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成本管理方法論(二)——雲使用管理

本篇文章將基於雲成本管理模型對雲使用管理中四個管理維度(管理對象、管理時點、斷定規則和管理措施)進行更具體的分析。html

不過雲使用管理中的管理對象和管理時點都比較簡單,在管理模型中的說明就已足夠明確,因此這裏再也不進一步說明,所以這裏僅進一步分析斷定規則和管理措施。算法

斷定規則

針對管理對象的不一樣,共有以下幾種斷定規則:數據庫

管理對象:成本數據結構

  • 預算約束

管理對象:用量優化

  • 配額約束
  • 時長約束

管理對象:價格htm

  • 價格約束
  • 品類約束

雲使用管理斷定規則

另外,如《雲成本管理模型》中所述,一項具備可操做性的斷定規則應當是可衡量的。也就是說,應有明確的算法或標誌可判斷其是否被違反。所以,對於每項斷定規則,咱們既要對其含義進行描述,也要明確地說明其「違規判斷條件」。對象

下面分別進行說明。blog

預算約束

- 規則說明

預算約束:經過設定成本預算額來約束資源成本的最大值。事件

預算約束

通常地,會首先制定公司總預算,而後將總預算分解到各部門/成本單元和項目。從而,在實際操做中,不止公司總預算,並且全部成本單元1和項目的預算都將做爲斷定規則存在。也就是說,若是任一成本單元或項目的預算額度被突破,即便公司總預算未被突破,仍將產生違規事件。資源

- 違規判斷

因爲實際發生的成本在資源使用過程當中產生,所以部門、項目等實體並不能直接觸發其預算約束事件;同時,預算約束實際由與組織結構相對應的樹狀的一組斷定規則組成(參見前面說明),所以,預算約束會從資源事件到項目預算約束,再到成本單元預算約束,再到公司預算約束逐級觸發。

預算約束事件由資源事件開始逐層向外觸發

具體來講,在資源事件(包括建立資源和返回資源掃描結果)發生時,將首先彙總此(組)資源所屬項目包含的所有資源在此預算期間的累計成本,若是累計成本未超出此項目的預算額度,則結束預算約束的判斷;若超出項目預算額度,則觸發項目預算約束違規事件。若是觸發了項目預算違規事件,則應繼續計算此項目所屬成本單元包含的所有資源在此預算期間的累計成本,若是累計成本未超出此成本單元的預算額度,則結束預算約束的判斷;若超出,則相似前述邏輯判斷是否違反公司總預算。

配額約束

- 規則說明

配額約束:爲特定資源設置單次或整體的資源建立上限。

配額約束

首先,配額約束通常針對某一種或某一類資源而設置,也就是說不一樣種類資源的配額每每是不一樣的。在有些狀況下,即便對於同一種資源,也會針對某一配置項的不一樣取值設定不一樣的配額。

配額約束分兩類:新增配額和總量配額。新增配額是指在單次新增資源時容許新增的資源的最大數量。總量配額是指對於某一種類資源,在任一時間點容許同時存在的最大數量。

- 違規判斷

在新增資源時,首先獲取此種資源的新增配額值,並與欲新增資源的數量相比較,若是欲新增數量大於資源新增配額,則觸發新增配額約束違規事件;若是欲新增數量小於資源新增配額,則獲取此種資源的總量配額值及此種資源現存數量,若是欲新增數量加現存數量大於總量配額,則觸發總量配額約束違規事件,不然不觸發配額約束違規事件。

時長約束

- 規則說明

時長約束:爲特定資源設置單次或累計運行的最大時長。

時長約束

與配額約束相似,時長約束通常也針對某一種或某一類資源而設置,也就是說不一樣種類資源的時長設定每每是不一樣的。在有些狀況下,即便對於同一種資源,也會針對某一配置項的不一樣取值設定不一樣的時長。

時長約束分兩類:單次時長和累計時長。新增配額是指在單次新增資源時容許新增的資源的最大數量。總量配額是指對於某一種類資源,在任一時間點容許同時存在的最大數量。

- 違規判斷

在收到資源掃描結果時對每項資源逐項進行以下判斷:首先比較此資源項的最近單次使用時長是否大於單次時長約束,若是大於則觸發單次時長違規約束事件;不然繼續比較此資源項累計時長是否大於累計時長約束,若是大於則觸發累計時長違規約束事件,不然不觸發時長約束違規。

價格約束

- 規則說明

價格約束:設定購買特定資源容許的價格區間。

價格約束

對於特定種類的資源,因爲某些配置項取值的不一樣,價格會在很大的一個區間內變化,出於對成本的控制,須要減小或避免對某些高價格資源的使用,所以可建立價格約束來達到此目的。

- 違規判斷

在新增資源時,首先獲取此種資源的價格區間值,並與欲新增資源的價格相比較,若是欲新增資源的價格不在此價格區間,則觸發價格約束違規事件;不然不觸發價格約束違規。

品類約束

- 規則說明

品類約束:設定資源品類清單,只容許用戶建立清單中列出品類的資源。

品類約束

品類約束包含的情形比較多,主要分以下兩類:

  1. 根據業務需求和價格因素建立產品目錄,只容許用戶建立目錄中列出的產品(實際對應着一組資源)或資源,咱們稱之爲「基於價格的品類約束」。在實際使用中,也可能會爲不一樣角色建立不一樣的產品目錄。
  2. 要求優先或只能使用已有先期投入的資源,咱們稱之爲「基於預先投入的品類約束」。比較典型的狀況有:優先建立已購買了預留實例的虛機,優先建立已購買了 License 的資源類型等。

- 違規判斷

須要在事前階段,爲品類清單中的每種產品/資源定義配置信息數據結構,並在建立產品/資源時提供品類和配置信息,以便判斷是否觸發品類約束違規。

在新增資源時,根據提供的品類和配置信息在品類清單中查找品類和配置信息都徹底匹配的項,若是不存在,則觸發品類約束違規事件,不然不觸發品類約束違規。

管理措施

基於前面對斷定規則的分析,能夠用一個樹狀結構表示管理措施與其餘維度之間的關係。以下圖:

雲成本管理活動樹

所以,咱們能夠參照如上的結構來對不一樣管理時間、不一樣管理對象和不一樣斷定規則下的管理措施進行說明。同時,能夠經過命名規則來保證不一樣管理對象的斷定規則名稱具備全局惟一性,這樣能夠簡化如上的雲成本管理活動樹,從中刪除管理對象節點,將斷定規則直接鏈接到管理時點節點。下面咱們就按照簡化的管理活動樹結構來分析各管理措施。

事前管理

- 預算約束

管理措施:制定預算約束斷定規則。

具體內容:

  1. 制定總成本預算 —— 設定成本預算總額度,資源使用成本公司總預算約束。
  2. 分解總成本預算 —— 應將預算分解到各成本單元及項目,造成成本單元及項目預算約束。

- 配額約束

管理措施:制定配額約束斷定規則。

具體內容:

  1. 制定配額約束默認斷定規則 —— 爲下降斷定規則的維護成本,能夠爲全部資源設定一個默認的配額規則。
  2. 爲特定資源設置配額約束斷定規則 —— 根據業務需求及價格等因素,爲特定的部分資源種類設置配額規則。爲特定資源設定的斷定規則將覆蓋默認規則。
  3. 能夠爲不一樣的用戶/角色設置不一樣的斷定規則。

- 時長約束

管理措施:制定時長約束斷定規則。

具體內容:

  1. 制定時長約束默認斷定規則。
  2. 爲特定資源設置時長約束斷定規則。
  3. 能夠爲不一樣的用戶/角色設置不一樣的斷定規則。

- 價格約束

管理措施:制訂價格約束斷定規則。

具體內容:

  1. 爲特定資源設置價格約束斷定規則 —— 能夠只針對價格範圍變化大的資源(如虛機會因實例類型的不一樣價格差別巨大)設置價格約束。

- 品類約束

管理措施:制定品類約束斷定規則。

具體內容:

  1. 制定基本品類清單 —— 根據業務需求和可用的 IT 產品及資源信息,能夠制定出容許用戶使用的所有產品/資源的清單。此清單中的清單項可能只制定產品/資源的類別,也可能同時制定某些配置項的取值。好比對於EBS卷,除了資源類別(即「EBS」)還能夠指定卷類型(如「gp2」)。
  2. 將預投入資源品類添加到基本品類清單 —— 能夠從 IT 資產清單和雲服務提供商的產品價格清單中瞭解哪些產品/資源須要預投入,並對基本品類清單進行修正。好比用戶已購買了一些 Oracle 數據庫的 License,則在建立數據庫實例時,應優先選擇「自帶 License」的選項;若好比用戶已購買了大量可用區爲:cn-north-1a,實例類型爲:m3 系列的 Linux 預留實例,則在建立 Linux 實例時,應優先選擇 m3 系列的實例,並在 cn-north-1a 可用區啓動。

事中管理

對於不一樣管理對象及斷定規則,其事中管理措施均徹底一致,依管理模型中說明便可。

過後管理

同通用管理模型中說明。

下期預告

下期文章:《雲成本管理方法論(三)——雲優化管理之斷定規則》,將對雲優化管理模型中可優化問題的斷定規則進行詳細分析。(因爲雲優化管理模型相對較複雜,將分斷定規則和管理措施兩期進行說明。)


  1. 爲方便表述,在涉及成本時,咱們用「成本單元」指代部門和成本單元。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