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之DR/BDR

摘要:本篇主要學習OSPF中DR/BDR 知識算法

名詞:DR爲指定路由器     BDR爲備份指定路由器數據庫

OSPF爲內部網關協議,與RIP相比,OSPF是鏈路狀態路由協議,AD爲110網絡

1.OSPF維護三張表ide

①鄰居表oop

②數據庫表學習

③路由表spa

2.選舉DR/BDR原理(先看priority再看router-id的過程)router

①OSPF路由器之間經過傳遞LSA,最終在全部路由器上創建相同的LSDB,而後各個路由器經過對LSDB使用SPF算法生成以本身爲根的到達整個網絡的最短路徑樹來創建路由表。blog

 ②在廣播網和NBMA網絡中,任意兩臺路由器之間都要交換路由信息。若是網絡中有n臺路由器,則須要創建n(n-1)/2個鄰接關係。這使得任何一臺路由器的路由變化都會致使屢次傳遞,浪費了帶寬資源。爲解決這一問題,OSPF協議定義了指定路由器DR,全部路由器都只將信息發送給DR,由DR將網絡鏈路狀態發送出去。接口

③一個OSPF的網絡分爲兩類,指定路由器(DR/BDR)和非指定路由器(DROTHER);OSPF中,DR和BDR的LSDB(鏈路狀態數據庫)將會包含整個網絡的完整擴撲,當選舉DR/BDR的時候要比較HEELO報文中的優先級PRIORITY,優先級最高爲DR,次高位BDR,不作修改默認端口優先級爲1,在優先級相同狀況先比較Router ID,次高爲BDR,人爲設置端口優先級爲0時,OSPF路由器再也不成爲DR/BDR,只能成爲DRother。

注:route(config-if)#ip ospf priority {0~255}                 修改優先級

route(config)#router-id X.X.X.X                               修改router-id

 route(config)#clear ip ospf process                          宣告router-id

3.輕鬆一刻(擴撲以下)

 

注:ip配置如圖,運行ospf協議

 注:R2鄰居表,R1爲DR,R3爲BDR

R1(config-if)#ip ospf priority 100                 修改R1優先級使之最大

注:R2鄰居表,R1爲DR,R3爲BDR

本實驗驗證優先級對DR/BDR影響,router-id影響請自行驗證。

3.小計

網絡上的路由器之間選舉DR和BDR是同時進行的,首先全部路由器都在Hello報文中宣稱本身是DR(priority大於0),並對收到的Hello報文進行比較,若是收到比本身的priority大的Hello報文,那麼該路由器在Hello報文中宣稱本身是BDR,並宣稱比本身的priority大的路由器爲DR,最終只有一個路由器宣稱本身是DR,一個路由器宣稱本身是BDR。

網絡上新加入了一個路由器,若是已經存在DR、BDR,則不進行選舉,默認接受。若是無BDR,將選舉BDR。若是無DR,則將BDR變爲DR並選舉新的BDR。

DR是針對路由器的接口而言的,路由器的某個接口多是DR,而另外一個接口可能不是DR。

 router-id指定過程:route(config)#router-id X.X.X.X能夠指定路由ID , 若是不指定,會選擇路由器上得loopback接口的IP地址,若是沒有loopback接口,則會選擇物理接口上最大的IP地址

 注:點到點與點到多點擴撲不含DR/BDR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