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橋是鏈接兩個局域網的存儲轉發設備,用它能夠完成具備相同或類似體系結構網絡系統的鏈接。通常狀況下,被鏈接的網絡系統都具備相同的邏輯鏈路控制規程(LLC),但媒體訪問控制協議(MAC)能夠不一樣。 html
網橋工做在數據鏈路層,將兩個LAN連起來,根據MAC地址來轉發幀,能夠看做一個「低層的路由器」(路由器工做在網絡層,根據網絡地址如IP地址進行轉發)。 遠程網橋經過一個一般較慢的鏈路(如電話線)鏈接兩個遠程LAN,對本地網橋而言,性能比較重要,而對遠程網橋而言,在長距離上可正常運行是更重要的。 linux
網橋的功能在延長網絡跨度上相似於中繼器,然而它能提供智能化鏈接服務, 即根據幀的終點地址處於哪一網段來進行轉發和濾除。網橋對站點所處網段的了 解是靠「自學習」實現的。 網絡
當使用網橋鏈接兩段LAN 時,網橋對來自網段1 的MAC 幀,首先要檢查其終 點地址。若是該幀是發往網段1 上某一站的,網橋則不將幀轉發到網段2 ,而將 其濾除;若是該幀是發往網段2 上某一站的,網橋則將它轉發到網段2.這代表, 若是LAN1和LAN2上各有一對用戶在本網段上同時進行通訊,顯然是能夠實現的。 由於網橋起到了隔離做用。能夠看出,網橋在必定條件下具備增長網絡帶寬 的做用。 工具
要配置網橋,要網橋的配置工具bridge-utils。源代碼能夠在http://bridge.sourceforge.net/bridge-utils/ 下載。編譯成功以後,生成網橋配置的工具名稱爲brctl。 性能
配置說明: 學習
有五臺主機。其中一臺主機裝有linux ,安裝了網橋模塊,並且有四塊物理網卡,分別鏈接同一網段的其餘主機。咱們但願其成爲一個網橋,爲其餘四臺主機(IP分別爲192.168.1.2 ,192.168.1.3,192.168.1.4,192.168.1.5) 之間轉發數據包。同時,爲了方便管理,但願網橋可以有一個IP(192.168.1.1),那樣管理員就能夠在192.168.1.0/24網段內的主機上telnet到網橋,對其進行配置,實現遠程管理。 spa
咱們爲這個邏輯網段一個名稱,br_192。首先須要配置這樣一個邏輯網段。 .net
# brctl addbr br_192 (創建一個邏輯網段,名稱爲br_192) htm
實際上,咱們能夠把邏輯網段192.168.1.0/24看做使一個VLAN ,而br_192則是這個VLAN的名稱。 接口
創建一個邏輯網段以後,咱們還須要爲這個網段分配特定的端口。在Linux中,一個端口實際上就是一個物理網卡。而每一個物理網卡的名稱則分別爲 eth0,eth1,eth2,eth3。咱們須要把每一個網卡一一和br_192這個網段聯繫起來,做爲br_192中的一個端口。
# brctl addif br_192 eth0 (讓eth0成爲br_192的一個端口)
# brctl addif br_192 eth1 (讓eth1成爲br_192的一個端口)
# brctl addif br_192 eth2 (讓eth2成爲br_192的一個端口)
# brctl addif br_192 eth3 (讓eth3成爲br_192的一個端口)
網橋的每一個物理網卡做爲一個端口,運行於混雜模式,並且是在鏈路層工做,因此就不須要IP了。
# ifconfig eth0 0.0.0.0
# ifconfig eth1 0.0.0.0
# ifconfig eth2 0.0.0.0
# ifconfig eth3 0.0.0.0
而後給br_192的虛擬網卡配置IP:192.168.1.1。那樣就能遠程管理網橋。
# ifconfig br_192 192.168.1.1
給br_192配置了IP以後,網橋就可以工做了。192.168.1.0/24網段內的主機均可以telnet到網橋上對其進行配置。
以上配置的是一個邏輯網段,實際上Linux網橋也能配置成多個邏輯網段(至關於交換機中劃分多個VLAN)。具體的方法能夠參考bridge-util中的HOWTO
一、建立網橋設備 br0:
brctl addbr br0
二、向br0中添加網卡:
eth0 eth1
brctl addif eth0
brctl addif eth1
三、從網橋中刪除網卡:
eth0 eth1
brctl delif eth0
brctl delif eth1
四、刪除網橋 br0 :
brctl delbr br0
1. 檢查收到的信號,解釋0和1的含義,並找出幀中的目的MAC地址。
2. 若是具備該目的的MAC地址的幀可以經過網橋上不一樣的接口到達目的地(不是幀到達網橋的那個接口),則經過從新生成信號來傳輸這幀。(這個過程叫作轉發。)
3. 若是該幀到達的接口就是目的地址可達到的端口,則丟棄該幀。(這個過程叫作過濾。)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入維庫電子通http://wiki.dzs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