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隨着國內和歐美市場逐漸飽和,競爭不斷加重,大量的互聯網創業者和資本大佬們開始把目光轉入東南亞藍海新市場,力求贏得一席之地。李文博就是其中一位,他所創立的Akulaku不只在東南亞混的風生水起,還受到了螞蟻金服的青睞,於去年年初完成了其參投1億美圓的D輪融資,或將和阿里在東南亞佈局的企業產生業務協同效應。算法
Akulaku是一家以虛擬信用卡起家、主打海外市場分期購物的電商平臺,運營主體是深圳岩心科技有限公司,服務內容包括網上購物和分期付款。公司致力於爲東南亞用戶提供便捷的消費金融服務,自2016年6月正式上線以來,已成爲區域內第一家、規模最大、團隊最成熟和發展速度最快的金融APP 。安全
0 1機器學習
虛擬信用卡分期ide
東南亞在地緣上靠近中國,文化類似度極高,雖然目前經濟水平較低,但隨着人口的增長、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較快的經濟發展速度,相比較歐美,對於創業者無疑是一片樂土。在接近7億的人口中,年輕人和中產階級佔比大。據《每日郵報》,東南亞居民的網癮最大,該地區的三個國家平均天天上網時間超過8個小時,手機移動端使用頻率高,易於接受新鮮事物,消費需求旺盛。對於互聯網電商發展而言,支付方式是一個須要關注和投入的環節。東南亞信用卡普及率很低,覆蓋範圍有限,申請時間長,當地的大多數人選擇現金交易或銀行轉帳,至於國內盛行的移動支付在東南亞更難以生根。Akulaku深刻當地市場,分析目標消費羣體特性習慣,選擇以虛擬信用卡、消費分期的模式去開拓市場,直擊用戶的難點痛點,所有線上化申請,幾個小時完成授信。在解決了支付問題後,Akulaku把業務擴大到自建電商平臺(自營和第三方),主打「用場景留住用戶」,客戶在平臺購買後,直接用平臺的虛擬信用卡分期支付,物流等供應鏈方面由合做夥伴負責,以此造成貿易生態閉環,旨在建立完整鏈條的消費金融服務平臺。佈局
0 2學習
風控安全性大數據
近幾年用戶量的增長和業務的擴大,市場對平臺的安全性要求愈來愈高,其中包括買賣雙方數據和資金的安全性。同時,東南亞不比中國,尚未成熟的金融系統做爲支撐,做爲非銀行式的分期支付平臺,如何強化風控環節,對用戶我的數據的採集,確保帳目的準確和回帳的及時性,一直是Akulaku解決的重點。首先東南亞互聯網的普及率爲風控提供了基礎,而且公司一直增長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算法上等領域的投入。據36氪,Akulaku將機器學習、規則引擎、活體3D技術、語言聲紋識別技術應用於風控管理,積累了大量的用戶數據。人工智能
0 3spa
本地化營銷圖片
自2016年成立以來,Akulaku一直致力於深根東南亞市場,已創建專業的本地化商務團隊,中國員工和當地員工協同工做,開拓市場,對用戶消費習慣、當地資源和政治環境瞭如指掌。關於營銷,則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線下與當地知名品牌商合做,線上經過谷歌,Facebook等新型社交軟件推廣,吸引註冊,提升用戶粘性。
0 4
結語
總的來說,東南亞正處於煊赫一時的電商藍海階段,競爭白熱化難以免,但願進入的中國企業不要照搬國內套路去開拓當地市場,要真正地在市場上沉澱下去,否則最後只得黯然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