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nginx後如何在web應用中獲取用戶ip及原理解釋

問題背景:html

在實際應用中,咱們可能須要獲取用戶的ip地址,好比作異地登錄的判斷,或者統計ip訪問次數等,一般狀況下咱們使用request.getRemoteAddr()就能夠獲取到客戶端ip,可是當咱們使用了nginx做爲反向代理後,使用request.getRemoteAddr()獲取到的就一直是nginx服務器的ip的地址,那這時應該怎麼辦?nginx

 

part1:解決方案web

我在查閱資料時,有一本名叫《實戰nginx》的書,做者張晏,這本書上有這麼一段話「通過反向代理後,因爲在客戶端和web服務器之間增長了中間層,所以web服務器沒法直接拿到客戶端的ip,經過$remote_addr變量拿到的將是反向代理服務器的ip地址」。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當你使用了nginx反向服務器後,在web端使用request.getRemoteAddr()(本質上就是獲取$remote_addr),取得的是nginx的地址,即$remote_addr變量中封裝的是nginx的地址,固然是無法得到用戶的真實ip的,可是,nginx是能夠得到用戶的真實ip的,也就是說nginx使用$remote_addr變量時得到的是用戶的真實ip,若是咱們想要在web端得到用戶的真實ip,就必須在nginx這裏做一個賦值操做,以下:後端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服務器

其中這個X-real-ip是一個自定義的變量名,名字能夠隨意取,這樣作完以後,用戶的真實ip就被放在X-real-ip這個變量裏了,而後,在web端能夠這樣獲取:ide

request.getAttribute("X-real-ip")學習

這樣就明白了吧。ui

 

part2:原理介紹spa

這裏咱們將nginx裏的相關變量解釋一下,一般咱們會看到有這樣一些配置代理

server {

        listen       88;

        server_name  localhost;

        #charset koi8-r;

        #access_log  logs/host.access.log  main;

        location /{

            root   html;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proxy_pass                  http://backend; 

           proxy_redirect              off;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http_x_forwarded_for;

        }

咱們來一條條的看

1.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這句話以前已經解釋過,有了這句就能夠在web服務器端得到用戶的真實ip

可是,實際上要得到用戶的真實ip,不是隻有這一個方法,下面咱們繼續看。

 

2.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咱們先看看這裏有個X-Forwarded-For變量,這是一個squid開發的,用於識別經過HTTP代理或負載平衡器原始IP一個鏈接到Web服務器的客戶機地址的非rfc標準,若是有作X-Forwarded-For設置的話,每次通過proxy轉發都會有記錄,格式就是client1, proxy1, proxy2,以逗號隔開各個地址,因爲他是非rfc標準,因此默認是沒有的,須要強制添加,在默認狀況下通過proxy轉發的請求,在後端看來遠程地址都是proxy端的ip 。也就是說在默認狀況下咱們使用request.getAttribute("X-Forwarded-For")獲取不到用戶的ip,若是咱們想要經過這個變量得到用戶的ip,咱們須要本身在nginx添加以下配置: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意思是增長一個$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X-Forwarded-For裏去,注意是增長,而不是覆蓋,固然因爲默認的X-Forwarded-For值是空的,因此咱們總感受X-Forwarded-For的值就等於$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的值,實際上當你搭建兩臺nginx在不一樣的ip上,而且都使用了這段配置,那你會發如今web服務器端經過request.getAttribute("X-Forwarded-For")得到的將會是客戶端ip和第一臺nginxip

 

那麼$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又是什麼?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變量包含客戶端請求頭中的"X-Forwarded-For",與$remote_addr兩部分,他們之間用逗號分開。

舉個例子,有一個web應用,在它以前經過了兩個nginx轉發,即用戶訪問該web經過兩臺nginx

在第一臺nginx中,使用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如今的$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變量的"X-Forwarded-For"部分是空的,因此只有$remote_addr,而$remote_addr的值是用戶的ip,因而賦值之後,X-Forwarded-For變量的值就是用戶的真實的ip地址了。

 

到了第二臺nginx,使用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如今的$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變量,X-Forwarded-For部分包含的是用戶的真實ip$remote_addr部分的值是上一臺nginxip地址,因而經過這個賦值之後如今的X-Forwarded-For的值就變成了「用戶的真實ip,第一臺nginxip」,這樣就清楚了吧。

 

最後咱們看到還有一個$http_x_forwarded_for變量,這個變量就是X-Forwarded-For,因爲以前咱們說了,默認的這個X-Forwarded-For是爲空的,因此當咱們直接使用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http_x_forwarded_for時會發現,web服務器端使用request.getAttribute("X-Forwarded-For")得到的值是null。若是想要經過request.getAttribute("X-Forwarded-For")得到用戶ip,就必須先使用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這樣就能夠得到用戶真實ip

 

 

ps:變量名太長,本身感受看着好暈,打字打的我眼睛都花了,但願解釋清楚了,若是有疑問能夠和我交流,共同窗習。

 

版權全部,轉載請著名做者來源,支持原創,copy可恥

轉載自:http://gong1208.iteye.com/blog/1559835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