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談秋招詳細攻略——從準備到面試

隨着風雨來襲,帝都的溫度一會兒降了很多,落英繽紛,天高氣爽,秋天默默來了,也就意味着一年一度的秋招正式來了。

  其實對於一些大公司,好比BAT等,校招從暑假就開始了,可是對於絕大多數企業來講,如今才正式開始。一年又 一年,我也從一個當年抱着簡歷處處面試,外號「麪霸」的青澀學生漸漸熬成了一個當作別人簡歷和別人聊得天花亂墜的老司機了。有了一些本身的心得,因而記錄下來和你們分享,但願能給看到這篇博客的朋友一些幫助吧。
 
秋招前的準備

  秋招最佳的準備時間是6-10月。對於本科的同窗們來講,剛經歷了魔鬼般的大三,平時你們都挺忙,有那麼多的課要上,那麼多的實驗要作,社團工做又那麼多,還得抽空談談戀愛、搞搞基,因此這個大三暑假就是本身一個很是可貴的有大塊空閒時間的假期了,所以格外重要。而對於研究生同窗們來講,假期這個詞好像只和導師有關,跟着項目少的導師,每天都是國慶節;跟着項目多的導師,每天都是勞動節。不過臨近求職階段,通常導師都會額外開恩,給你些時間準備下;固然遇到不通常的導師,本身內心也要清楚,課題項目是導師的,而工做是本身的,孰輕孰重本身拿捏,不管多忙也該抽出時間準備下本身的將來。

  在準備秋招前,其實還應該想清楚的這幾個問題:本身畢業之後打算幹嗎,是出國、工做仍是繼續讀研(博)?若是選擇工做本身想從事什麼性質的工做,公務員、事業單位仍是企業單位?本身想從事的行業是什麼?本身想在哪一個城市工做?本身會什麼?對單位的要求有什麼......但願本身先想清楚了再選擇本身的路。我見太小夥伴大學畢業時候又想出國,又想考研又在投簡歷找工做的,天天都忙成一團,最後卻什麼都沒顧得上,畢竟人的精力有限,能夠作多手準備,但必定要有前後主次,不然每每得不償失。

  當本身下定決心——「我不想讀書了,我就是要去賺錢了,我要開啓個人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峯的道路了」時候,好吧,那咱們就開始心無旁騖的準備秋招吧!

  秋招準備首先是技術準備,看書作題,提升本身的知識儲備,以應對接下來的考試。對於技術準備我沒有太多的發言權,一是對於各行各業來講,須要準備的方式方法,學習的資料都大不相同,跨行如跨山,我給不了太多意見;二是我本身也算不上一個技術達人,仍是別在本身不擅長的領域給出誤人子弟的意見好了。不過對於這方面個人建議是多諮詢本身工做一兩年左右的直系學長學姐,而後在網上也能夠找找相關牛人準備的博客,他們給出的意見通常來講都是很是準確的。

  除了技術準備之外,另外一個需求提早準備的就是簡歷。簡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你的能力決定公司要不要你,而你的簡歷則決定了公司面不面試你。

  這兩年我見過的簡歷大概有一兩百份,並且仍是通過人事篩選事後的簡歷,但依然發現裏面參差不齊,差的簡歷千篇一概,好的簡歷萬里挑一。這裏的好壞我並不指的是我的經歷,而是簡歷的框架、排版、內容等。簡歷就是一我的的縮影,若是你的簡歷連排版都很糟糕,那幾乎很難經過HR的篩選,就像沒人願意去接觸一個外表邋遢的流浪漢通常。
 git

  對於簡歷的結構,我以爲應該存在如下幾塊(有前後順序):github

 

  • 我的基本信息
  • 專業技能
  • 項目/實習/實驗經歷
  • 獲獎狀況
  • 我的簡單評價

 

我的基本信息:面試

 

  我的基本信息包含本身的姓名,性別,年齡,聯繫方式,學習/工做經歷,專業等,就如同給別人自我介紹時候首先讓別人知道你是誰通常,不過不必太詳細,好比我見過把本身父母信息都寫上的。對於有些崗位有特殊要求,好比要求有京籍、英語等級、身高等要求的,應該本身主動在這裏寫出來,方便HR查閱,也避免本身被誤刷。框架


  至於需不須要照片,我我的建議仍是放一張照片更好,比較是給HR和麪試官第一印象,有照片可能會印象更深一些。

專業技能:
 學習

  專業技能也是個很是重要的信息,由於HR天天篩選那麼多簡歷,而他們的篩選標準基本上就是學校、專業以及專業技能,尤爲是對於跨專業找工做的同窗必定要寫詳細點。這裏注意寫詳細並非長篇從網上抄十幾條,對於網上簡歷裏專業技能介紹我從不少人的簡歷裏都看到過,真的是又low又長,每次看到都特別反感。舉個例子:網站

 

  

  我見過的Android開發崗位的同窗簡歷裏,專業技能和這個如出一轍的同窗起碼有幾十個。以致於到後來我見到這個就特別反感,甚至直接就PASS掉。ci


項目/實習/實驗經歷:

  項目經歷是一個簡歷裏最核心、內容最豐富的一塊內容,主要是用於技術面時候和麪試官吹牛用。其實對於簡歷,包括後面的面試,我以爲有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不說假話,真話說一半。通常狀況咱們能夠對本身項目經歷作一些美化,可是注意這個美化不是無中生有。好比你能夠稍微誇大下你參與項目的規模,或者你在項目中的角色,但前提是你必須參與過這個項目,而且對這個項目很熟悉。技術面的面試官對於你簡歷中的內容確定會重點詢問,並且他們每每都身經百戰,若是你不熟悉確定是糊弄不過去的,並且會拔苗助長。

  有的小夥伴會問這幾年我都在學校學習,沒參與過項目怎麼辦呢?個人意見是那趕忙抓緊時間找找實習,或者參與實驗室的項目,給本身增長些經歷。實在不行就在GITHUB上找一些優秀的框架,抽時間把它研究透,而後說這是本身參加過得一個學校的項目。其實如今不少學校的比賽、項目甚至是公司的項目都會用到一些GITHUB上的優秀框架,這也算不上做假,不過是萬不得已下的權宜之策。固然前提是必定要研究透了,不然就跟上面的狀況同樣,糊弄是確定糊弄不過去的,不然只會拔苗助長。

  另一點就是項目必定要和本身報的崗位有關聯,好比我在開發崗位面試時候曾看到有的同窗項目經驗裏寫本身發傳單、兼職禮儀等經歷,這樣也是很容易引發面試官的反感,和崗位不想關的內容反而容易拉低你在面試官心中的形象。

獲獎狀況:

  對於獲獎狀況並非必須的,不過有好比ACM的獎、藍橋國賽以上的獎或者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啥的通常仍是會給本身有加分的。但這一欄最好寧缺毋濫,好比我曾經見過有些把本身得到各類社團活動參與獎也寫在簡歷上的,這樣反而容易拉低面試官對你的印象。

我的簡單評價:

  我的簡單評價是基本上每一個簡歷都有但HR和麪試官都不多關注的內容,不過最好仍是用簡短的幾句話對自我作個評價,也是考驗本身總結和語言能力的一塊內容。
 開發

  在每一個部分都說完了之後,對於簡歷部分,我還有幾點我的建議:get

 

  1. 最後準備2-3份簡歷,每份簡歷根據本身所投公司和崗位的不一樣而有針對性的側重點。好比開發人員和項目經理,兩個職位所須要的能力不一樣,你在簡歷的專業技能和項目經歷裏也應該作出對應的修改;
  2. 在投本身特別心儀的公司前,先對該公司的業務方向、崗位需求等進行個初步瞭解,並有針對性的看看相關書籍以及修改下本身的簡歷,增長命中率;
  3. 再次強調下簡歷必定不要做假,注水太多,可能會上「黑名單」,或者換句話說,同一個公司秋招你沒過也許還有春招的機會,但要是上了「黑名單」那就徹底沒機會了,
  4. 簡歷儘可能控制在一張紙,也就是兩頁內容之內。這個也是對本身概括總結能力的體現,內容越多,就越難突出重點了。

 

秋招時投簡歷

  準備好簡歷,接下來就是投簡歷。對於秋招投簡歷,主要有如下幾種狀況:

1.內推。

  不知道從啥時候開始,內推就火了起來,基本上各大公司都有專門的內推入口。對於內推而言,基本上是個三贏的局面,對於公司來講,減小了大量招聘和篩選簡歷的成本;對於推薦人來講,通常推薦成功都有很多的公司獎勵;對於被推人來講,通常都會減小簡歷篩選的時間週期,以及通常都會少一輪以上的筆試或者面試。因此目前來講,找師兄師姐幫本身內推確定是最好的投簡歷的方式。

  可是內推通常對於學校以及成績有較高的要求,因此還有必定的侷限性。

2.宣講會。

  不少企業也會和學校招生的老師聯繫,而後到學校開一場該企業的專場宣講會,有的還會現場進行筆試。這些企業既可能包括大型央國企,也包括一些中小型公司,甚至包括一些地方事業單位到知名高校招人才。

  宣講會實際上是一個很是好的機會,通常來辦宣講會的企業和公司都是有大量招人需求的,包括一些非本校學生也能夠去看看,投投簡歷試試。

3.雙選會。

  雙選會是由學校組織的招聘會,到時候會有大量公司來學校招生,坐在一個個窗口等待學生來了解和投簡歷。感受就像一個盛大的農貿市場,學生能夠先去了解公司狀況投簡歷,其實這個瞭解狀況的過程就能夠當作第一輪面試了。若是能給公司HR留下很好的印象,那以後再去公司裏筆試面試就會事半功倍。

4.網投。

  網投是成本最低,收益也最低的投簡歷方式。其實我不是很推薦在招聘網站上海投,由於效果通常都會不好,並且我的信息也會徹底透露出去。還不如上公司的官網直接投HR郵箱更有效率。

秋招時筆試和麪試
 源碼

  投完簡歷,接下來就是等筆試和麪試了。


  對於筆試,除了BAT這類大公司我沒參與過,不瞭解外,其餘絕大多數的公司和事業單位的大部分筆試題其實均可以在網上找到的。一個緣由是單位不像學校,根本沒那麼多時間來出新的題目,即便有也每每是他們最近項目裏出現的問題;另外一個緣由是筆試只是一個基礎的篩選人的方式,最重要的仍是在於面試,甚至不少單位的筆試題是由人事出的。
 

  因此,對於筆試的準備,莫過於刷題,尤爲是一些基礎題,由於這些題其實反而更容易讓人出錯。

 

  而後就是最重要的面試了。

 

  面試首先應該給面試官一個很好的第一印象,尤爲是技術面時候,由於技術面的面試官原本就在挑他將來的同事,給他一個好的第一印象,也許他就會優先考慮你。

 

  那麼如何給他好的第一印象呢?首先是要有禮貌,好比見到面試官時候主動起立握手問好;給你指點或者建議時候多說謝謝;若是面試完了要離開會議室,記得隨手放好凳子關燈等。其次是說話有條理,好比每一個面試最開始時候基本上都會讓你簡單自我介紹下,這個本身早作準備,能夠很流暢說出來;好比問你問題時候,不要急着做答,想好了分條回答,多采用「第一,第二,第三」或者「首先,其次,而後」等方式回答。最後就是不要「背答案」。所謂背答案就是對於一些常見問題,好比你對加班的見解,你對薪資的見解等,網上都有不少標準答案了,而這些標準答案面試官比你更加熟悉,早已聽過無數次,而你「背答案」給人感受很虛僞和缺少主見。這時候你不如在標準答案基礎上說出一些本身的真實想法,反而更讓人以爲真誠。

 

  對於中小型企業和事業單位來講,技術面試最多見的問題有三大類:第一就是一些基礎知識,經過基礎知識的詢問,瞭解你是否紮實;第二就是根據你簡歷裏的項目進行詢問,瞭解你的我的水平;第三就是根據單位里正在作的項目來向你提問,瞭解是否能立刻融入團隊裏。

 

  其實我也作過面試官,我在面試時候問的問題就是很是隨機的,每每想到啥問啥。但本身想到的問題基本上都出如今上述三大類裏。因此針對這種狀況,本身在準備技術面的時候必定要把本身簡歷裏的內容搞透,甚至能夠留下一兩個包袱引導面試官來問你最拿手的問題;另一定要了解本身面試的公司目前正在作的項目狀況,臨時抱抱佛腳查查資料,即便回答不上,可是方向也至少要對。

 

  而對於技術面的內容,其實如今網上博客裏也特別多,你們能夠多留心一下。我本身之前也是沒事就看看別人去BAT面試的內容,做爲本身查漏補缺用。固然若是正在準備秋招的同窗更是能夠做爲參考。附上一個我以爲特別好的Android資料總結 https://github.com/francistao/LearningNotes

 以及源碼免費下載地址http://www.jinhusns.com/Products/Download 

  時間不早了,暫時就想到這麼多吧。

 

  最後預祝你們秋招都取得好成績!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