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下來的時候,我有時候會想:SharePoint 是哪些人設計、開發的?前端
畢竟,你說一個單選的字段,你從列表裏面添加的時候,字段類型選的是 「Yes/No」;而若是你是經過編程把它加入列表的時候,字段類型則是 "Boolean";而經過編程設置它的值,你須要寫入 「TRUE/FALSE」;而當它存入數據庫的時候,則是 「1/0」。固然,用戶最終看到的,仍是 「Yes/No」。數據庫
還有,「Created By」 字段內部名稱實際上是「Author」;「Modified By」的內部名稱是「Editor」。這不是本身跟本身對着幹嘛?編程
更別提字段名裏面的特殊字符用 _x00yy_ 替換了,並且由於替換之後字段名會變長,還搞出了一個內部字段名最大長度32個字節的限制。什麼年代了都,SQL Server 也沒有這麼多限制,本身把本身框住。負載均衡
還有那個默認20000條的記錄查詢限制,也是絕了。各類Web前端、負載均衡、數據庫的性能調優特性都被設計的人吃掉了,要這樣簡單粗暴的限制記錄查詢數量。你覺得20000條不少?若是搞工做流,一個流程平均走10步,2000個流程實例的流轉狀態統計垂手可得就到了默認上限。過了上限,索引都不讓加了還;並且,萬一索引了字段的查詢結果也超過20000呢?(用文件夾算是一個 Workaround,可是,設計SharePoint的人爲何不能讓你們過得簡單舒服點兒捏?)性能
嗯,那到底是一羣什麼樣的人設計、開發的呢?設計