTML或LAMP,AJAX不是指一種單一的技術,而是有機地利用了一系列相關的技術。事實上,一些基於AJAX的「派生/合成」式(derivative/composite)的技術正在出現,如AFLAX。服務器
2、ajax的應用網絡
運用JavaScript操做DOM(Document Object Model)來運行動態效果;測試
運用XMLHttpRequest爲Agent與網頁服務器進行異步數據交換;插件
運用JavaScript技術來實現。
注意:AJAX與Flash、Silverlight和Java Applet等RIA技術是有區分的。
3、ajax的優缺點
使用Ajax的最大優勢,就是能在不更新整個頁面的前提下維護數據。這使得Web應用程序更爲迅捷地迴應用戶動做,並避免了在網絡上發送那些沒有改變的信息。
Ajax不須要任何瀏覽器插件,但須要用戶容許JavaScript在瀏覽器上執行。就像DHTML應用程序那樣,Ajax應用程序必須在衆多不一樣的瀏覽器和平臺上通過嚴格的測試。隨着Ajax的成熟,一些簡化Ajax使用方法的程序庫也相繼問世。一樣,也出現了另外一種輔助程序設計的技術,爲那些不支持JavaScript的用戶提供替代功能。
對應用Ajax最主要的批評就是,它可能破壞瀏覽器的後退功能[3]。在動態更新頁面的狀況下,用戶沒法回到前一個頁面狀態,這是由於瀏覽器僅能記下歷史記錄中的靜態頁面。一個被完整讀入的頁面與一個已經被動態修改過的頁面之間的差異很是微妙;用戶一般都但願單擊後退按鈕,就可以取消他們的前一次操做,可是在Ajax應用程序中,卻沒法這樣作。不過開發者已想出了種種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當中大多數都是在用戶單擊後退按鈕訪問歷史記錄時,經過建立或使用一個隱藏的IFRAME來重現頁面上的變動。(例如,當用戶在Google Maps中單擊後退時,它在一個隱藏的IFRAME中進行搜索,而後將搜索結果反映到Ajax元素上,以便將應用程序狀態恢復到當時的狀態。)
一個相關的觀點認爲,使用動態頁面更新使得用戶難於將某個特定的狀態保存到收藏夾中。該問題的解決方案也已出現,大部分都使用URL片段標識符(一般被稱爲錨點,即URL中#後面的部分)來保持追蹤,容許用戶回到指定的某個應用程序狀態。(許多瀏覽器容許JavaScript動態更新錨點,這使得Ajax應用程序可以在更新顯示內容的同時更新錨點。)這些解決方案也同時解決了許多關於不支持後退按鈕的爭論。
進行Ajax開發時,網絡延遲——即用戶發出請求到服務器發出響應之間的間隔——須要慎重考慮。若是不給予用戶明確的迴應[4],沒有恰當的預讀數據[5],或者對XMLHttpRequest的不恰當處理[6],都會使用戶感到厭煩[7]。一般的解決方案是,使用一個可視化的組件來告訴用戶系統正在進行後臺操做而且正在讀取數據和內容。
4、ajax的兼容性
JavaScript編程的最大問題來自不一樣的瀏覽器對各類技術和標準的支持。
XmlHttpRequest對象在不一樣瀏覽器中不一樣的建立方法,如下是跨瀏覽器的通用方法:
var xmlhttp=null;
function getxmlhttp() {
if(window.ActiveXObject){
xmlhttp=new ActiveXObject;
}else if(window.XmlHttpRequest){
xmlhttp=new XmlHttpRequest;
}
}
getxmlhttp();
這樣就能夠解決兼容性問題了,惋惜的是仍是Opara仍是不能兼容Ajax。可是支持大多數瀏覽器;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