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做 3 年後的一些思考

1. 從 7 年前的一部紀錄片提及

故事還得從 7 年前提及,2010年,也是我告別高中,踏入大學生涯的第一年,央視出了一個紀錄片:《華爾街》,講述了新世紀時期的金融發展歷程和其中不少有趣的故事,及時如今回顧,我依然還會以爲這是一部很是不錯的紀錄片。html

我不太記得本身是何時看的這部紀錄片了,當時【甚至直到如今】,我對其中 2 個片斷記憶依然很是清晰。第一個是講訴一位華爾街的交易員斯科特,天天都要乘最先一班的輪渡重新澤西到曼哈頓上去上班。當時對我一個連海都沒見過的小子來講,這真是超酷,竟然能夠天天坐船去上班,並且看見主人公斯科特的樣子,很是精明幹練,心裏對那些在華爾街上穿梭的人頓時有一種崇拜,羨慕,佩服的感情。前端

wall
wall

第二個鏡頭是採訪騎士資本的一個交易員,史蒂夫,主要講述了騎士資本的自動化交易的故事,聽說當時騎士資本有 90% 的交易量都是由計算機自主成交的。Unbelievable, Amazing, Cool --- 這是當時我最大的感觸,做爲一個偏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我忽然發現原來計算機並不只僅能夠簡單的作一些圖形化【GUI】的計算器,不只僅能夠搞一些工業設計【auto cad】,不只僅能夠寫寫資料【office】,不只僅能夠用來打打遊戲聊聊qq,原來計算機竟然還有這麼大的用處,簡直就是一個寶藏啊,怪不得比爾蓋茨能夠用計算機來賺這麼多錢。【請原諒我當時的無知,當時我用電腦就是看電影,查資料,玩遊戲,和學習編程;甚至在當時,我連 服務器 這樣的名詞都木有據說過】git

wall
wall

當時看完這部紀錄片,我發現本身見識真是太少了,同時也對華爾街,金融充滿了嚮往,或者更準確的說,是一種發自心底的好奇,尊敬和佩服吧。故事到這裏,按照通常小說/電視的劇情應該是我今後發奮學習,學習了不少金融專業的知識,畢業後絕不費力的以優異的待遇進入一家外企金融公司,今後走上實現夢想的道路吧。但是這不是小說,也不是電視劇,而是我一個臭小子的真實經歷。是的,就跟大多數大學生同樣,看完紀錄片後沒多久,我就漸漸把這種內心的好奇感,敬佩感,嚮往感埋沒在其餘新鮮的事物,活動以及欣賞學校裏各類各樣的美女中去了。github

不過萬幸的是,幸虧大學期間我還保留了本身的一些興趣,以及把計算機這個專業學得不錯。我大學期間有兩個興趣,一個是寫英文書法,第一個緣由是看過美國獨立宣言的本來照片,以爲那上面的字體真是美到家了,被這種書寫之美徹底折服了;第二個緣由是想用這種字體來寫情書的話,效果確定也不錯吧。因而說幹就幹,特意買了美國原裝過來的筆桿,筆尖和英文教程,開始練習起來,你別說,還真學到了點好東西。到今天筆桿,筆尖和教材我都還保管得好好的。第二個是玩航模【動態航空模型】,後來還因這個愛好參加了學校的創新實踐大賽,指導老師還帶我去天津參加了個行業會議,也是大學裏惟一一次去參加學術會議。到如今我還很感謝當時帶個人指導老師,給我提供了不少不少資源,甚至還直接把他辦公室的鑰匙給我,我能夠隨時進出學習,實驗甚至直接在裏面上自習。面試

後來的後來,就是平平凡凡,普普統統的日子,逃課去玩耍,去聽本身喜歡的老師講課,爲了看見一個女生每天跑圖書館自習,時不時的出去大餐喝酒,而後就這樣沒有發生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事蹟下度過了大學生涯。編程


2014年3月初,過完學生時代最後一個寒假,我把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提早作完,在跟老師作了幾回溝通後,於 3月下旬登上了去往上海的飛機,基本上算是告別了象牙塔時代吧【當時還還沒有正式畢業,7月份回校辦理畢業手續,才正式告別學校生涯】。服務器

還記得當時花了 ~3 天時間才租到了個不錯的房子,花了幾天時間置辦了傢俱和休息了幾天,在 4月1號,也就是愚人節那天正式開始了個人工做生涯。之因此記憶這麼清晰,還有一個緣由,那年的 4月1號 恰好是我陰曆的生日,並且能進入 datayes,能夠說是誤打誤撞,一路好運才能進去的吧。雖說在當時看來,datayes 才成立半年左右,但招聘的人基本上都是研究生畢業的,當時我一個本科也能進去,內心面確實有很強的幸運感。微信

2. 工做 3 年,個人一些感悟

晃眼間就跌跌撞撞的到了如今,再過一個來月就到了本身正式入職3個年的時間了,雖然實際上偶已經工做3年多了【14年4月1號就以實習的身份進入了公司,當時尚未拿到畢業證書,不能籤正式合同】。這三年雖然過得很快,但也發生了不少大大小小,五味雜陳的事情,本身在各個方面也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認識。架構

最近看到一些師兄師姐寫的一些工做,生活感悟,想一想本身再過幾個月也正式工做 3 年整了,以爲也該寫點東西,回顧過去,反思如今,寄語將來 吧。這三年中,從最開始的軟開,到如今的量化工程師,短短3年中獲得了不少業內專業人士的指導,見識到了不少金融方面的新知,雖然沒有作過交易相關的工做,可是我越來約以爲本身所作的事,和幾年前《華爾街》裏的不少場景都很類似,往往想到這些,我都感到很是幸運,沒有想到多年前在心中埋下的對金融這個領域,佩服,嚮往和好奇的種子,在現在竟然能生根發芽,這種感受真的很奇妙。app

我想這一切也許真的不是簡單的巧合,或許在幾年前看《華爾街》的時候,就隱隱約約有一些變量在影響着本身,引導本身在畢業找工做的時候選擇瞭如今的這家 fin-tech 公司,而且還能機緣巧合的在 datayes 作在我我的看來最 amazing 的產品。也許,真的應驗了那句話:What you are is what you have been. What you'll be is what you do now. 我也準備把工做這幾年的一些感悟,思考記錄下來,看看將來 3年,5年後,再回顧今天的這些文字,我會是怎樣的一番心情呢?

我列了一些本身想記錄的列表,準備分幾篇寫下來,下面是這個列表,看看最後能不能寫完啦,哈哈。

thinking_1.png
thinking_1.png

其實我本身是有一個週記本的,通常每 1 ~ 3 週會寫一次週記,記錄最近發生的一些事,以及本身的一些思考和計劃。本來打算把這篇博文也寫到週記裏的,不過想一想既然是工做 3 週年的感想,也能夠寫到網上,讓你們幫忙指導指導,提提建議啥的。下面圖中這個本子是我 14 年 4月1號 開始工做後到如今寫的週記本,基本上能保持一月至少一篇的節奏吧,本子差很少寫了 2/3 了,如今有時候空閒下來還會翻翻,哈哈,真的挺有意思的。

thinking_2.png
thinking_2.png

這裏再次推薦一下,我以爲寫週記是頗有意義的一件事情,不必定非要每週都寫,一月一次都行,只要你以爲有值得記錄的事就行啦。我我的很喜歡寫,第一個緣由是寫週記可讓本身在空餘的時候冷靜回顧和思考過去的一些事情,也能時刻提醒本身如何作事作人作更好的本身;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緣由,是記錄本身當前的狀態,在之後不少時候能夠隨時翻來看看這些青春的回憶,確定超有趣的,就跟看故事書同樣,我如今還會偶爾翻翻本身大學期間寫的週記,雖然很少,可是確實頗有意義,會發現本身在一些觀點上發生了一些改變,也會發現本身在一些觀點上始終堅持一樣的見解,很是有意思。

3. Be kind to others

今年湖南衛視上了個新的節目,叫《神奇的孩子》,就是找一些很是有特點的孩子來展現才藝,這個節目遠遠不侷限於去找那些各類競賽拿獎,或者3歲識千字,5歲背百詩的小孩們。這裏面的孩子們有喜歡下面條的,有喜歡當軍人的,有喜歡玩滑板的,也有喜歡鋼琴,跳舞的,不少不少,很是有意思。可是,其中有個澳洲來的孩子,我印象特別深入,是一個叫坎貝爾的男孩,並且仍是一個喜歡作布娃娃的陽光男孩。在採訪中,他作的這些布娃娃,不少都是送給了一些素不相識的患者。其中有的患者病癒後,都很感謝坎貝爾,都說是這些布娃娃在他們最無助孤獨的時候帶來了陽光和快樂。

節目中坎貝爾表現得一直很高興,彷彿本身是被幫助的人同樣。看那期節目的時候,我忽然以爲,其實不少時候,幫助別人真的會比實現本身帶來更多的成就感。我特意在網上找了那期的視頻,湖南衛視:神奇的孩子,第十期,來自澳洲的坎貝爾,第 60 分鐘開始,你們能夠感覺一下。

我想起今年年初的時候,在放假回家以前,同女朋友去望湘園的南京東路店吃最喜歡的湘西霸王蝦和湖南牛肉米線。當時人也不怎麼多,可是咱們那桌的服務員可能操做失誤,沒有把咱們點的菜及時上桌,致使最後過了半個多小時才上菜,按照常規,超過30分鐘就免單了,我問了下服務員,也確實能夠免單,因此就準備免單了。不過過了一下子,我以爲彷佛有點不對勁,那個年輕的服務員常常跑過來問咱們何時結帳,只須要結茶水賬就能夠了,並且說話的語氣也有些急促,咱們想難道這些免單的錢會扣到員工我的工資裏面?因而那個小服務員再過來的時候,我問了他一下,這些免單的錢是怎麼算的,他終於說出實情,每個被免單的客戶,免單的費用都會被算到相應的服務員身上,也就是說,今天咱們這頓飯的菜錢,算是這個服務員自掏腰包了。怪不得,這麼着急想要咱們早點吃完,也許是想早點接待下一桌客人?或者內心面以爲委屈,不過高興吧?咱們回頭想了想,作服務員也挺不容易的,並且也許也真不是這個服務員的錯,也許是點餐系統出了問題啥的呢,因此就跟服務員說這個菜難免單了,咱們照付就好了。如今回想起當時服務員聽到這句話的表情,確實挺像雨天轉晴同樣,緩了會兒神纔回咱們,說跟店長請示一下,就急匆匆的跑前臺去了。沒過一下子便跑回來,說店長說了,今天這頓飯全免單了,並且茶水費也不收了,全部費用也不會扣到他的頭上,就當是店裏招呼咱們吃的。我勒個去,當時輪到咱們震驚了,天下竟然還有這樣的好事,仍是第一次據說啊。咱們也緩了半天神,連跟他說了好幾聲謝謝,後來這個小哥也來咱們桌几回,只是否是催咱們了,而是讓咱們慢慢吃,有什麼須要儘管叫他。

amazing...,到如今每次想起這件事,我內心都會有一絲波瀾,都說如今的社會都是逐利社會,都說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沒想到本身偶然的一個小舉動竟然能給本身帶來這麼大的感觸。從那時候起,我愈來愈以爲,不少時候,be kind to others,也許能給本身帶來不少意外的收穫。下面這張圖是那天吃完後在門口拍的:

可能看到這裏有同窗會說,不是說寫工做3年的感悟總結嗎,怎麼不寫點工做上的事情?其實我以爲,工做是生活中投入時間最多的一部分了,生活中的一些感悟,確定會有形無形的影響你在工做中的狀態和處事方法,進而,會影響到你將來的工做。總之,善良的人,運氣不會太差。

4. 不少時候,比你厲害的人,比你還要努力

今年年初參與了公司一個內部項目,天天 8:30 都要來公司參加項目的晨會,自此告別了天天 8點起牀,8:45 出門的節奏了,改爲天天 7:20 起牀,7:45 點出門了。基本上相比之前,要提早一個小時到公司,可不來不知道,一來嚇一跳。沒來以前我還覺得本身會是到得最先的,可沒想到,每次我到公司,發覺竟然大boss已經坐在位置上了,並且,幾乎只要boss沒出差,總會到得比我早。我第一次發現,原來boss居然這樣拼。這裏的 boss,不是 project manager,也不是 technical lead,而是咱們公司的 CEO。

並且由於這個內部項目是直接由大boss來負責的,咱們須要常常把任務進展跟boss作彙報,剛開始的時候,每次彙報都要提早作不少準備工做。報告內容不少,boss 看得很詳細,咱們常常還抽一些關鍵的指標【甚至把指標的計算公式】抽出來進行分析,按照 boss 的作法,並不要求咱們必定要作出一個很是完美的研究結果出來,可是不論研究結果的好壞,必定要知道內在的理論。這點是我很是佩服的,反思咱們不少人,固然包括之前的本身,在作一些研究的時候,都是先粗略的看下結果,結果還行的話,就有動力接着深刻研究下去,結果很差的話,就想着換個思路或者從新研究新的領域去了。

boss 由於常常出差,有時候也參加不了早上晨會,通常這個時候老闆都是企業微信接入,不少時候老闆都是在趕去活動/會議現場的路上跟咱們開展會議,不得不說真的很拼。想一想咱們,平時有太多理由不去作一些事了:天氣太冷,不能跑步,那也能夠在家裏瑜伽墊上作作簡單的動做吧?沒有英語環境,口語能力直線降低,那也能夠用用像流利說這樣的練習軟件吧?遇到幾個豬同樣的隊友,本身幹嗎要費力不討好,那也不能由於別人的很差就中止學習中止進步吧?

隨着工做經驗和閱歷的增加,我發現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越有能力的人,越有危機感,也越努力;而普通人則經常寄但願於明天,經常把本身僞裝成很忙的樣子,微博,微信,頭條,新聞天天就要佔用大部分時間,原本一件能夠一兩小時解決的時候,非要用專業的理論來進行產品需求分析,寫繁雜但沒人會看的一堆需求文檔,而後再拉幾我的,約個會議,像是要改變世界通常的宣傳本身的 理念,cool? shit!

曾經看過通常文章,裏面有一個觀點:對社會人士來講,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比你厲害的人比你還要努力。當時我並無那麼深的感觸,但最近半年時間,這樣的體驗更深。一方面是在 boss 身上學到的東西,無論是行業知識仍是作事風格,另外一方面是經常反思身邊的所見所聞。真的發現,這個社會其實也很公平,爲何常常說一個社會 80% 的財富都是積累在少數的 20% 人手中,其實很簡單,由於那 20% 人的努力程度遠遠大於剩下的 80% 的人的總和。

5. Be integrity

有一個問題,你們能夠在內心想一想本身的答案 從上學到大學畢業,你最感念的恩師都有哪些,why?。這個問題若我來回答的話,我會說是個人初中英文老師,一位來自農村的很是傳統,正直,努力的老師,到如今咱們都叫他 老英。我是 07 年上的初一,雖然我成績很好,已經進了縣城裏最好的一箇中學,但爸媽爲了讓我能在個好點的環境學習,就麻煩叔叔把我分到了當時最好的一個班裏。我記得當時平均每一個班應該只招收 60 來個學生的,可是咱們那個班硬是被招入了將近 90 號人,致使桌椅不夠,不得不從其餘班搬點過來。當時記得很清晰,老英第一節課的第一句話,就是說咱們班的人背景都很好,本來 60來人的班硬是被搞到 90 我的,敢光明正大的說這句話在當時仍是頗有魄力,由於你們都知道,可是還沒人敢這樣說,並且班裏有很多爸媽都是縣政府裏的人,甚至一些仍是校長大大親自安排進來的呢。後來漸漸據說了老英的一些光輝事蹟,一個大城市裏的高幹曾經請他去給小孩補習一段時間,給老英錢老英就是不要,後來還專程把錢用信封寄過來,老英也沒收,給人返還過去了。

你別看老英的這麼死板,教書育人起來一套一套的。先是本身辦年級英語競賽,本身買獎品,本身組織;而後是組織學生去參加省內英語競賽,還週末免費幫你們培訓,甚至還把學生叫去他家培訓。這裏面有兩件事印象最深入,一件是冬天裏叫咱們去教室作練習,我勒個去,那麼冷的天,教室裏又沒暖氣空調,並且又只有幾我的,如今徹底想不起來是怎麼寫單詞的了,只記得最喜歡作選擇題,由於能夠用手捂在袖子裏,而後握着筆在選項上隨便作個標記就能夠了。不過當時竟然還一點都沒埋怨老英,想一想我也夠懂事的了。第二件是後來就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去參加比賽了,賽前一段時間老英常常叫他們兩去家裏培訓,我去,那可羨慕死咱們其餘人了,在那個荷爾蒙開始萌發的階段,能有這麼個正經理由天天跟女同窗一塊兒下課,一塊兒學習,那是多好的事啊。

那時候還流行過年去拜訪老師,說白了就是給老師送禮,麻煩老師來年多多關照小孩。而後那會兒我和我媽就愁了,由於上了半個學期之後,老英的風格在全部學生家長裏都傳開了,沒人敢找他 照顧 學生,更別提送禮了。因而思來想去,我和老媽最後仍是沒有去拜訪老英。提及來,我老媽和老英還算是老鄉呢,都是來自離縣城一百來千米的一個山村裏。直到初中 3 年畢業時,我和老媽思前想後,不行,必須得去感謝一下老英,可是不能送庸俗的東西,更不能發小孩兒壓歲錢。因而咱們就想,送什麼好呢,最後想到一個他沒法拒絕的東西:錄音機。沒錯,就是下面這種錄音機,當時咱們都聽這個來學習課文的。

由於是這樣的,當時老英的錄音機也很差用了,常常出問題,也沒見他換新的。而後咱們想若是咱們送錄音機的話,是給他教書用的,也不是給他本身用的,因此嚴格算下來應該還不算是 "行賄" 吧,並且這個東西要是他不收的話,咱們也用不了啊。因此當時就和老媽花 200 多買了個錄音機,臨近初中畢業才第一次踏進老英的家裏呢。

就這個錄音機,前年和幾個同窗去看老英的時候他還提到了,說是他收到的最好的禮物之一,哈哈。

如今想起來,若是要回答前面提出的問題,我會說最感謝的恩師是老英了。是他在我那個懵懵懂懂的年紀裏用本身的行動教育我什麼叫作正直和藹良。常常聽家裏的老人說 三歲看八十,七歲看終身,大意就是說一個小孩子在思想成熟前所接受的人,事,物以及這些人事物給他帶去的影響會伴隨他一身。每次回家,媽媽都會說擔憂我爲人太正直,在外面工做會處理很差事情。我想,也許在初中那三年,老英給我帶來的,也許遠遠不止知識上的充裕,也許時間越長,越能感覺到那三年裏老英展示的正直,善良,夢想,越能感覺到那三年裏我對正直,善良和夢想的理解和認同。

如今來看,工做時間越長,越能發現技能,聰慧程度不少時候只能在起跑的時候給你一個大的助推力,但以後決定你能走多遠,是否走對了方向,更多的會跟一我的是否正直善良,是否有良好的性格脾性有關。

6. Step by step, one goes far

已經想不起來是在哪裏聽到的這句話了,不過我以爲的真的頗有道理。不少職場新人,包括幾年前剛開始工做的我,都但願能立刻就能一展身手。我以爲一方面是如今的人們都偏向急躁,再加上一些偶像劇裏動不動就是踏過幾個小挫折就開始走向人生巔峯的情節;另一個方面是咱們這一代,以及咱們後面的年輕人們,從小都不缺吃喝,也沒有經歷過什麼大事,太順利了,致使你們都會以爲工做嘛,只要去作就好了。因此不少人,還沒畢業就開始規劃起本身將來的幾年成績了。

可現實呢,在你和公司簽完合同的那一天起,在大多數狀況下,不論你背景多牛,GPA 多高,是否是海龜,在公司面前,大家都是一張白紙。起點也許會稍有不一樣,但開始作的事都大同小異,雖不像傳說中的端茶倒水那般簡單【我接觸的還真沒有要去端茶倒水的,哈哈,有的話能夠自行腦補哈】,可是最起碼都是從最簡單,最基礎的事情開始幹起的。WHY?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一開始我也不知道,可是如今回想,我很認同這種作法。下面我從我本身我的的角度來講說。

我當時來到公司作的第一個項目,是協助一位很是厲害的華爾街回來的基金經理,將他的一個 excel 模型實現成一個 general 的產品給客戶使用。當我第一次拿到模型的時候,我頭都大了,在大學裏雖然也用過excel,但哪兒見過什麼 vba,跨 sheet 引用數據,還有一堆看起來天花亂墜的公式,並且最讓人望而卻步的是,那個 excel 模型裏竟然有幾十個 sheet,oh my god,我如今都還記得很清楚當時個人感覺:我以爲我可能 hold 不住這個東西了,這不是讓我一個 修單車 的去拆戰鬥機的馬達嗎?

在默默的傻逼了不知多久,我靜下心來,心想不能就這樣認輸了,要不第一多丟臉啊,別這第一個項目就出師不利呀;其次是咱但是兩位 boss 特招進來的,要是第一個項目不戰而敗,這不是打兩位老大的臉嗎?幹!!!

因而,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我在公司就只作了一件事:把這個 excel 模型,輸出模型結果的那個 sheet 裏,從第一個單元格開始看起,一步一步的,看它結果都是引用了哪些數據,作了什麼樣子的計算,而後輸出成什麼樣子的圖表。而後中途把重要的 excel 知識點本身找例子體驗一下,把繁瑣複雜的計算邏輯拆成幾個小的步驟,用流程圖畫出來。一開始賊痛苦,由於看到啥都是懵逼的,過了幾天後開始以爲有點摸熟了這個模型的一些基本原理,核心都是計算一些指標,而後去查這個指標在一些數據集的位置,算一個 percentage score,最後開始慢慢有點輕車熟路的感受了。第二個星期,我也尚未直接就把模型工程化,而是再從頭至尾研究了一遍模型,把整個模型的核心邏輯用流程圖構造出來,看看都有哪些能夠共享的計算邏輯,這樣在以後的代碼實現能省不少工做量。再後來就是開始寫代碼了,工程方面卻是沒出什麼大的意外,不過細節性的地方卻是挺多。

雖說這個項目如今沒有再作了,但如今我依然對裏面的核心邏輯理解很清晰,即使是如今模型有什麼大的更改,要從新設計成其餘產品來作,我想也頗有但願在一週內就把核心邏輯和架構設計實現完成。這個項目的經歷讓我至今難忘,不只是由於它是個人第一個項目,而是在解決這個項目的過程中,真的是從 0 到 1 一步一步走出來的。這整個經歷,從模型結果 sheet 頁面的第一個單元格,到最後協同測試,運維團隊完成產品上線,歷時 2 個月,其間不少東西真的是連以前聽都沒聽過的。還記得產品發佈後,我竟然還拿了個季度最佳新人獎,哈哈,當時充滿了自信,那種自信不一樣於大學期間的年少輕狂,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感受,相信本身徹底從頭至尾把一件事作好,不負衆望,給團隊,公司帶來利益。

凡事步步爲營,穩紮穩打,等待量變到質變的一天,廢話很少說,相信下面這幅圖能表達更有感染力:

7. 愛你所作,作你所愛

相信你們也常常聽到,看到,遇到一些朋友,同事說本身對正在作的事情很不感興趣,徹底背離了學生時代的夢想。其實,我也同樣,我從小就特別喜歡玩具模型,四驅車,遙控車,遙控飛機,輪船,甚至還想作個遙控的潛水艇,去長白山天池水下看看是否是真的有水怪存在。但是大四找工做的時候,若是我去作這些我喜歡的事,面臨兩個很大的問題:第一是當時【甚至如今也同樣】以這些爲主營業務的公司很是少,大都是一些玩具型廠商,而非專業的模型研發,生產,製造和銷售公司【當時專業的大都是國外公司】,除了國內一家,深圳大疆創新,可是我又不想去深圳,只想在上海呆,因此這個問題很難解決;第二也算個好的方案,就是回家去開個模型店,經營得好也能活得不錯,但是這樣一來啓動資金要不少錢【要知道真正的玩具模型,一個發動機都是3位數起的】,並且我也不想在人生最具有成長性的這個階段就創業,很想在一些大公司學習和研究一段時間。

因此,很天然的,我就決定先找一個能幫助本身有所成長的職業,而且是一個本身還算喜歡和接受的行業、工做崗位來學習。至於上面所談到的夢想或愛好,能夠先擱置下來,做爲一個業餘的興趣,花一些業餘的時間的去關注關注。只要能作到當將來某一天再繼續玩這些模型的時候,不會手生便可。

實話實說,其實當時我作這個決定也沒那麼難。由於本身可選的還挺多,最後決定加入如今的這家公司,作金融相關的研究和開發工做,業餘也確實在關注航模,車模方面的產業動態,發現最大的變化是如今電池好像都升級了,價格也比以前便宜一些,不過社區卻比以前人氣低迷了很多。我一直關注的社區叫模型中國,不過在我接觸這個論壇的時候,它其實叫模型三國【mx3g】呢,那會兒我是初二到初三之間,大概是 2006 ~ 2007 年這個時間段,想一想到如今都過去 10年+ 了,我還像當初同樣喜歡玩這些東西,並且如今也有錢玩了,想一想也挺幸福的啊。還記得當時第一次買零件的時候,好像是由於沒有身份證,淘寶上不能在線支付,我仍是先給賣家把錢從 atm 上轉過去,而後賣家再發貨,當時真擔憂上當受騙,哈哈。不說了,一說到這個我就停不下來,有趣的事實在太多了,越扯越遠了。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想跟你們分享一個本身的領悟,那就是當本身不能按本身的想法去作本身愛作的事情的時候,就努力愛上如今正在作的事情,把如今作的事情作好,相信必定會有一天,當你準備好了,沒有顧慮了,必定能夠接着去作本身想作的事的。並且這個過程其實會打開你的另外一個世界,讓你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上除了你喜歡的事情,還有不少你還沒有發現可是也頗有趣的東西。

好比說我在公司呆了 3年+,幾乎是從一個金融小白到如今還算走上正道了【這句話怎麼聽起來怪怪的,哈哈】,我發現其實金融這個東西特別有意思,甚至在某些程度上來講,應該是現代人必須掌握的一個基本技能。最多見的就是理財了,如今銀行存款低得這麼可憐,怎麼合理規劃適合本身的理財方案確實是個大問題。最多見的好比說銀行理財產品,短中期基金理財產品,新型的互聯網理財產品【P2P】,除了考慮到收益率外,還得考慮各個理財產品的期限,風險結構,要不萬一全放銀行按期理財,忽然有急用的時候就苦逼了。如今已經看到一些專業的理財諮詢師這個職業出現了,看吧,哪裏有需求,哪裏就有職位。往大了說,即便之後要創業,金融知識也是做爲領導者,決策者必備的素養之一,好比說如何規劃公司業務發展,若是判斷公司中短時間業務瓶頸,如何合理避稅,甚至後期的如何擴充資本,如何開展投融資活動等。這些都須要理解掌握的深厚的金融知識,遠遠不是挖一個 cfo 來就能解決的。

如今回想,我仍是很感謝本身當時的決定的。第一是這幾年過得還算溫飽,哈哈;其次是這幾年學到的東西,增加的見識,我相信在將來不管我在哪裏作什麼,都會有莫大的幫助;最後固然是針對於金融這個職業,我還算是愈來愈入道了,也愈來愈喜歡了。

ok,最後再總結一些這個感悟吧:在能力撐不起夢想的時候,就努力把當前作到最好吧,沉下心來提高本身,畢竟來日方長。

settle_down.png
settle_down.png

8. Be focus

3 年前,我剛開始工做的時候,和不少畢業生同樣心懷大志,以爲終於等到本身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時候了。但是如今再問我本身,徹底沒有了當時的年少輕狂,更多的是一份腳踏實地,專一於某一個方向認真發展本身的一種篤定。

在去年下半年的時候,我負責了項目的一個模塊,算是一個金融方向比較專業,且國內沒有這方面競品的一個新東西,從頭至尾本身兼任模塊負責人,產品經理,開發,測試。而後上線後由於只有本身對那塊業務比較熟悉,銷售同窗每次見相關的客戶也須要我一塊兒參與進去,因此去年下半年有一段時間本身跑了不少客戶。一開始其實我特別有新鮮感,由於以前也不常常面對面的接觸客戶,只作過簡單、非系統性的產品介紹和培訓,並無這麼實打實,真槍實彈的去面對過客戶。因此在見過幾回客戶後,發現本身基本上都能 hold 住大部分客戶,內心就有點自我感受良好,以爲本身技能作開發,還懂金融,還能跑客戶,並且還年輕,豈不是一枚潛力股,前途可期啊。就自我得意了一段時間,直到後來有一次去拜訪客戶,交流得也比較不錯,臨走前客戶問了問咱們團隊的人員結構,我特意說本身是作開發的,也作投資研究,而後還能夠陪銷售同窗來跑跑客戶。那位大佬說了句話,我至今記憶猶新,他說像我這麼年輕的小朋友,什麼都能作固然是最好,畢竟能夠增加本身的知識面和鍛鍊各方面的能力,但是長期來看,仍是得考慮考慮本身的核心方向,專一於先把一件事作到最好,想一想本身將來幾年的核心競爭力在哪兒。

當天回到公司,我就一直思考這個問題,客戶說得沒錯,再過幾年,其餘同事都熟悉這個業務了,銷售能夠不用在跑了;投資研究有專業的同事在作,雖說本身也能夠偶爾一塊兒作點東西,但專業性上目前來看畢竟有所欠缺;開發上本身負責的項目挑戰都並非特別大,技術上提升空間有限。如此這樣發展下去,再過幾年,無論是開發,投資研究,仍是其餘方面,本身頗有可能不會在某一個方向上有很深的造詣,也就是說,本身開始缺少核心的能力了。

固然,這些全部的假想,都是在本身不帶任何團隊,不創業,依然這樣 「傻白甜」似的工做狀態的假設下進行的。不過當時還真的是細思極恐,想一想若是真的再過幾年本身成爲了假想中的樣子,到時該腫麼辦呢?

當時反思了幾天,想一想本身之後想成爲何樣的人,想一想之後當別人提起個人時候,第一印象會是什麼。後來我在本身的筆記本上作了個職業規劃,重點就是寫了本身最擅長作的事情,最喜歡作的事情,以及將來能夠提高本身核心競爭力的事情,而後找這三個類別裏重疊的地方,看看有多少是重疊的,而且再到重疊的事情裏面列出一個優先級,根據本身的能力,精力來選前幾件事情,做爲一個職業發展規劃來作這幾件事情。

如今回想,當時真的挺感謝那位大佬跟我說的那幾句話的,在我自我感受良好的時候跟我敲了個警鐘。最近半年,我發現不只僅是我的職業發展規劃裏在初期的時候須要作到 focus,並且在產品發展的過程當中也須要作到 focus。好比說一些產品,經常發現越作功能越豐富,可是最核心的功能每每沒有獲得改善。我本身感觸較深的是兩個產品,一個是迅雷,一個是有道詞典,初期都特別好用,一個用來下載電影,一個用來查單詞。可是越到後面越難用,甚至頻頻卡頓,鋪天蓋地的廣告,糟糕的體驗,臃腫的安裝包,如今有道詞典是不多用了,迅雷的話找到了一個精簡版,其餘什麼毛線都沒有,就簡簡單單的下載,很乾淨很好用。現實中不少產品,每每一開始起步很不錯,能解決用戶的核心痛點,可是常常性的越到後面愈加難用,核心的東西作不深,卻是周邊工具作了一大堆。明明用戶只想要一臺 12 缸的發動機,恰恰要把拖拉機的馬達搭配富麗堂皇的車殼,再加個各類牛皮混雜的坐墊,各類寶石鑲嵌的方向盤,只能說是本末倒置了吧。

因此,從我我的的一些簡單經歷和思考,我推薦無論在作職業規劃仍是在作產品的時候,須要認真考慮下 focus 的重要性。人們不會由於你什麼都懂一點而看好你,更多的時候是會由於你是某一兩個領域的佼佼者而爲你豎起大拇指;人們不會由於一個產品功能豐富而買單,更多的時候是會由於這個產品裏某個功能解決了他們的核心訴求。因此,在本身尚未核心競爭力以前,在產品尚未在某個領域作到足夠頂尖以前,都請 be focus 吧,在這以後,固然能夠發展其餘更加豐富的技能和特色。

just_focus.png
just_focus.png

9. Be thankful

之前常常聽這樣一句話 「愛笑的女孩,運氣都不會太差」,我想這句話改改,用在這個標題上,能夠說 「懷揣感恩之心的人,運氣也不會太差」。

都說養兒方知父母辛,其實有這個感悟,說來還真是跟 「養兒」這個話題有很大的關係的。熟悉個人人都知道我有一個十歲大的小侄兒,很可愛的小男生,每次我節氣回家都是我來帶,睡覺也是跟我一塊兒。

有一次跟老姐聊天,姐跟我說了一件事,讓我以爲這個寶貝小侄兒真是會「撩」。那天老姐們店裏作促銷活動,可能業務上沒作好,被老大罵了。晚上姐回到家裏心情很消極,眼睛都是紅紅的,兒子可能歷來沒看到媽媽這個樣子,內心也不知道怎麼安慰媽媽,就陪媽媽坐在沙發上,不瘋玩打鬧,給媽媽捶捶腿,而後說讓媽媽不要難過,之後長大了必定會好好照顧媽媽的。老姐回憶說以前他重不知道兒子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並且當時還只是個6,7歲的小孩,成天有用不完的力氣東打西鬧,跟老媽吵架抵嘴是常有的事,纔剛開始讀書就闖了很多禍。我據說後也很驚訝,更多的是高興,到今天那種感受都還很深入,小侄兒能說出這樣的話,真的很懂事了。後來的一些事情也側面證實了兒子這種關鍵時刻懂得關心長輩的性格。好比說去年姐姐,兒子陪老媽去省城看病,那幾天看病期間兒子一點都沒搗亂,甚至還幫姐姐和媽媽作了很多事,最後還在醫院直接睡着了,下面是其中一天在醫院椅子上睡着的照片。

baby_son2.png
baby_son2.png

後來,我慢慢發現小侄兒是那種平時看起來吊兒郎當的,但實際上心裏情感仍是很豐富懂事的。好比說,每次過年回家,我都把 ipad 帶回去給他玩。有一次過年,在回上海前幾天,我看見他總是躲着咱們一我的在玩 ipad,當時很好奇他究竟在玩什麼遊戲,問了他也不說。後來有一次咱們一塊兒熬夜【我回家喜歡熬夜看電視,雖然有時候會困,但感受仍是很放鬆,兒子也喜歡陪我熬夜玩耍。如今我還有這個習慣,週五週六晚上都喜歡熬夜看電視看電影】,那天晚上我就僞裝很認真的跟兒子聊天,問他是在 ipad 上玩什麼遊戲,爲何都不想讓你們知道。他這才鬆了口,原來是在 ipad 上給我寫信,用一個叫 papers 的 app,在上面寫給我看的字和畫,哈哈,聽到這個我還挺驚奇,這個娃還很會搞事情嘛。而後我就和他一塊兒看他在 ipad 的上都寫了哪些想跟我說的話,截取了幾段內容你們能夠看看,哈哈:

baby_son4.png
baby_son4.png

不知道各位是否帶太小孩,不過我想若是本身的孩子能寫這樣的話給你,相信看到的時候內心面都是暖暖的。今年端午由於一些事情我也回家呆了 3 天,忘記把 ipad 帶回去了,小孩還說下次記得把 ipad 帶回去,這樣好給我寫想跟我說的話。不過回上海後我仍是發現了這個寶貝給我留的個驚喜,此次他在個人筆記本里夾了張紙巾,以下:

baby_son3.png
baby_son3.png

這幾年裏,雖然陪小侄兒的時間很少,可是在培養他的過程當中,我本身也感觸到了不少東西。好比說脾性變得更溫和了,不那麼憤世嫉俗;也更加有耐心了,遇事不那麼急急燥燥;也更有擔當了,凡事都會站出來,學會更加努力的保護家人和孩子。特別是更加懂得感恩之心的難得可愛,固然並非須要小侄兒從小就有立志努力學習,之後努力賺錢贍養長輩的這種心態,而是看到他對周圍的人都有感恩之心,在大人們處理正事的時候能主動爲長輩分擔的表現,咱們內心都是充滿了足足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上面是我我的生活裏的體會,職場上其實也有不少這樣的例子。我以爲職場上要感謝的人其實挺多的,概括下來能夠分爲 3 種:第一種是在關鍵時刻拉你一把的人;第二是培養,鞭策過你的人;第三就是你生活中,工做中周圍的人和事。

第一種人通常都是人們口中常說的貴人,確實也值得這樣稱呼。就拿我本身打比方,當時畢業時有幾個方向可選,純互聯網的幾個,嵌入式開發的和目前這家金融科技的,一開始這家給的 offer 待遇並非最好的,和一開始面試的時候一位 boss 說的有差別。當時若是單單從 offer 待趕上來考慮的話,可能會去其餘公司,可是下決定以前,我仍是想電話諮詢下當時的那位老大,萬一是中途有什麼誤會呢,仍是說清楚比較好。但是我也木有他的電話呀,只有一開始電面個人面試官的電話,因而我就給電面的面試官打了電話【也是我加入公司到如今的部門負責人】,把狀況給面試官說明了一下,當時面試官很 nice,說會給我聯繫老大處理一下。沒想到上午剛打的電話,下午那位老大就給我電話回來了,說 offer 待遇的問題徹底能夠解決,讓我放心,接着幾分鐘後公司 hr 就電話我,已經把新的 offer 文書發給我了。如今回想,若是沒有當時面試官和那位老大的幫助,我可能就會選其餘公司了,今天的我確定和如今徹底不同,不論好壞,但至少所作的事和我的經驗閱歷確定會徹底不一樣了。不過其實我很滿意如今的本身,無論所作的事,認識的人仍是積累的經驗和技能。因此直到如今,我內心仍是很感謝當年面試官和老大的熱心支援,我之因此能成爲今天的本身,很大的緣由都是由於當時他們在關鍵的時候拉了我一把。

第二種人也不多見。在培養人才上,每一個企業都會很重視,可是更多的狀況下,人們每每都會有所顧忌,會有人擔憂教好了徒弟餓死了師傅這樣的狀況出現。這種狀況咱們暫且不去批評好壞,可是不得不認可的確是有這種狀況的存在的。因此一旦遇到一個能夠,而且願意培養你的人,那不可謂不幸運了。培養是一方面,鞭策是另外一方面。相對於培養,願意鞭策你的人一般來講會更少了。這樣的人,就跟交心好友同樣,一輩子可貴遇到幾個,但能遇到幾個已經不錯的了。他們不會每次都來提醒你,但他們的每一次提醒都會深入的影響你的發展和規劃。譬如以前給個人職業規劃提出建議的那位大佬,沒有他的一番話,也許我還會自我感受良好,得意洋洋的什麼都作,但最後卻什麼都作得不深刻。

第三種人就很常見了,你生活中,工做中周圍的人和事。可能有些人會疑惑,不是說不怕神同樣的對手,就怕豬同樣的隊友嗎?難道我還要感謝那些豬同樣的隊友?是啊,我有時候也會想,幹嗎要去感謝那些豬同樣的隊友。但是凡事均可以從兩方面來考慮呀,就跟投資同樣,如今全市場有 3千 多隻上市交易的股票,若是選潛力股很難的話,也能夠先把垃圾股踢出你的股票池呀,構建一個質量略高的股票池,再到這個股票池裏選吧,或者實在擔憂選不了,那就全買唄,美其名曰加強指數,哈哈。言歸正傳,爲何要感謝生活中那些豬隊友,很簡單,由於他們給你設立了一個警惕線,作事作人,若是你傾向,觸碰到了那條警惕線,你就開始成爲你眼中的豬隊友了。so,這些人其實對你來講也挺重要的,雖然不能給你一個向前進的加速力,可是至少能夠告訴你那些道是直的,那些道的彎的,right?解釋完了垃圾隊友這個問題,咱們再看看最開始的觀點,爲何要感謝你生活中,工做中的人和事。很簡單,由於他們成就瞭如今的本身,不論好壞,他們都給你營造了你成長的環境,無論你是否喜歡這個環境,畢竟選擇怎樣成長的權利都在你本身,因此不要把本身的好壞所有歸結於環境。之因此要感謝,由於你壓根不肯定換了個環境你能比如今好。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咯,常懷感恩之心,快樂他人,更快樂本身,人生苦短,多快樂快樂,哈哈。

10. 身體纔是革命的本錢

這個問題最近半年考慮得比較多,不知道是由於據說一些同行業的發生猝死,仍是常常看到一些年齡不大的同事竟然有了白髮。總之最近這方面考慮得確實挺多的,也開始鍛鍊起身體來了,之前沒注意身體,常常性早飯不吃就來公司了,食堂中午也吃不飽,下午也還要撐到 5~6 點纔去食堂吃飯。

也不知具體是從哪一個時候起,本身彷佛忽然間覺悟了。有句話不是常常聽到嘛 「上半輩子用命換錢,下半輩子用錢換命」,我都不敢想象要是我這輩子活成這樣的話,豈不白來世上跑一趟呀。並且如今老媽身體也不太好,本身可不能出啥毛病呀。一想到這些還真是頭大,因此仍是決定在努力工做的同時把身體搞好點,繼續用 keep 來堅持鍛鍊,通常一個星期鍛鍊 4 天的樣子,平均下來天天 20 ~ 30 分鐘,強度還行。

這一點好像寫得沒啥感染力,不過都是大實話,哈哈。

11. 寫給3年後的本身

原本是想寫給將來的本身的,但是寫給將來幾年的本身呢?想一想這篇 blog 不就是寫本身的 3 年的總結的嗎,何不就寫給 3 年後的本身呢?因此就有了這個小標題。

其實 3 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到時候應該是 2020 ~ 2021 年了,我虛歲 30,也算是人生的一個標誌點吧。回顧過去 3 年,再看看如今的本身,我挺但願本身 3 年後是這樣一個樣子的:

  • 生活上

    • 爸爸媽媽身體沒有大的毛病,一家人每一年能外出長玩一次;
    • 侄兒初一,能適應初中學習節奏,給侄兒報個課外興趣班,最好是科技班,這樣咱們能夠繼續一塊兒玩玩具,哈哈;
    • 全家應該已經搬到貴陽的大 house 裏了,但願你們都適應新的環境;
    • 和將來的老婆應該準備迎接第一個小生命了吧;
    • 把書房改形成玩具工做室,節氣回家就和侄兒作玩具,航模略危險,就先多作作賽車模型和船模;
  • 工做上

    • CFA 3 級所有考過,FRM 看狀況,最好也能過完,把基礎再夯實點;
    • 研究出 3 ~ 5 個賺錢的策略,到時候一個策略一個帳號,教爸媽操做,這樣他們生活也能有趣點;
    • 每一年研讀高質量的專業書籍 3 本左右,其餘豐富知識面的書籍 20 本左右;
    • 掌握全棧開發的技能,前端能夠弱點;
    • 掌握大數據行業動態和常見框架的使用,調優和應用架構設計;
    • 掌握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最新動態,這碗飯仍是挺好吃的;

my_future_self.png
my_future_self.png

這些資料,你也許用得着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