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機實驗報告 距離分析學習
1、實驗目的3d
掌握arcgis中的距離分析內容,計算從源到目標的最小成本路徑。blog
2、實驗內容it
(1)距離分析cgi
(2)成本距離map
(3)成本回溯連接im
(4)成本路徑d3
3、實驗數據數據
C:\Users\張潤喬\Desktop\GIS數據\距離分析\data\Stowe.gdbmargin
4、實驗流程
加載數據->成本距離操做->成本回溯連接操做->得出最小成本路徑
5、具體操做步驟
1.加載數據
圖3-1 arcmap加載距離分析原始數據
圖3-2 加載數據顯示狀況
2.成本距離
在GIS中,距離一般是兩個地點之間的計算,但有時人們想知道一個地點到全部其它地點的距離,這時獲得的距離是一個距離表面。這種距離表面一般狀況是網格數據,每一個網格中的值都表示到出發點的距離。
經過耗費距離獲得的距離表面稱爲阻力表面或耗費表面,其屬性值表明一耗費或阻力大小,若是每一個網格中的距離值都爲距離原點的最小耗費距離,則該表面爲最小耗費距離表面。能夠根據阻力表面計算最小耗費距離。
圖3-3 Spatial Analyst->距離分析->成本距離
輸入柵格數據或要素源數據爲起點數據,輸入成本柵格數據爲摩擦係數(landuse)
圖3-4 成本距離操做界面
圖3-5 成本距離操做得到距離表面顯示
圖3-6 成本距離操做得到距離表面圖層
3.成本回溯連接
求一個方向柵格,能夠從任意像元沿最小成本路徑返回最近源。
圖3-7 Spatial Analyst->距離分析->成本回溯連接
圖3-8 輸入柵格數據或要素源數據爲起點,輸入成本柵格數據爲摩擦表面
圖3-9 成本回溯連接運算結果顯示
圖3-10成本回溯連接運算結果圖層
4.成本路徑
求任意像元到最近源的最小成本路徑。
圖3-11 Spatial Analyst->距離分析->成本路徑
輸入柵格數據或要素目標數據爲終點數據
輸入成本距離柵格數據爲先前運算獲得的最小成本距離表面
輸入成本回溯連接柵格數據爲先前運算獲得的成本回溯連接數據
圖3-12 設置終點爲schools成本路徑操做界面
圖3-13 終點爲schools運算獲得的最小成本路徑
圖3-14 設置終點爲rec_sites成本路徑操做界面
圖3-15 終點爲rec_sites運算獲得的最小成本路徑
僅供學習交流,轉載請實名聯繫,感謝安老師、吳老師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