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計算機的組成(馮諾依曼體系)

計算機的組成(馮諾依曼體系)
   美籍匈牙利科學家馮·諾依曼最新提出程序存儲的思想,併成功將其運用在計算機的設計之中,根據這一原理製造的計算機被稱爲馮·諾依曼結構計算機。
因爲他對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突出貢獻,所以馮·諾依曼又被稱爲「現代計算機之父」。
   馮·諾依曼計算機 【von Neumann machine】 使用馮諾依曼體系機構的電子數字計算機。1945年6月,馮·諾依曼提出了在數字計算機內部的存儲器中存
放程序的概念(Stored
 Program Concept),這是全部現代電子計算機的模板,被稱爲「馮· 
諾依曼結構」,按這一結構建造的電腦稱爲存儲程序計算機(Stored Program  
Computer),又稱爲通用計算機。馮·諾依曼計算機主要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和輸入輸出設備組成,它的的特色是:程序以二進制代碼的形式存放在存儲器中;
全部的指令都是由操做碼和地址碼組成;指令在其存儲過程當中按照執行的順序進行存儲;以運算器和控制器做爲計算機結構的中心等。
馮諾依曼計算機普遍應用於數據的處理和控制方面,可是存在必定的侷限性。

  馮諾依曼理論的要點是:數字計算機的數制採用二進制;計算機應該按照程序順序執行

  爲了完成上述的功能,計算機必須具有五大基本組成部件,包括:
 1:輸入數據和程序的輸入設備;(鼠標鍵盤等)
 2:記憶程序和數據的存儲器;(內存和外存、硬盤)
 3:完成數據加工處理的運算器;(cpu)
 4:控制程序執行的控制器;
 5:輸出處理結果的輸出設備。(顯示器等)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