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層相關術語解釋

一、吞吐量  安全

吞吐量,顧名思義,就是進入和送出的數據總量;服務器

二、反應時間網絡

所謂反應時間是液晶電視各像素點對輸入信號反應的速度,及像素由亮轉暗或由暗轉亮所須要的時間。反應時間過長則在觀看動態畫面時會令人感到有拖尾的感受,因此反應時間越短越好。
    CRT電視中,只要電子束擊打熒光粉就會當即發光,這個擊打與發光的過程爲反應時間,它僅爲2~3ms,而液晶電視是利用液晶分子扭轉控制光的通斷,扭轉過程所需的時間爲反應時間,也就是屏幕全黑和全白之間轉換所須要的時間。
    早期生產的液晶電視反應時間爲25ms,目前已降到12ms,按照12ms的反應時間會不會影響使用效果,能夠經過如下數據的換算來理解。
    反應時間30ms意味着電視每秒可以顯示33(I/0.030)幀畫面,已經基本能知足DVD播放的須要。
    反應時問25ms意味着電視每秒可以顯示40(I/0.025)幀畫面,徹底可知足DVD播放以及絕大部分電影播放。工具

    反應時間16ms意味着電視每秒可以顯示63(I/0.016)幀畫面。測試

    反應時間12ms意味着電視每秒可以顯示83(I/0.012)幀畫面。網站

三、延時 spa

   網絡延時
   網絡延時指一個數據包從用戶的計算機發送到網站服務器,而後再當即從網站服務器返回用戶計算機的來回時間。一般使用網絡管理工具PING(Packet Internet Grope)來測量網絡延時。
   因爲互聯網絡的複雜性、網絡流量的動態變化和網絡路由的動態選擇,網絡延時隨時都在不停的變化稱爲抖動。網絡延時和網絡延時的抖動越小,那麼網絡的質量就越好。 
   在互聯網上,典型的網絡延時爲幾十到幾百毫秒。影響網絡延時的主要因素是路由的跳數(由於每次路由轉發都須要時間,所以路由跳數越多,網絡延時越大)和網絡的流量(網絡流量越大,交換機和路由器排隊的時間就越長,網絡延時也就越大)。視頻

交換機延時(Latency)是指從交換機接收到數據包到開始向目的端口複製數據包之間的時間間隔。有許多因素會影響延時大小,好比轉發技術等等。採用直通轉發技術的交換機有固定的延時。由於直通式交換機無論數據包的總體大小,而只根據目的地址來決定轉發方向。因此,它的延時是固定的,取決於交換機解讀數據包前6個字節中目的地址的解讀速率。採用存儲轉發技術的交換機因爲必需要接收完了完整的數據包纔開始轉發數據包,因此它的延時與數據包大小有關。數據包大,則延時大;數據包小,則延時小。採用直通轉發技術的千兆交換機有固定的延時,由於直通式交換機無論數據包的總體大小,而只根據目的地址來決定轉發方向。因此,它的延時是固定的。採用存儲轉發技術的交換機因爲必需要接收完了完整的數據包纔開始轉發數據包,因此它的數據包大,則延時大;數據包小,則延時小。資源

四、抖動路由

抖動是QOS裏面經常使用的一個概念,其意思是指分組延遲的變化程度。網絡延時隨時都在不停的變化稱爲抖動(延時的變化成爲抖動)。
若是網絡發生擁塞,排隊延遲將影響端到端的延遲,並致使經過同一鏈接傳輸的分組延遲各不相同,而抖動,就是用來描述這樣一延遲變化的程度。
所以,抖動對於實時性的傳輸將會是一個重要參數,好比:VOIP,視頻等。
抑制的話,一般利用QOS保證相關流就能夠了~~固然也能夠利用緩衝區來解決部分問題!

抖動率:抖動率是網絡延遲的變化量,它是由同一應用的任意兩個相鄰數據包在傳輸路由中通過網絡延遲而產生;
計算方法:抖動率由相鄰數據包延遲時間差除以數據包序號差獲得;
計算步驟:
1.計算端到端延遲,就是指數據包的接收時間與發送時間之差;接收端節點N↓[2]收到數據包的時間減去發送端節點N↓[1]發出數據包的時間,就是端到端延遲,公式以下:
端到端延遲=數據包的接收時間-數據包的發送時間;
2.抖動率=(數據包P↓[j]的延遲-數據包P↓[i]的延遲)/(數據包P↓[j]的序號j-數據包P↓[i]的序號i)
數據包P↓[j]的延遲=數據包P↓[j]接收時間-數據包P↓[j]發送時間
數據包P↓[i]的延遲=數據包P↓[i]接收時間-數據包P↓[i]發送時間

五、丟包

丟包率,是一個比率,網絡中數據的傳輸是以發送和接收數據包的形式傳輸的,理想狀態下是發送了多少數據包就能接收到多少數據包,可是因爲信號衰減、網絡質量等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並不會出現理想狀態的結果,就是不會發多少數據包就能接收到多少。

   網絡丟包率是指測試中所丟失數據包數量佔所發送數據包的比率,一般在吞吐量範圍內測試。
   丟包率主要與網絡的流量,準確的說是與從用戶計算機到網站服務器之間每段路由的網絡擁塞程度有關。因爲交換機和路由器的處理能力有限,當網絡流量太高來不及處理時就將一部分數據包丟棄形成丟包。因爲TCP/IP網絡可以自動實現重發,這樣發生丟包後不斷重發,將形成更大量的丟包。所以,網絡擁塞發生後常常會發生丟包率愈來愈高的現象,和馬路上的交通堵塞十分類似。

六、QoS

QoS(Quality Of Service)是一種安全機制,正常狀況下並不須要QoS,但對關鍵應用和多媒體應用就十分必要,當網絡過載或擁塞時,QoS能確保重要業務量不會延時和丟棄,同時保證網絡的高度可靠運行。

一、更高的可靠性,更快的響應速度;

二、幫助減輕網絡需求負擔,充分利用現有帶寬;

三、控制,避免不良使用;

四、擴大商業應用範圍,節省費用、提升效率。

QoS的中文意義是:聯網服務質量。具體是指在整個網絡鏈接上應用的各類通訊或程序類型優先技術。QoS技術的存在是爲了得到更好的聯網服務質量。QoS是一組服務要求,網絡必須知足這些要求才能確保適當服務級別的數據傳輸。

QoS 的實施可使相似網絡電視,網絡音樂等實時應用程序最有效地使用網絡帶寬。因爲它能夠確保某個保證級別有充足的網絡資源,因此它爲共享網絡提供了與專用網絡相似的服務級別。它同時提供通知應用程序資源可用狀況的手段,從而使應用程序可以在資源有限或用盡時修改請求。在Windows XP系統中引入QoS技術的目標是創建用於網絡通信的保證傳輸系統。

簡單認爲,QoS是劃分等級。網絡通暢的狀況下,對誰也沒有影響;當出現網絡堵塞,高級別的優先享有通訊權。至於高低級別的劃分,估計是經濟層次的劃分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