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AM工做原理分析

目前主流的MRAM利用巨磁阻效應( GMR)和磁性隧道結(MTJ))的隧穿電阻效應來進行存儲。以MTJ爲例,其元胞結構包括自由層、隧道層和固定層3個層面(如圖1所示)。自由層的磁場極化方向是能夠改變的,而固定層的磁場方向是固定不變的,在電場做用下電子會隧穿絕緣層勢壘而垂直穿過器件,電流可隧穿的程度及MTJ的電阻均由2個磁性層的相對磁化方向來肯定3'。當自由層的磁場方向與固定層的磁場方向相同時,存儲單元呈現低阻態「0」;當二者磁場方向相反時,存儲單元呈現高阻態「1」。MRAM器件經過檢測存儲單元電阻的高低來判斷所存儲的數據是「0」仍是「1」。html

 
 
圖1MTJ結構示意圖安全

典型的存儲單元電路結構如圖2所示,通常是由1個NMOS管與MTJ單元集成在一塊兒。NMOS管的柵極鏈接到存儲陣列的字線( word line,WL)﹐源(漏)極經過源極線( source line, SL)與MTJ的固定層相連;而鏈接到MTJ自由層上的連線爲存儲陣列的位線( bit line, BL)。在位線和源極線之間施加不一樣的電壓,產生流過磁隧道結的寫入電流(Iwrite)﹐Iwrite可改變磁隧道結自由層的磁化方向,使隧穿電阻變化,完成「0」和「1」的存儲。MRAM電路的讀取機制是電流從位線流入,並經過MTJ和 MOS管輸出,電壓的大小一樣依賴於MTJ電阻的高低,相同讀取電流下所產生的輸出電壓不一樣。根據輸出電壓就能夠判斷存儲單元所儲存的數據是「0」仍是「1」。spa

 
 
圖2 MRAM工做原理示意圖設計

1個MTJ和1個MOSFET(即1T1M)結構構成MRAM基本的存儲單元,衆多存儲單元又組成存儲陣列,通常的MRAM電路除存儲陣列以外還有相應的外圍電路。如圖3所示的存儲器外圍電路主要包括靈敏放大器、譯碼電路、讀/寫控制電路等。與SRAM等存儲器相似,靈敏放大器主要用來對位線信號進行放大。可見除了存儲陣列以外,外圍電路都可採用與傳統工藝兼容的CMOS電路進行設計製造。代理


 
圖3典型存儲單元結構示意圖htm

Everspin Technologies,Inc是設計製造MRAMSTT-MRAM的翹楚,其市場和應用領域涉及數據持久性和完整性以及低延遲和安全性相當重要。Everspin MRAM被普遍應用在數據中心,雲存儲和能源,工業和汽車及運輸市場等領域。Everspin總代理英尚微電子支持提供驅動和例程以及產品應用解決方案等。blog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