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哥Linux私房菜基礎學習篇 第一部分:Linux的規劃與安裝_計算機概論

計算機概論:前端

1.輔助人腦的好工具,計算機模型。linux

2.計算機5大單元。算法

3.cpu指令集RISC/CISC;起鬨x86架構是一種沿用;微指令集的效率影響cpu的效能和計算熱量;主板芯片組能夠將周邊的硬件都聯合起來;shell

4.運做流程的比喻仍是很形象的。緩存

5.存儲容量通常是字節爲單位衡量的,8bit=1byte做爲基礎單位衡量的,有10進制和2進制相互的轉換也是經過1byte爲單位來衡量的。安全

6.北橋直接和cpu相連,總線帶寬,硬件頻率也相對較高。網絡

7.AMD架構和Intel架構主要區別在於AMD的內存直接和cpu相連來提升速度,Intel經過了北橋。架構

8.cpu每次可以處理的字長,是32或64位的。dom

9.雙通道DDR至關於相似寬度64位到128位。能夠將容量相同的內存共同組成雙通道結構提升性能。ide

10.DRAM二級緩存將經常使用的程序或數據放到其中以提高性能。

11.BIOS是ROM中記錄的很重要的一段程序。它記控制盒錄了開機時各項硬件的參數設置。

12.顯存會影響解析度和色彩深度。顯卡的傳輸速率在3D運算中也是比較重要的,目前至少都能在4G/sec以上。而像素點,像素點色彩位數,屏幕刷新頻率都須要顯存,通常來講顯存大點是有好處的。

13.磁盤的結構容量算法,看看這個圖。

14.老式機械硬盤讀取時由磁頭來讀取,因此運行時要避免磁盤抖動,以避免損壞數據或磁盤。

15.芯片組控制和管理着CPU,RAM,VGA,及其餘全部的外部設備的鏈接,因此發熱量也是很大的。

16.I/O地址是一個設備用一個,IRQ,是cpu在調配和管控不一樣硬件設備時的中斷請求。

17.再次cmos加點記錄了各硬件設備的屬性參數配置,BIOS開機執行,加載cmos中的參數並嘗試呼叫硬盤中的啓動程序。

18.系統總體的性能瓶頸每每由最弱的部位決定。因此須要考慮全面。

19.若是系統不穩定,考慮某些部位是否過熱,電源電壓問題。

20.2進制數據轉換是個核心,全部的進制都會往2進制轉換,cpu經過2進制的加減乘除完成運算。

21.文字編碼系統也是一組對照表;因爲各個地區的編碼表不一樣,爲了統一出現了UTF-8的Unicode編碼系統。

22.cpu執行的根本是cpu指令碼。這個就是在指令集規範的機器碼作譯碼階段後造成微碼進入cpu邏輯電路進行處理。

23.操做系統必定程度是爲了解決咱們開闢內存空間放數據時總得控制尋找內存地址的問題。

24.操做系統結構。核心是直接控制和管理各個硬件協調工做的,可是會避免一些人爲致使的錯誤,因此啓動後放入內存當中是受保護的而且是常駐內存的。核心系統只是準備好各類管控和調用硬件的狀態(一種就緒狀態)。可是還不能操做他。那麼保護核心同時也爲了簡化程序設計師的複雜性,就抽象出了呼叫系統。這樣硬件的複雜性就經過核心層銜接過渡了。也能看出工程的做用和構建的做用,把複雜的一層層抽象直到容易理解或足夠安全,保證明際狀況的適用。

25.核心功能通常包括,系統呼叫,程序管理,內存管理,檔案系統,裝置的驅動。

26.之因此新出的顯卡在操做系統中能夠驅動,是操做系統提供了一個供產商開發的界面和規範,按界面規範接口就行了。這麼看來驅動程序和核心繫統實際上兩個概念。或核心系統應該是能夠協調管控硬件的。

總結:爲何linux中叫shell程序,實際就是應用它去調用核心驅動硬件完成一系列功能的應用程序。

重點回顧

  • 計算機的定義爲:『接受使用者輸入指令與數據,經由中央處理器的數學與邏輯單元運算處理後,以產生或儲存成有用的信息』;
  • 計算機的五大單元包括:輸入單元、 輸出單元、CPU內部的控制單元、算數邏輯單元與主內存五大部分;
  • 數據會流進/流出內存是CPU所發佈的控制命令,而CPU實際要處理的數據則徹底來自於主內存;
  • CPU依設計理念主要分爲:精簡指令集(RISC)與複雜指令集(CISC)系統;
  • 關於CPU的頻率部分:外頻指的是CPU與外部組件進行數據傳輸時的速度,倍頻則是CPU內部用來加速工做效能的一個倍數, 二者相乘纔是CPU的頻率速度;
  • 通常主機板芯片組有分北橋與南橋,北橋的系統總線稱爲系統系統總線,由於是內存傳輸的主要通道,因此速度較快。 南橋就是所謂的輸入輸出(I/O)系統總線,主要在聯繫硬盤、USB、網絡卡等周邊設備;
  • 北橋所支持的頻率咱們稱爲前端系統總線速度(Front Side Bus, FSB),而每次傳送的位數則是系統總線寬度。
  • CPU每次可以處理的數據量稱爲字長大小(word size),字長大小依據CPU的設計而有32位與64位。 咱們如今所稱的計算機是32或64位主要是依據這個 CPU解析的字長大小而來的!
  • 我的計算機的主內存主要組件爲動態隨機訪問內存(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至於CPU內部的第二層緩存則使用靜態隨機訪問內存(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RAM);
  • 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是一套程序,這套程序是寫死到主機板上面的一個內存芯片中, 這個內存芯片在沒有通電時也可以將數據記錄下來,那就是隻讀內存(Read Only Memory, ROM);
  • 顯示卡的規格有PCI/AGP/PCIe,目前的主流爲PCIe介面;
  • 硬盤的組成爲:圓形磁碟盤、機械手臂、 磁碟讀取頭與主軸馬達所組成的,其中磁碟盤的組成爲磁區、磁軌與磁柱;
  • 操做系統(Operating System, OS)其實也是一組程序, 這組程序的重點在於管理計算機的全部活動以及驅動系統中的全部硬件。
  • 計算機主要以二進位做爲單位,經常使用的磁碟容量單位爲bytes,其單位換算爲1 Byte = 8bits。
  • 最陽春的操做系統僅在驅動與管理硬件,而要使用硬件時,就得須要透過應用軟件或者是殼程序(shell)的功能, 來呼叫操做系統操縱硬件工做。目前稱爲操做系統的,除了上述功能外,一般已經包含了平常工做所須要的應用軟件在內了。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
本站公眾號
   歡迎關注本站公眾號,獲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