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叫作《智造未來》的節目,浙江衛視的。雖然說黑客的裝束槽點滿滿,但乾的事情仍是很刺激的:安全
他們在試圖推倒三個身嬌體柔的支付寶帳戶,把帳戶裏的錢偷偷轉走。。。微信
主持人說,他們之因此搞得這麼硬核,就是爲了現場檢測一下支付寶的安全性能到底好很差,你的錢放在支付寶裏到底安不安全。性能
並非你想的那樣,在杭州有一個臉上貼着「支」的敢死隊,天天在網上和黑客手動硬剛。學習
真實狀況是,「安保工做」是由安所有門的童鞋開發的一套「風控系統」來自動完成的。這套風控系統有點像參加高考的你,在以前的學習階段有「老師」各類輔導,可是一旦被推到實戰場景裏,就只能靠本身「自動滑行」了。人工智能
回到節目現場,狀況非常危急。一邊是黑客奮力攻擊,一邊是受害者支付寶各類殊死抵抗。spa
就在我爲支付寶捏一把汗的時候,劇情忽然走向癲狂:受害者家眷也來到了現場!設計
這個男人叫雄文,是支付寶風控部門的老大,螞蟻金服的副總裁。支付寶的安全系統,就是他團隊的做品。一堆頭銜你也記不住,這麼說吧,若是你支付寶裏錢丟了,就找他賠。3d
看到雄文這個名字我就震精了,目測支付寶安全老大,應該管理不少碼農。不叫「佳娃」(Java)或者「稀加」(C+),竟然叫雄文,這是擺明了有野心跟中哥搶奪10w+啊。。。對象
對不起跑偏了,繼續看節目。blog
對第一個帳戶的攻擊開始惹。黑客攻擊主持人蔣昌建的支付寶。他們事先經過釣魚 Wi-Fi 收集了他的手機號,而後又利用近場讀卡器偷到了他的銀行卡號。用這些信息嘗試重置他的支付寶密碼。然而,重置支付寶密碼還須要身份證,黑客並無辦法拿到蔣昌建的身份證號。因而登陸他的支付寶失敗。
對第二個帳戶的攻擊開始惹。黑客攻擊的是嘉賓王孟秋的支付寶。此次攻擊的對象黑客經過「撞庫」拿到了王孟秋的支付寶登陸密碼,順利登錄。可是因爲不知道支付寶支付密碼,因此轉帳失敗。
對第三個帳戶的攻擊開始惹。此次攻擊目標是現場一位觀衆的支付寶。因爲提早在這部手機裏植入了木馬,黑客能夠徹底控制這部手機,因此他們使用手機驗證碼就直接登錄了支付寶。而後黑客選擇修改支付密碼,修改支付密碼須要驗證我的信息,黑客又經過手機裏存儲的銀行卡和身份證照片,成功修改了支付密碼。轉帳眼看就要成功。
我滿心激動,等着看黑客使出最後的殺手鐗一擊致命。。。
而後。。。忽然。。。轉帳失敗了!節目結束了!結束了!束了!了!
雖然說在節目上支付寶贏了,然而,在平常和黑客的亂鬥中,支付寶難道就沒有輸的時候嗎?我不信。
因而,中哥下定決心要去和雄文聊聊,寫一篇雄文背後故事的雄文,讓你們認識一下我雄文裏的雄文究竟是怎樣的雄文。
幾天後,在支付寶童鞋的引薦下,我坐在了雄文大叔的對面。我不是要和他下棋,而是要探究一下支付寶背後的祕密。
「老實說,節目上被攻擊的支付寶,是否是假的支付寶?」我劈頭蓋臉就問。
「固然是真的支付寶。」雄文雲淡風輕。
「你怎麼證實?」我說。
「爲了電視節目,若是要模擬一個假的支付寶,還要作出一套假的風控系統,要開發好多代碼。太麻煩了。還不如用真的。何況真的風控系統咱們作了十幾年,幹嗎要用假的。。。」他說。
「因此,被攻擊的那三個帳戶,也是真的咯?」我問。
「如假包換」他說。「支付寶帳戶都是實名制,背後掛着身份證的。不只用不了假的,作節目的時候,連真的都差點用不了。。。」
納尼?雄文大叔在說什麼?
原來,在節目錄制以前,須要進行一次彩排。彩排時候選定了三個帳戶被黑客一頓錘,支付寶防住了,一切都沒問題。結果次日要正式錄製的時候,奇特的事情發生了——這三個帳戶被支付寶風控系統斷定爲受攻擊高危帳戶,直接保護起來了,暫時限制對外轉帳功能一段時間。。。無奈,節目組只能另外換三個帳戶。也就是最終出如今節目上的那三個。
「系統都是自動運行的,被封住的帳戶,就連我也無權解開。。。」雄文一攤手。
我去,你是魔鬼嗎?支付寶風控系統瘋起來連本身人都剛啊,六親不認,肅然起敬。
「這支付寶的風控系統,叫個啥名?」
「叫 AlphaRisk!」他說。
「帳戶是真的,攻擊是真的,AlphaRisk 的防護也徹底是自動化的,那麼也就是說在節目現場,你根本不知道它能不能擋住黑客的進攻咯?」我問。
「是的。」
「那你慌麼?」
「有點。」
「。。。」
雄文這麼不按套路出牌的坦誠,讓我原本準備好的一萬個質疑都瞬間失效。
「錄節目時你最慌的是何時?」
「AlphaRisk 判斷一個帳戶是否是被盜用,是要綜合不少指標來判斷的。其中一個重要的維度就是看轉走多少錢。結果在節目彩排的時候,黑客強行登陸支付寶帳號之後,竟然只轉5塊錢!說實話,這麼少的金額,是有可能被 AlphaRisk 放過的。轉這麼少錢,也沒跟我商量,當時我真是捏了一把汗。還好支付寶給力,攔住了。」雄文吐槽。
看看,在節目上黑客攻擊三個支付寶帳戶都功敗垂成時,雄文有多開心。
支付寶曾對外發布了一個數據:資損率低於千萬分之五。意思就是,存在支付寶裏的錢,出問題的機率低於千萬分之五。
千萬分之五,真牛X!等等,好像哪裏不對。。。假如我就是那倒黴的千萬分之五,我是否是要去杭州上訪?
「不用,若是你的支付寶真的沒被攔住,被盜了,咱們賠給你就是了。」雄文淡定地說。
確實,我記得支付寶從2004年上線以後,就有一個口號叫「你敢付,我敢賠。」只不過說實話這麼多年中哥的支付寶帳戶也沒丟過錢,不知道他們究竟是賠不賠。。。既然今天支付寶副總裁都這麼說了,那我放心了。
也就是說,理論上支付寶並不能保證防護住每一次具體的黑客攻擊,但這對於普通用戶來講那不重要,由於每一個人的錢都是絕對安全的。
說實話,見到雄文以前,我是沒想到他會這麼坦誠的。好不容易逮到他,得多問點電視臺不讓播的內容。
接下來就到了中哥硬核科普時間了,今天的話題是:
你家支付寶的門神——AlphaRisk——究竟是咋工做的?
你能夠簡單想象一下,用支付寶轉帳,要過三道大門:
第一道:登陸密碼;
第二道:支付密碼;
第三道:AlphaRisk 風險控制系統。
雄文說。
來,咱們一道一道地科普。
這個很簡單。你登陸支付寶的時候,要輸入登陸密碼,證實你是你。
你可能會槓說,不對啊,我每次在手機上登陸支付寶,不用輸入密碼,直接就打開了啊!沒錯,那是由於你常常登陸,而且沒有換手機。這種狀況下,你帳戶有風險的機率很低。支付寶沒有必要每次都打擾你,讓你輸密碼。
這裏,咱們學到了今天最重要的一個概念:打擾率。
一個 App,每要求你作一件事,好比輸入密碼,好比讓你接收一個短信驗證碼,這都算一次打擾。而在用戶體驗中,打擾是要扣分的。因此,經過頻繁打擾用戶的方式來保證你的「絕對安全」,並非個好辦法。
頻繁打擾是一件很煩的事,這個問題涉及到深奧的產品哲學,咱們在最後還會詳細討論。
咱們繼續說登陸密碼。
若是你在一部手機裏好久都沒有登陸支付寶,那是須要從新輸入密碼的。若是你換了一部新手機登陸支付寶,那麼不只要輸入密碼,還要二次校驗(短信驗證碼或者回答安全問題)。
因此,黑客單單偷到了你的支付寶登陸密碼,是沒法直接登陸你的支付寶的。那他們是怎麼作的呢?中哥能夠告訴你幾種可能性:
1)你的身份信息泄露嚴重。
剛纔我說到,支付寶密碼是能夠被重置的,須要提供身份證、銀行卡等一系列信息。若是這些信息隱私信息都被黑產掌握了,那麼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就是你了。沒辦法,你的密碼也會被重置,他能夠登陸。
2)你的手機丟了。
你的手機丟了的意思是——你的手機不只丟了,而且沒有設置開屏密碼或指紋解鎖。不然壞人解不開你的手機,就跟沒丟同樣。
反正黑客只要進入你的手機主屏,接下來就有兩種狀況:
你在幾天內用過支付寶,那麼,黑客不用輸入密碼,就像你本人使用同樣,能直接登錄。
你最近沒有登陸支付寶,那麼支付寶會要求你輸入密碼,此時黑客能夠選擇重置密碼,選擇手機接收驗證碼,也是能夠重置密碼成功登陸的。
此乃第一關。
若是壞人破解了你的登陸密碼,那麼接下來他想把錢轉走,就要遇到「支付密碼」這道關口。
你記得不,支付寶會要求你的支付密碼和登陸密碼不一樣,目的就是爲了防止壞人破解了你的登陸密碼,直接就能攻破你的支付密碼。
這裏有個小細節:支付寶最近幾年會鼓勵你用指紋代替支付密碼。固然,用戶也能夠手動選擇切換——此次支付不用指紋,就用密碼。這關實際上擋不住黑客,可是你要記住這個細節,一下子有用。
接下來咱們繼續說黑客怎麼攻破你的支付密碼:
1)用你以前泄露的其餘登陸密碼嘗試。
通常人不會把支付寶支付密碼和其餘應用的登陸密碼設置爲一個,這種方法成功率從實戰數據中看比較低。
2)重置你的支付密碼。
重置你的密碼,須要你的我的信息,或者須要你的手機。若是黑客已經掌握了這些,那麼他極可能重置支付密碼成功。
你必定覺得:黑客破了個人支付密碼,錢就會被轉走了嚕。
錯!圖樣圖森破!黑客的噩夢纔剛剛開始。
立刻就會進入第三步驟:AlphaRisk。
前面兩步,黑客的全部操做,其實 AlphaRisk 都在默默看着,只是它沒說話而已。
當前兩個密碼都輸入正確後,AlphaRisk 會做爲最後一道門神,像尉遲恭和秦叔寶同樣,決定放不放走這個錢。
那麼,AlphaRisk 判斷的依據是什麼呢?
舉個栗子:一個老警察靠在公交車站,他如何發現一個正在擠上車的小夥是個賊呢?他會經過幾個維度:眼神、舉止、穿着、和前人之間的距離、是否遮擋手上的行爲等等等等。有經驗的警察不用等到「偷錢」那個動做發生,就已經能準確判斷誰是小偷。
一樣,AlphaRisk 也像一個老警察,它也會從一些維度來觀察一筆交易。好比:設備、環境、偏好、行爲、關係、帳戶、身份、交易,等等。
若是其中全部維度任何一個或者多個有異常,都會引發 AlphaRisk 的警覺,直接強制操做者進行人臉活體驗證,手機驗證碼,或者乾脆就截斷交易。
不知你感覺到了沒。平常你用支付寶轉帳給別人,你以爲很是自由,支付寶曆來不添亂,偏偏是由於 AlphaRisk 對每一筆交易都作了極其細緻的評估以後,以爲沒問題纔不攔着的。
你可能會問,爲神馬 AlphaRisk 等到那麼驚險的最後一步才起做用呢?早點出來這個「嗶——」就裝得不夠到位嗎?
這個地方又涉及到剛纔的概念——打擾率,若是支付寶在輸入交易密碼以前就用 AlphaRisk 跳出一堆人臉驗證手機驗證碼,那就會讓你以爲很煩。做爲一個有尊嚴的 App,支付寶把安全性最強的 AlphaRisk 放到最後一步,就是爲了最少的打擾。
下面說 AlphaRisk 的工做細節。
以《製造未來》裏面的操做舉例。攻擊第三個手機的時候,黑客已經拿到了登陸密碼和交易密碼,而且是照着身份證的照片把身份證號一次輸入正確的,爲神馬 AlphaRisk 會認爲這個交易有風險呢?
用你們都能理解的話說,大概是醬:
首先,支付寶是在陌生的手機上登錄的;
其次,支付寶的登陸密碼是剛剛被重置過的;
再次,支付寶的支付密碼也剛剛被重置過;
還有,轉出帳戶和被轉入帳戶之間沒有任何人際關聯;
還有,轉出帳戶所在城市和被轉入帳戶所在城市,自己就不多存在轉帳行爲;
等等等等。
其實,還有不少不正常的維度可供 AlphaRisk 參考。
好比剛纔我故意賣了關子的一個細節:操做者原本習慣用指紋支付,忽然今天強制改爲了密碼支付。這一個蛛絲馬跡,起碼說明事出有因,足夠讓 AlphaRisk 關注到此次交易的風險。
啊,說了這麼多,終於大概解釋清楚了支付寶風控的三道關。
雄文告訴我,支付寶也不是一開始就有這麼強大的智能風控能力的。
在2004年,支付寶剛上線,他們就大喊「你敢付,我敢賠」的口號。實際上在那個時候,支付寶還真是「敢賠」。意思是,雖然說風控技術有點糙,但咱們膽子大,敢賠錢給用戶而已。。。
「那後來大家是怎麼一步步提升風控能力的呢?」我好奇的地問。
「你要是那麼嘩嘩地賠錢,你也會拼了老命提升風控能力的!」
「。。。」
有一個問題其實很值得一說。
寬泛來講,支付寶帳戶受損失,有兩種狀況:一、帳戶被盜;二、你被詐騙以後主動轉錢給別人。
固然,你的帳戶被盜,支付寶會賠錢給你。但若是你被騙,用支付寶主動轉錢給騙子,就沒辦法找支付寶賠錢了。畢竟,被騙不能賴錢包。
可是雄文告訴我,做爲一個有追求的錢包,這兩年支付寶偏偏在「識別詐騙」方面苦練技巧。
這種對詐騙的識別能力,一樣在 AlphaRisk 身上。
騙子騙人,通常都是直接打電話,或者在微信上騙,那些過程支付寶確定不知道。它只能看到一個帳戶給另外一個帳戶轉了錢。。。經過這麼少的信息,它怎麼能判斷你是否是被騙了呢??
雄文給我講了一個真實的例子。
一個媽媽,她的孩子在外地打工,作快遞小哥。忽然有一天,她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告訴她兒子出了車禍,急需搶救,須要她打錢過來。媽媽開始沒相信,把電話掛了。可是身邊的電視正好播出了一條新聞,說他兒子所在的城市,有一個送貨小哥出了嚴重車禍。這下她着急了,趕快給對方回電話,要把錢轉過去。
就在這位媽媽把錢轉給騙子的時候,AlphaRisk 判斷了風險,而且彈出了提示,告訴她有這筆轉帳多是被騙了。媽媽選擇無視,關掉彈窗繼續轉帳。此次,AlphaRisk 判斷強風險,直接阻斷了交易,鎖定帳戶兩小時。
這位媽媽很是生氣,以爲本身的兒子出了事,支付寶卻不讓轉帳,因而撥打客服理論。正在這時,他的兒子碰巧打電話給媽媽,這才揭穿了騙子的騙局。
在這個例子中,AlphaRisk 是憑什麼判斷轉帳存在詐騙風險呢?
雄文說,至少有三點:
一、媽媽日常的支出,都是小額的平常生活,買菜超市,忽然一下轉幾萬塊顯得很異常。
二、對方的收款帳戶是新註冊的。並且近幾日只有大額收款和提現,並無平常消費。
三、這兩個帳戶之間從未有過直接轉帳。
你看,基礎邏輯和判斷帳戶被盜差很少,只不過,判斷被騙能夠利用的信息比判斷被盜少得多,因此可貴多。
但最讓雄文頭疼的是,截斷用戶付款當然好,可是萬一截錯了,用戶是要跟支付寶拼命地。。。支付寶但凡截斷用戶的交易,必須證據確鑿。若是沒有百分百的證據,通常會選擇彈窗提示。然鵝,不少時候即便支付寶彈出了警視窗,用戶都會選擇直接關掉,沒啥做用。
即便是這樣,雄文團隊也對彈窗內容改了又改,可謂是苦口婆心啊。
這是修改前的↓↓↓
這是修改後的↓↓↓
前兩天,雄文和團隊忽然找到了一個好方法,他們和地方反詐騙中心「合做彈窗」。例如你是重慶人,在支付寶判斷你的一筆交易有風險時,彈出的內容不是「支付寶提醒您注意詐騙」,而是「重慶反詐騙中心提醒您,這個交易有多是詐騙。」
「這樣一下,用戶終止交易的比率大大增長!」改了幾個字,就能讓好多人少上當。雄文老激動了,這兩天從地方到中央找反詐中心公安局各類合做。
「到目前爲止,用戶遭受詐騙,有85-90% 都能收到彈窗提示。」雄文大叔開心地說。
如今是這樣↓↓↓
說到這,雄文大叔給我普及了一個金融小常識:
通常的在線交易系統,對於轉帳這個操做,只涉及「轉出」和「到帳」兩個狀態。這邊轉出以後,那邊就到帳。就像一盞燈只存在「開」和「關」兩個狀態。不可能存在「這邊錢扣掉,那邊還不到帳」的狀況。
可是支付寶爲了防止詐騙,開發了第三個狀態:相似「預受權「。若是你以爲此次轉帳有風險,能夠設置2小時或者24小時延時到帳。這種狀況下資金就在「預受權」狀態。在這個期間若是你發現被詐騙,能夠報警並向支付寶申請凍結資金。
「預受權「狀態的錢,按理說到時以後就會順利進入轉入帳戶。但只要有公安機關的相關憑證,就能夠退回到轉出帳戶。
別看只是加了一個「預受權」的狀態,這至關於給了受害者一個「時光機」,回到過去,改變那個無可挽回的錯誤。
雄文說,爲了增長這個新狀態,他們兩年裏對支付寶底的層代碼作了很大的修改。雖然大動干戈,但這件事很是值得。
講真,人類對一臺機器的要求是很變態的。好的機器不只要代替人,還要比人更精神。
畢竟是親生的, 說到 AlphaRisk,雄文特別開心。他以爲若是2017年支付寶沒有開始研究 AlphaRisk,如今不少風控策略還靠人肉的話,必定會被「時代的洪流」所擊垮。
現在,AlphaRisk 有兩個殺手鐗:
你可能已經知道,AlphaRisk 就是一種「人工智能。你做爲一我的天天家長裏短悲歡離合其實本質都是判斷,人工智能天天也是作一件事:判斷。
人工智能判斷事情的標準,和人又像又不像。這裏涉及到一個你們廣泛理解得很差的技術梗,中哥正好以 AlphaRisk 爲例簡單科普幾句:
人工智能和人各自作一個判斷,有點像兩個大廚分別作一桌菜給你吃。這分爲三步:
一、他們使用的原料種類都是同樣的青椒、蘿蔔、雞肉等等。(這意味着人工智能和人用於判斷一件事情的基礎數據是同樣的。)
二、可是,他們炒菜的路數可就不同了。人類可能會作出魚香肉絲、宮保雞丁、水果拼盤,可是機器會根據本身的理解作出西瓜披薩,蘋果蒸蛋、巧克力燒茄子等等常人不能想象的飯菜。(這意味着人工智能的判斷模型和人既類似又不一樣。)
三、最後,兩桌菜分別上來,食客們會發現,兩種菜雖然不同,可是都能填飽肚子,並且機器作的明顯更好吃更養分。(這意味着人工智能判斷的準確度比人類還高。)
簡單總結人工智能的工做原理:經過人類看都看不過來的數據,用風騷的機器思惟,作出一擊致命的判斷。
這裏給你幾個數據你感覺一下。
AlphaRisk 用來判斷的風險點有幾千個(如交易金額、支付寶註冊地、交易時間、使用密碼支付仍是指紋支付等)。把這麼多數據進行慘無人道的交叉運算,總運算量是巨大的。
在平時,每秒鐘全世界都會用支付寶進行上萬次的交易。若是在雙十一這種狂歡節,每秒支付寶要處理25萬筆交易。你想一想看,就像商場的收銀臺後面,排隊排了25萬個顧客,每一筆交易,AlphaRisk 都還要計算無數次來判斷它是否是有風險,這得累計多大的計算量。。。
若是這些計算量交給人來作,等到算完,估計已經到了9102年雙11了吧。
這麼瘋狂的機器,平常得有很多碼農爲它檢修上油吧。。。
雄文說哈哈哈NO!由於,這兩年他們已經搞出了一套「自動駕駛」系統。
納尼?支付寶也會開車了麼?求車牌號!其實,不是你想的那樣,這就到了 AlphaRisk 的第二個逆天優點。
那些作壞事的黑客,連過年都不休息,每天「苦煉內功」,不斷升級本身盜取支付寶帳戶和詐騙用戶的技術。這是爲何?由於他們知道,若是能早幾天研究出一個盜取支付寶的方法,那賺的錢可比在支付寶上班的碼農加班費多多了。
對手那麼瘋狂,AlphaRisk 也要加油才行啊。正常狀況下,AlphaRisk 想要學會新的反詐騙套路,要工程師手動輸入代碼。
可是,雄文和支付寶安全團隊的隊員很「懶」,他們以爲,AlphaRisk 已經長大了,不能天天晚上給它「檢查做業」,它要本身學習新的知識了。
因此過去兩年,攻城獅們不多砍柴,主要磨刀。他們創建了一個自動建模的系統。天天都會有一些用戶損失經過投訴渠道反饋到支付寶風控團隊,這個自動建模系統就能夠經過學習這些AlphaRisk 沒有攔截成功的案例來創建新的風險模型,而後把這個模型輸入到 AlphaRisk 裏,下次再遇到一樣的問題,AlphaRisk 就能一眼識別。
自動建模還不是所有。
你知道,每一年雙11的時候,支付寶會像雷峯塔同樣,承受一下交易量水漫金山的感受。這個時候,若是還執行原來的風控策略,就會致使計算力嚴重不足的狀況。原本人家零點秒殺,結果支付寶算了十秒鐘,跟人家說沒問題去付錢吧。結果秒殺的限量款衣服早都被人家搶得毛都不剩。這會形成大批羣衆到杭州上訪的。。。
因此,支付寶須要根據不一樣的情景,調整 AlphaRisk 的風控策略。這就像一輛車,根據路況不一樣,切換12345檔。
原來每到雙11,攻城獅們就會寫一套新的風控策略,爲 AlphaRisk 手動換擋。從2017年開始,徹底不用了。AlphaRisk 學會了騷氣的自動換擋。交易量巨大的時候,就自動切換爲高檔,交易量低的時候,就瞬間調回來。
這不就和汽車的自動駕駛是一回事麼。。。
我第一次發現,原來自動駕駛不只僅是汽車領域的人工智能。凡是須要複雜人工智能的場景,其實都有自動駕駛的一席之地。甭管是人是機,反正這個世界缺不了老司機。
其實,中哥知道,科普半天支付寶 AlphaRisk 的風險識別技術,你也未必聽得進去,由於我已經提早劇透了,反正你丟了錢支付寶會賠給你。
不過,要是你覺得雄文和支付寶風控團隊只玩技術,那就過小看他們了。
有道是:「科學的盡頭是哲學。」
這句話不無道理。好多事是科學解決不了的。好比你女票每天吵着要買鑽石戒指,你告訴她從科學角度說那玩意兒其實就是碳,那你當晚一定本身睡。
雖然說支付寶的風控作得很科學,可是雄文卻天天都面臨三個哲學問題:
以前咱們已經介紹過這個重要概念「打擾率」,就是支付寶爲了保障你帳戶的安全,彈出來一些驗證提示等等打擾你的行爲的機率。
固然技術水平是在不斷進步的。但假設在技術保持不變的狀況下,這是個蹺蹺板。打擾率越高,資損率就越低。
若是讓中哥這樣的摳門來作決定,那估計是要把資損率降到極限,對用戶的打擾率有多高。。。愛咋咋地。。。由於這樣能保證賠出去的錢最少。
固然,支付寶沒有這樣作。他們在資損率下降到千萬分之五以後,轉而把技術重心放在了下降打擾率和詐騙識別上。
資損率低到千萬分之五的時候,咱們就認爲被盜是小几率事件了。即便被盜,也能作到全額賠付。這個時候,咱們要用技術的進步讓用戶體驗到溫度。
雄文說。
正所謂:「有技術的 App 千篇一概,有溫度的 App 萬里挑一」。表面上看,這是一個產品哲學和技術取捨。但在這個天平上,你其實能夠測量用戶的重量。
你可能會說,不是剛剛都說了麼,被盜就賠,本身轉給騙子不賠。
沒錯,可是在現實生活中,總有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中間地帶。
我隨便給你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賣早點的老張,把本身的收款碼放在早餐車櫃檯上,結果有一天,一個混球忽然把老張的收款碼偷偷換成本身的。老張忙着作早點,結果半個小時才發現。他聯繫支付寶客服,你是支付寶的話,你賠仍是不賠?
直接說答案,賠。緣由很簡單,作生意不容易,雖然二維碼被偷樑換柱不是支付寶的責任,可是支付寶不想讓誠實的人受損失。
別看雄文說得輕描淡寫,當初決定二維碼偷換也要賠的時候,全部人但是下了老大的決心的。由於,付款碼偷換的整個流程,都不是支付寶能監督控制的,因此他們不知道若是賠的話,要賠出去多少錢。
雄文記得,那時候他跟支付寶老大井賢棟商量這件事,井賢棟馬上就贊成了,他說:「咱們準備個幾億,先賠着。」支付寶還專門給小攤主設計了一個語音播報的功能,收到款手機就會大聲喊出來。
固然,過後證實廣大攤主並無那麼粗心,本身的二維碼被偷換了還不知道。數據顯示,真正所以受損失的小商家不多。
第二個例子:小美聯繫支付寶客服要求賠償,說一覺醒來支付寶裏幾萬塊的餘額不知去向。可是支付寶經過數據查看, 這筆錢是用她的手機,在她家的 Wi-Fi 環境裏,密碼根本沒有被重置,都是一次輸入正確而被轉走的。AlphaRisk 認爲這極可能不是被盜,說白了,有多是「監守自盜」,若是你是支付寶,你賠不賠?
直接說答案,不必定賠。緣由也很簡單,由於你們都要誠實。若是涉及到欺詐,支付寶並不能蒙受不白之冤。
這是個真實的案例。後來的警察調查發現,這是她交往十年的男友,由於沾上了賭博不敢說,趁她睡覺的時候偷偷把錢轉走的。
雄文告訴我,支付寶風控部門有一個專門的團隊,就是處理這種介於賠償和不賠償之間的中間地帶。若是確實有警方介入,沒有發現是監守自盜或親友做案,那麼支付寶就會賠付。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給別人轉好大一筆錢,結果支付寶問都沒問,直接放行了你的轉帳。這時你的內心會閃過一絲不安全感,就像穿着短裙的女裝大佬,總感受空空蕩蕩的。
其實,AlphaRisk 在背後已經幫你掐指一算,判斷了你的轉帳沒有風險,只不過沒有明確告訴你。
雄文說,這是他們團隊最近在努力思考的問題:「安全」沒問題,可是用戶的「安全感」有問題,這要怎麼平衡?
其實有關「安全」和「安全感」的問題,歷史上有個經典公案。汽車門關上的時候,原本是沒有聲音的,可是廣大司機們聽不到聲音,總以爲車門沒關好,百爪撓心。因而,索性各大車廠專門設計了一個機關,讓車門關閉的時候發出堅實的「砰——」。而後,天下太平。。。
「因此,大家也要在某些不須要打擾用戶的時候,彈出驗證消息嗎?」我問。
「誰說得準呢?」雄文笑了。
沒想到,天天我打開支付寶只是付個錢買個餘額寶,其實它背後正在發生着無數祕密戰爭——支付寶風控團隊帶着 AlphaRisk 時刻在改進風控技術,而且在這樣那樣的平衡之間精確騰挪。
告別雄文。走在杭州冬天溫潤的空氣裏,我忽然以爲心情很舒暢。
一次偶然的電視節目,卻讓我認識了這麼一位溫暖的大叔,還有背後守護咱們的工程師們。
我記得曾經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帖子:「黑客這麼厲害,爲何不去攻擊支付寶?」
如今我以爲本身大概能回答這個問題了:他們攻擊了,只是你不知道,由於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不少備受推崇的產品經理在介紹經驗時,老是強調「人心」二字。當時,我未免以爲這是一種政治正確的姿態。但當我和無數大佬聊過以後,愈來愈發現一個真理:
世界遼闊,並且,沒有想象中那麼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