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桌面,是把操做系統、應用程序以及用戶數據都存放到後端的數據中心。雲桌面利用虛擬化技術將PC桌面統一集中存放,並經過網絡交付桌面到用戶,有效提高部署效率,簡化桌面運維工做,解決IT供需矛盾和企業信息安全問題。後端
雲桌面中用戶數據主要包括用戶的我的存檔文件以及部分應用程序的配置及下載文件。既然涉及到存檔及下載文件,其存放位置就成爲一大問題,對於系統存儲性能將產生重大影響。一般,我的數據能夠在共享存儲或者本地,各自有其優劣勢:緩存
把用戶數據放到共享存儲中是比較常見的方式,經過策略讓用戶登陸雲桌面後自動掛載用戶的我的數據盤,這個數據盤是一個網絡映射盤,存放在共享存儲如文件服務器、雲盤或NAS等存儲中。安全
這種方式的優勢是配置維護簡單,成本也相對較低,缺點是性能與穩定性較差。因爲雲桌面用戶的全部文檔基本都保存在我的數據盤中,用戶對文檔的操做致使共享存儲時時刻刻處理大量的讀寫IO,若是共享存儲的IOPS不夠或者處理IO的能力不夠則影響雲桌面用戶的工做效率。本質上說,網絡映射盤穩定性依賴於網絡穩定性,若是網絡波動大或者延遲高,都會致使雲桌面用戶交互體驗差。服務器
另外一種方式是把我的數據存放在本地磁盤中,一般是用戶登陸到固定的雲桌面虛擬機,用戶的數據保存到一個新增的磁盤專給用戶保存我的數據。網絡
這種方式的優勢是穩定性高,用戶在本地磁盤中操做文檔,不依賴於外部網絡。但相應也存在配置維護麻煩的缺點。目前市面上的雲桌面產品大多不支持自動配置,須要用戶手動在服務器虛擬化平臺上逐臺雲桌面添加磁盤,管理員進行磁盤格式化後纔可使用。這樣的方式耗時耗力又易出錯,且磁盤分散,管理維護麻煩。併發
雲宏超融合雲桌面的我的數據存放對上述2種方式進行了優化。運維
一是支持雲桌面我的數據存放在共享存儲,但共享存儲使用分佈式存儲提供。分佈式存儲池沒有通過虛擬化的多層封裝,數據落盤路徑更短,極大地下降了性能損耗;每一臺X86服務器都是一個存儲機頭,一條存儲路徑,併發IO的場景下性能表現更好;採用SSD做爲IO緩存空間,比傳統存儲8GB或16GB的高速緩存大得多,在高負載下性能更穩定。分佈式
二是支持我的數據存放在本地磁盤,但改善了配置麻煩、數據盤維護難的問題。當用戶第一次登陸雲桌面時,系統會按照配置要求容量空間自動在存儲池上生成一個以用戶名來命名的磁盤,而且自動掛載到用戶登陸的雲桌面上,自動對其進行格式化處理。整個過程運維人員只需在系統上設置雲桌面組默認的我的數據盤的空間大小,其它都由系統自動完成;在雲桌面管理平臺中還能夠管理維護我的數據盤,極大地簡化了維護人員的運維工做,提升了工做效率。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