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最近發佈將在2015年11月 Visual C++ 更新中加入 Clang 編譯器 ,Clang 開源編譯器以相比GCC更快的編譯速度和更優的錯誤提示著稱。 前端
Clang關於C,C++,及Objective C的編譯器,可以生成LLVM 的中間代碼,是支持跨平臺編譯的開源項目。起初Clang只支持Apple開發,在2007年開源。目前,Google,Sony 以及其餘大公司都在使用。 後端
VisualStudio 2015已經整合了Android和iOS 開發使用的Clang。編譯Android應用時可選擇GCC或Clang 工具箱。 工具
即將集成的Clang 編譯器將支持Windows 應用程序。 ui
Visual C++ 是由 Visual Studio IDE,前端編譯器(生成AST文件),後端編譯器(能夠讀取AST文件,並生成可執行的代碼)等幾部分組成,其中前端編譯器成爲C1,後端編譯器稱爲C2,C1和C2是不一樣的開發團隊。 命令行
微軟這次會將Clang 加入到C1組中,C2繼續後端編譯器開發工做。Clang 生成LLVM IR文件,會在C2 編譯轉換。代碼生成過程保持不變。 開發
這次微軟引入Clang/C2是爲了支持跨平臺開發。就拿Office來講,使用Clang 以後,Office能夠在Andorid,iOS,Windows10 運行暢通,有效提高代碼質量。 編譯器
預計2016年2月,Clang/C2有望發佈。微軟也正在計劃發佈「build only」版本的Visual C++,該版本只須要安裝編譯器和命令行工具就可運行,能夠不須要Visual Studio IDE。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