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金服隗華:十五年時間見證分佈式數據庫的崛起

北大計算所啓蒙

「作中國人本身的技術」面試

若是用一句話來評價讀書時的隗華(花名:風羿),那必定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本科在北航讀的計算機專業,碩士則就讀於北大的計算機研究所。數據庫

北大,中國高等學府的殿堂,全部學子的終極夢想,也是隗華從小到大追尋的夢。談起考研的過程,一貫一路順風的他在考研的時候吃了很多苦。北大研究生的考試並不是全國統考,這就意味着非北大系的其餘院校的學生以前不少知識體系都須要更新或者重建。架構

因此從大三開始,隗華就牟着一股勁,花了很大功夫吃透北大的教材,無數個日子都是在北大的考研班裏度過的。努力就會有但願。隗華最終考上了北大的計算機研究所。框架

當時的北大計算機系分爲三塊,分別由三位院士帶領。第一部分是計算機系,由楊芙清院士帶領;第二部分是計算機研究所,由王選院士帶領;第三部分是微電子,由王陽元院士帶領。碩士期間,隗華就讀的正是王選院士帶領的計算機研究所。異步

這裏,誕生了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同時也孵化出了方正集團這樣的中國知名科技企業。事實上,OceanBase的創始人陽振坤也是師從王選院士。而陽老師正是隗華在研究生期間密碼學課程的老師。分佈式

用隗華的話說,「在北大計算所除了學習知識和對技術的應用實踐以外,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的薰陶——作中國人本身的技術。」十年後,新生兒OceanBase數據庫也正是在這樣的文化傳承下誕生。性能

初入數據庫行業

「技術支持的工做就好像是醫生幫病人看病」學習

畢業以後隗華在研究所待了一年的時間。一年後他決心加入IBM,進入了當時很是核心的DB2數據庫團隊。彼時的DB2和Oracle、SQLServer平分中國數據庫市場的天下。這一呆就是九年的時間。spa

來到DB2之後,角色從研發轉型到技術支持。他用了一個有趣的比喻來形容這份工做。日誌

「技術支持的工做就像是扮演了一個醫生的角色,當客戶碰見問題須要你來處理的時候,就好像是一個病人找到醫生來給他看病。當你經過你的專業能力幫助‘病人’最終治好了病,實際上是一個特別有成就感的事兒。」從一個普通的技術支持,到往後的Team Leader,就這樣在這份工做上他一路專一的幹了九年。

九年多的時間裏,隗華髮現本身的工做更多都是對已有客戶的支持,而新客戶的拓展卻愈來愈少。最先DB2在多倫多的研發中心有接近2000人,到現在只剩下200人。他真實的感覺到了整個行業大趨勢的變化。

2014年,他加入了百度雲,也就是現在的百度智能雲團隊。當時百度雲整個業務仍是一個很是初期的形態,他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從0到1搭建起了百度雲的售後體系。

結果用一句話就能夠輕描淡寫的帶過,這其中的過程只有當事人才能深入體會。除了隗華所熟悉的技術支持工做之外,當時他還本身去找過外包的客服中心,跟着團隊一塊兒搭過工單系統,基本上全部之前以爲不可能、不會作的都嘗試過了。

方法總比困難多,「有時候以爲不可能的事咬咬牙,再多給本身和團隊一次機會,最後就成了。」就這樣,他這個在客服和銷售領域的門外漢,靠着這份咬牙的決心搭建起了百度雲包括客服、銷售支持和技術支持的完整的售後體系。

初識OceanBase

「讓中國人本身的數據庫服務全世界」

初識OceanBase,是源於陽老師在機緣巧合下經過朋友的推薦拿到了這個曾經的學生——隗華的簡歷。

說到OceanBase團隊到底哪裏吸引了隗華,他彷彿一會兒被點亮了。他說,「不管是市場機會,仍是業務價值,這些都是一個產品成功的基本要素。可是OceanBase最吸引他的實際上是這個產品背後的宏大的願景和價值觀。」

隗華說至今他還記得多年之後再次跟陽老師的見面,實際上是相約的一場面試。「陽老師見到我以後,直接掏出了一個本子,開始跟我講解OceanBase的總體架構、核心技術能力以及宏大的願景。」彷彿一切又回到了十多年前的北大教室,陽老師的眼神仍是同樣的篤定。

「讓中國人本身的數據庫服務全世界」,隗華說他但願可以跟陽老師這樣真正的技術理想主義者一塊兒,經過本身的所學所思讓中國人,讓全世界用上咱們本身研發的數據庫。由於一樣師從王選院士,這種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可能也是北大計算所一脈相承的文化和信仰。

若是說是OceanBase的願景和價值觀首先吸引了隗華。那麼做爲在數據庫行業浸淫了十多年的一名老兵,他以爲一個產品的市場機會和自身的業務價值纔是這個產品可否走到最後,走向將來的核心要素

從中國的數據庫市場來看,國外的商用數據庫廠商,包括Oracle,DB2正在逐步的淡出,這已成事實。那麼這部分市場空間一旦釋放出來以後,在從此的2-3年裏,整個中國數據庫市場會進入到一個羣雄逐鹿,百花齊放的繁盛時代。

這其中包括不少老牌國產數據庫廠商,也包括一些新型的分佈式數據庫,全部這些數據庫廠商不管是基於開源仍是商業化的策略,都會去找到和擴展各自適合的場景,對市場進行一個從新的洗牌和瓜分。用一句話來總結,國產數據庫的春天來了。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可是萬物生長的背後其實也是資源爭奪戰役的開始。

從產品的維度來看,只有真正知足客戶的痛點和需求,同時穩定可靠的產品,纔可以在市場上利於不敗之地。OceanBase的架構自然可以解決行業客戶的三個最主要的痛點。

第一個痛點是擴展性的問題。過去客戶大多使用的是集中式的單機數據庫,容量有限。隨着業務量的極速擴張,常常會出現容量不足的問題。集中式數據庫只能經過硬件的升級來完成擴容,因此不管硬件多麼高級總有一天會面臨沒法支撐的問題。OceanBase所表明的新一代分佈式數據庫卻無單點瓶頸,可線性、在線擴展和收縮,完美解決了業務擴展性的難題。

第二個痛點是高可用的問題。對於客戶來講,數據不丟纔是安身立命之本。傳統的數據庫像Oracle,DB2城市級的容災基本是很難作到的。它們經過主備的模式進行容災,主備模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同步模式,可以實現不丟數據,可是對性能會帶來很大的隱患。另一種就是異步模式,存在丟數據的風險。OceanBase數據多副本經過 Paxos 協議同步事務日誌,解決了這個問題,實現了不丟數據。並且故障恢復時間可以保證在30秒之內。在業界是一個很是領先的水平。

第三個痛點是混合負載的問題。客戶有不少業務是在線交易類,同時也會有大量的複雜查詢。如今市場上除了像Oracle,DB2這樣的大型商業數據庫可以支撐在同一份數據上作實時的計算,也就是HTAP。而通常通用的作法就是把數據導一份到數據倉庫裏作離線的計算,那麼對資源自己實際上是一種浪費。OceanBase自研的SQL引擎和分佈式並行計算框架,已經能夠很好地支撐這樣的場景,知足客戶的痛點。

OceanBase秉承的價值觀背後就是不斷打磨本身的產品,真正可以解決行業客戶的共性需求。基於此,隗華當時的判斷就是這樣的產品將來必然可以獲得普遍的應用。

從0到1的商業化之路

「你的付出把本身都感動了確定會有一個好結果」
來到OceanBase之後,他大刀闊斧、招兵買馬,從0到1搭建起了OceanBase的外部業務服務體系,包括售前推廣,售中交付以及售後支持的全流程。在這個基礎之上,OceanBase持續發力,陸續拿下了某國有大行和招商證券等標杆項目。目前,OceanBase已經在包括人保健康險、常熟農商行、蘇州銀行、西安銀行等數十家商業銀行和保險機構落地應用,而且在客戶中收穫了很是不錯的口碑。

用他的話說,「當你真正去作一個商業項目的時候,有時候節奏就是這樣的,須要一顆很是強大的心臟,可以接受各類各樣的意外和困難,而且不計較一時得失,堅持去投入。若是你的付出把本身都感動了,那麼確定會有一個好結果。」

每個好的結果背後都離不開服務團隊的努力。隗華帶領着這支「艦隊」一路揚帆遠航。談到管理團隊的祕訣,他娓娓道來三個關鍵詞:自驅、多能、溫度

隗華解釋道,這個團隊實際上是大公司裏的一支「創業」團隊。在搭建團隊初期,隗華在選人的時候比較注重候選人身上的一個特質,就是這我的必須有創業的潛質和心態,團隊裏的同窗都能「自驅」地完成各類各樣的工做。

以前也有很多團隊裏面的同窗來自外企,如今的工做方式跟過去可能天差地別。因此在招聘的時候,隗華說本身喜歡也願意去找那些在外企愛「折騰」的同窗。這種同窗就可以更好地適應這樣一支快速成長的團隊,也願意跟着團隊一塊兒打仗。

服務團隊相較研發崗,覆蓋的面很大很廣,從售前、售中到售後,甚至產品和文檔層面的事情都須要作,這個時候就須要團隊的同窗各個都是多面手。固然,不會不要緊,但必定要樂於學習,擅長學習。

隗華強調本身在作團隊管理的時候會更加關注人。他但願在團隊戰鬥的時候也能讓每一位同窗感覺到集體的溫暖。雖然團隊在一點點擴大,可是從最開始你們定的規矩就是一個組的同窗中午儘可能一塊吃飯,這雖然是個小細節,可是無形中讓不少新來的同窗可以迅速融入團隊。有的時候他也會特地在一個項目裏安排兩個同窗一塊兒到客戶現場,一塊戰鬥。這種在客戶現場奮鬥出來的友誼會讓團隊的凝聚力更強。

固然OceanBase的商業化之路並不是一路順風,或者說不少時候都是荊棘叢生。談到商業化過程當中的不足,他表示,目前來看OceanBase在生態的建設方面仍是相對滯後。因爲產品架構和閉源的緣由,市場上真正可以用起來的用戶比較有限。這也將成爲OceanBase下一個階段重點攻破的方向。

做爲一款通用型的數據庫,將來OceanBase會逐步從金融行業邁向各行各業,從大型企業慢慢向中小企業乃至我的用戶過渡,將來在輸出模式上也將從以私有云爲主,往公有云逐步發展。

OceanBase的商業化之路還很長,前路漫漫,將來可期。



本文做者:繆克盧漢

閱讀原文

本文爲雲棲社區原創內容,未經容許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